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礼玉
为了改善居住条件,前年10月,女婿女儿决定买房。我说你们先看好后要让我看看再决定,他们同意。那天晚上带我去看,地段虽然繁华,交通也算方便,看好的房子在二楼,面积140平米,一楼有车库,这些都符合改善要求。但是,我想除此必须条件之外,第一要有较好的自然环境。晚上七八点钟时候,别处都很亮堂,而我们看到的从一楼到六楼却一片黑暗,预期购买楼上的那半边楼却没有灯光,树挡二楼窗口,门前道路不平,四周几栋楼把这团团围住,视野不开阔,通风不会太好;第二是人文环境要好,古时候孟母三迁择好邻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说明,据了解邻居有个吸毒者。这后两条中有一条不行就应当否定,尽管他们都说寻找房屋很辛苦,这是好不容易才找到的。可是,我坚持说现在房源很多,选择余地很大,既然是改善,就要选择到比较满意的,在一再劝说下第二天终于放弃他们的坚持。
很快又找到第二处,三楼,面积138平米,离我们原居和商场都很近,装修也不错,但自然环境还是不好,一是离318国道太近,隔离林带加一条人行道不超过20米,二是房屋地势太低,三楼窗户比大商场的地平面高不了多少,好在卖者要抬价迟迟不答复,我说能不要尽早不要,那儿噪音太大,再找吧。过了上10天他们又找到第三处。
这一处较好,南北通透,面积140多平米,阳台较大,离公路较远,离商场却很近,就是要多交好几万元的什么“豪宅”费,接近百万元,对于工薪阶层毕竟不是个小数。当前房源虽多,称心如意的还是难买,看到他们几个月来为了买房,每个周末东跑西颠,身心疲惫。我想这么大的事,不挑三拣四不行,再怎么挑也不一定能十全十美。通过中介顺利办完全部手续,房主人却说要再住3个月,她买的新房没装修完。女婿很大度,等就等,不就是3个月吗?
正值元旦和春节,3个月转瞬即逝,3月2日是一个艳阳天,上午,我和老伴抱着外孙、(女儿出差)和女婿一起到距离约500米处的地方接收二手房,女主人60岁,姓李,年前看房见过面,那次虽说是冬天,李老太却是满面春风,但这次是春天来了她却满面凝霜。她拎着手袋,倚在沙发靠背上,看着搬家公司的人进进出出,我们进门后她问:“怎么现在才来?”我说:“你自己说好的,等你电话。”她“啊”了一声又木在那里,一言不发。
将心比心,人都有恋旧的心态,住了上10年的房子是有感情的,说走就真的要走,依依不舍实为情理之中。为了打破僵局,我没话找话地说:“住习惯了的地方,离开有点舍不得吧?”她十分生气地说:“这只是一方面。”“还有什么?”“我亲戚的房子120平米,卖到78万。”我说:“那地段好些吧?”“哪呀,这比他那好!”我只好安慰她说:“人总是这样,俗话说,挑着货愁着货,卖了货想着货。”实际上这都是常人心态,我们理解。
水、电、物业费用结清后,女婿将一万元现金交给她说:“账全清了!”
老伴见她还是木木的表情,说:“李师傅,我听说这儿还有个风俗习惯,房子过户后,就不是你的,你们一家人住了3个月,实际上是租的性质,咱们不说收你租金,但也得意思意思吧。”“啊,是有这一说,那意思多少?”老伴老实厚道,她心想3000元不算多,500元不算少,大大方方地说:“随你便。”没承想这一句话,给了人家很大的发挥空间——“好,那就意思50元。”
老伴说:“李师傅,那也太少了吧!”“瞧,按你说的随便呀,不就这意思。”这话让老伴却木了。我悄悄地对老伴说:“人家只给你5毛就有那么点意思了,谁叫你那么傻的,既没说上限也没说下限。你没看她的表情,现在她不仅难舍这房子,为曾经是自己的房子出租金,她心里难受,就这样算了吧!”
前些天李老太自己曾说过,是用12万元买来的新房,住了10年后升值近8倍,真是赚大了,可为什么还要那样的不知足——甚至于抠门。人啊,人!
读书:如何从名著中领略
经典之美
我想,当今社会,爱好读书的朋友都读过四大名著,因为四大名著已经是中国的一个文化符号。这里我要说一句实话是,大多数人在读名著的时候莫不是走马观花,以消遣为主。虽然在读的过程中确实被精彩的故事情节所感动,所吸引,但并没有细细品味名著者名在何处,因何而名。更没有上层次地领略名著之美,因何而美,美在何处。这些,如果没有反复研读,认真思考、品味、审美和深究细里的人文知识垫底,相应的目光和境界,是很难得出正确结论的。
毛泽东曾语重心长地告诫党的高级干部们,《红楼梦》至少要读五遍,试想想,我们寻常百姓,你读过几遍了?我在青年时代曾聊发少年狂——想成人之后,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现实生活中对于前者我没有做到,实话说也做不到!光阴似箭不觉老之将至,才深深地感悟到当今世界行万里路易——有火车飞机,一日万里都不稀奇。而要读万卷书实在太难,没有一目十行的速度,没有大块大块的时间和专业精神,要读万卷书只有吹牛。似我等小民整天忙忙碌碌,琐事缠身,因浮躁而浅薄,又因浅薄而得过且过,即使是偶尔能静下心来,也缺少那种对人文之美的领略,准确地把握欣赏和分辨名著之美的能力。
那天下午,听了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建中“四大名著的审美之维”的讲座,茅塞顿开。
我们为何要读四大名著?李教授认为,读书就要从最好的作品读起。在历史长河中大浪淘沙始见金,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才是好书。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的。所以要看最好的作品,等你在最好的作品中打下牢固的基础,你就有了用来衡量其他作品的标准。
四大名著之所以是好书,因其是元末、明、清时的作品,迄今已有几百年的时间,但它们还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时间是最好的检验者。
《三国演义》的人格之美
《三国演义》对做人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他举例说,如诸葛亮就是智慧人格的典型,是儒道结合的化身。“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就是儒道思想的很好结合。敬業与报恩的心理在他身上也体现得很明显。为报“三顾茅庐”知遇之恩,白帝城托孤信任之重,他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敬业精神特别强。他忠于刘禅,巩固蜀汉。他若想使刘禅让位,比曹操和司马懿不知要容易多少倍。这是能为之而终不为。他六出祁山,九伐中原,知其不可而为之。这就是报恩。
又如关羽的形象,则是忠义人格的典型。关羽做人光明磊落,行事真感情,不倚强凌弱,如千里走单骑之前对曹操的辞别,有礼有节,如华容道义释曹操,有情有义。关羽还有勇有谋,如单刀赴宴。该书把中国社会人际关系中的美好品德都赋予了关羽。书中人物的性格描写,对如何做人是有启示意义的。
《红楼梦》的情感之美
《红楼梦》就是一部讲儿女之情的书,写情是重点,而且是写人之真情。曹雪芹借书中人物贾母之口,批评了《红楼梦》之前的许多作品对人物感情的描写,是格式化的,是虚假的。《红楼梦》中的人物,既无绝对的好,也无绝对的坏,就是生活中真实的人物,有着普通人的真情实感。
如宝玉的感情,不但真,而且痴。他对感情很敏锐,很有感觉,但对其他的则浑然不知。书中特别写到了宝玉的“意淫”,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是对女权的崇拜。因为女儿家是水做的,是美的象征。这点与《水浒传》是截然相反的。曹雪芹是把《红楼梦》中的所有女性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来赞美的,包括宝钗也有可爱之处。所以《红楼梦》最感人的就是“真情”,没有丝毫的“他欲”。
《水浒传》的结构之美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中争议最大的,用现在的话来说,此书是反法制的,讲的是黑社会,这需要把此书放在北宋末期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来看待。但纯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看,其表现手法与结构上的美,是非常突出的。”
李教授认为,《水浒传》的结构为板块结构,即是以人物为纲的人物传记。每个板块则集中笔墨刻画人物,使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而各板块之间的衔接,用的是“金锁”连“板块”的方法,即或用道具,或用细节,其手法颇有意味,值得玩赏。
《西游记》的解构之美
《西游记》中主要人物不是唐僧,而是孙悟空,是借取经的故事来讲悟空的成长经历。悟空的成长经历了三个阶段:放心—乱蟠桃,反天宮;定心—五行山下定心猿;修心—九九数完魔灭尽。最后是三三行满,道归根。而八十一难则象征着人生中的许多灾难,其中有必然的,也有偶然的。
《西游记》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孩子应有挫折教育。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能力的培养最为重要,而能力不是天生的,是在受到挫折后才能有的,家长如果一味溺爱孩子,是培养不了孩子的各种能力的。《西游记》虽说的是神话故事,但讽刺的却是人世间的各种丑恶的东西。因此,在好看中还应解读出其深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