方虹
摘要:网球运动主要是以短时间的高强度的对抗为主,间歇着一些短时间的休息调整,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阐述了网球运动与能量代的相互关系,且网球运动与三大供能系统的紧密联系,最后将三大供能系统与网球训练特点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更优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网球运动;网球训练
一、前言
人体维持体温和进行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但是一些能量并不能被人体直接利用,只能通过体内糖、脂肪、蛋白质分解代谢而获得所需能量,网球与乒乓球、羽毛球、一样都是持拍的隔网对抗性小球项目。网球运动是保持动态平衡及身体的控制的前提下,多转向,爆发性,急停急起、变换节奏、高对抗性,精彩刺激的运动。有人统计一场高水平的职业选手的争夺赛,时间可达到5个多小时、大概完成300-500次爆发性动作,每个局点持续不到10秒,间歇25秒,进入下一个局点,每一分争夺中、运动员平均变相4.2次,跑的距离不低于4米,一个职业网球运动员跑步速度可达每小时18英里,一个世界级赛跑运动员有22-23英里/小时,一场网球比赛超过6英里,尽管比赛时间长,触球次数多,例如正反手抽球,是运用最多的,发球、半场球也是相对较多的。在网球比赛中,为了赢回一分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在进攻、相持、防守中转换,最终获得胜利,一场很正式的网球比赛有五盘三胜制也有三盘两胜制,一般一盘比赛以六局收尾谁先到六谁赢,如果双方实力相当很可能需要抢七才能结束比赛。
二、人体能源系统及其供能特点
人体运动时能量生成的基本过程为有氧无氧代谢过程,根据网球项目的自身特点,它属于有氧无氧混合性供能方式,磷酸原系统供能是整个网球比赛中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其次是糖酵解系统供能,在比赛持续过程中,糖酵解参与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运动员有25秒的间歇。磷酸原、糖酵解、糖有氧分解和脂肪有氧分解系统是网球运动的四个供能系统。
(一)磷酸原系统。肌肉活动的直接来源是ATP。ATP水解为ADP,释放能量做机械工,磷酸原系统功能时间短,供能总量少,但功率输出最快,只能在大强度下维持秒左右,在此过程中不需要氧的参加,例如投掷、跳跃、50米游泳、100米跑等项目主要是磷酸原参与供能。
(二)糖酵解系统。糖酵解系统是糖在无氧情况下分解释放能量并产生乳酸的过程,糖酵解系统是进行高强度运动前几分钟是肌肉获得能量的主要来源,供能时间短30-90秒,功率输出较磷酸原次之。例如中长跑、游泳、球类项目运动完成加速和冲刺时能量的主要来源。
(三)糖有氧分解系统和脂肪有氧分解系统。糖有氧分解系统和脂肪有氧分解系统是有氧氧化系统,他们在有氧情况下分解并产生能量,同时释放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有氧氧化系统比无氧代谢(磷酸原系统和糖酵解系统)合成的能量要多得多,也是长时间、低强度、耐力运动项目运动时主要的能量来源、(脂肪多于糖的储存)糖供能90分钟,例如马拉松以糖有氧分解系统和脂肪有氧分解系统供能为主。
三、网球运动中的能量代谢特点
网球运动中与羽毛球乒乓球最大的不同就是网球所持续的时间长,但每局持续的时间有点,网球由于场地足够大,跑动范围较广,快速停起,强度自然就大,每一分球从启动到回位大多控制在在10秒左右。運动后心率可达到180-200次/分。网球运动中需要频繁完成短时间强度的跑动和击球动作,这使得机体需要启动高输出功率的供能系统,所以磷酸原系统是网球比赛中完成每一分的主要能源。例如发球、上网截击、网球抢截、中前场拦截高压球、底线正手大力击球、其运动时间大多在10秒以内、主要为磷酸原系统提供能量,网球运动中如果一分时间超出十秒且在两分半钟内,此时糖酵解就会出来提供能量供人体完成运动,在比赛中如果球员双方旗鼓相当时,运动时间会有所延长,运动强度就会加大,人体内的乳酸值相应的会递增,在一些高水平的比赛中,不时会看到某些网球名将出现动作变形,脚步迟钝,也是因为体能的消耗,乳酸堆积,造成比赛成绩的下滑。而反映专项耐力供能系统;不间断地连续快速跑动击球:包括前后场、底线附近等、时间在30-90秒主要以糖酵解提供能量。网球比赛中运动时间间歇主要是有氧代谢,拥有较高的有氧代谢能力不仅能够更好的进行氧化过程,能够及时减少甚至消除人体内乳酸,而且还能有效的提高肌肉中糖原的储存量。例如准备动作,接发前的击球移动、局间休息、慢走都属于有氧氧化系统供能
四、各种训练方法
1、加强磷酸原供能能力的训练为了而加强磷酸原供能能力的训练,就需要以高强度负荷训练维持7秒左右,结合网球比赛中急停急起、往返奔跑、爆发式抽球的特点,采用高强度密度的连续击球练习、方法如下、教练以底线的单打线为目标,把球送到左右两个目标区域,运动员从底线中点位置启动,运用合理的技术,灵活的步伐,快速去击打教练员送出的球,运动员回球要深且要有一定的旋转,成功率高,喂球频率应保证运动员跑动快速不能停顿,每组累计20个球,方法二:采用20-50米的短距离冲刺跑,练习三组,每组三次,每次间歇30秒,以60-90秒最佳,组间间歇3-4分钟,这样训练有利于ATP和CP更好的恢复,所有的训练方法结合网球专项,例如也可以连续练习截击技术,快速启动、移动、回位。在发展自身的身体素质上,练习一些连续跑、跳,变速跑,杠铃半蹲,每次练习时间控制在10秒以内,每次间歇控制在>30秒,组间间歇时间3-4分钟。
2、提供糖酵解供能能力的训练为加强糖酵解供能能力的训练需要以较高的运动强度维持30-90秒左右,结合网球比赛中跑动较多,比赛中又有多次不充分休息的间歇,采用较高强度的间歇跑和变速跑,例如1分钟超级量强度跑,间歇4分钟,重复5次;方法二:教练员在底线送球,运动员站在T点靠网前,进行5次正手截击5次反手截击和5次高压,这样为一轮,五轮为一次,共进行5组,每次练习时间在大于5秒左右,三次为一组,组间间歇4分钟,并且每次的间歇时间应当缩短,使乳酸达到较大值,休息时能使机体实现超量恢复,在一段时间内,使机体适应高浓度的乳酸,从而最终提高运动成绩,达到一个较好的准备状态。
3、网球项目中有氧代谢供能的特点和训练方法有氧代谢能力的高低对于人体来说是很重要的,网球运动相对来说时间较长,强度也大,为此,对于这样高对抗性的比赛来说,CP的再恢复,最大化及最快减少无氧过程中积累的乳酸是刻不容缓的,其一般的训练方法可采用2人一组的连续正手底线击球,例如连续底线对角线攻防转化练习,还可采用12分钟跑、越野跑。
五、结语
1、网球运动时间歇式的运动,是由多次短促快速有力的有球活动,身体放松的无球活动和短暂的休息组成的间歇式运动。
2、网球运动所需的能量来自于磷酸原系统、糖酵解系统、糖有氧分解系统和脂肪有氧分解系统,三个供能系统分工合作,满足人体运动所需的能量。
3、要想成为一个顶尖的优秀网球选手,应该拥有一级的无氧代谢能力和有氧代谢能力,既能适应高强度的、快速启动和击球瞬间启动突发的爆发力,又不畏惧艰辛,能够拥有持久的耐力,只有把运动员的力量、耐力、速度等身体素质全部提高,综合发展,才能在以后的比赛中所向披靡。(作者单位:广州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瑞元,苏全生,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335-336
[2]徐芳.对网球运动的能量供应及提高供能能力的思考、苏州职业大学基础部2009
[3]孙宇岸.网球运动员比赛中能量代谢特征及其训练方法,成都体育学院
[4]吴鹤群.网球比赛中能量代谢特点与疲劳消除措施的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0(5)
[5]黄霆.网球运动中针对能量系统的专门训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1)
[6]冯炜权.运动生物化学原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
[7]刘城宇.网球运动中能量代谢特点及其训练方法建议,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8]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