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广德
【摘 要】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是公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探讨路基施工影响因素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如何处理公路路基施工问题以及如何做好质量控制。
【关键词】公路路基;施工问题;处理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路在城市的发展中占着重要的地位,但是笔者在长期调研中发现,很多公路建设完成之后短时间内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公路运营质量,不利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还影响人们的日常出行,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对此,在公路施工建设中,必须加强施工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力度,确保施工质量能够达到预期设计标准,从而提升公路的使用效率,增加公路的使用寿命。
1、影响路基施工的主要因素
1.1、施工条件复杂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种类繁多。公路建设里程动辄几百上千公里,往往途径多种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的施工条件,使得公路路基建设难度很大。
1.2、施工工程量大
作为公路主体部分,路基工程量占公路全部工程量的一半以上,工程造价高,施工周期较长。
1.3、作业面大,调度使用的资源种类多,规模大
路基施工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数额巨大,设备、施工材料种类繁多。这无疑提高了路基施工管理难度。
1.4、动态影响因素多
由于施工影响因素多,在施工过程中常常有设计变更发生。另外,天气情况、温度等情况也对路基施工有着重要影响。这些都增加了工程质量和进度控制难度。
1.5、路基质量缺陷修复难度大
由于路基位于公路底层,一旦发生质量问题修复难度很大,修复时间也长。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
2.1、施工前的准备及处理
施工前要熟练的掌握施工设计的图纸,核对现场及施工调查,编制施工组织的设计。在公路路基施工前要对施工工程的施工进行部署、整体进行安排、施工规范、设计图纸、施工流程等信息对施工人员、机械操作的人员进行全面的降低,这样可以方便全体人员对工程施工的要求及重点进行全面的了解,也可以落实工程施工的方案进行有效的施工。
施工前要按照设计的图纸对实地的水准点进行核准,还要最好记录,并加以妥善的保护。对施工中要拆迁的建筑物的位置加以核对,还要监护现场所要拆迁的电线杆、地下电缆等设施。并做好施工测量及放样,主要是对导线、中线及水准点进行复测,横断面检查和补测,增设相应的水准点、导线点等。放出路基边缘、坡角、边沟等位置。施工方样所需要的仪器要经过标定,满足精度等级的要求。在中心桩测设后,还要对横截面方向进行测量。按照道路设计横截面及现状地面高计算确定道路两侧边桩的位置。在中心桩、边桩上标出设计高程的標志。施工测量的记录要填写在正式的记录本上,按照规定整理出测量的资料。
对路基基底的清理加以压实,对基底的树根及草皮进行清除。在进行施工前要将用地范围内含有的植物根茎及比较容易腐朽物质的腐殖物进行挖出,并集中的进行堆放,还要按照种植核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清出的杂物不可以随便倒入河流中。路基清除表面后,要对填方的地段进行整平及压实,达到设计的要求后才可以进行施工。
2.2、路基施工材料的控制
由于路基施工材料的控制工作对公路路基质量的影响很大,因此,在整个公路路基施工项目中都要重视公路路基材料的有效控制工作。为了保证路基施工材料的控制工作顺利进行,施工开始前必须对路基填料三十厘米内不合适的材料进行清除。同时,为了保证路基沿线的自然土拥有必要的物理性质,路基填筑工作应该在自然土完成相关的检测之前进行,不仅如此,还要对这些自然土实行含水量的检测,以此来找出最佳含水量完成路基填筑成品检测。在进行施工材料的样本选择时需要保证样本材料品质的优良,这样才能保证施工时碾压作业工作能够符合相关的规定,顺利进行。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各式各样的土质,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及时发现,及时对不同的土质进行标准击实实验。并且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倘若土质粒子的直径较大,其材料力学特性(主要指弹性模量)就高,反之倘若颗粒较为细小,则其材料力学性能就低。一般认为土质颗粒的材料力学性能高,也就是砂石颗粒的直径比较大时,相应建筑材料的质量也相对比较好一些。在进行石方填筑材料的选择时,要特别注意材料直径的大小和材料强度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取用。根据国家对石方填料的取用规定:除非用于清淤抛填的石料的直径要控制在五十厘米的范围内,其他一般石方填筑材料则要小于二十五厘米,其中的含泥量亦不能超过此规定界限。
因为压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会使得路基的压实度得不到良好的保证,导致路基在经受巨大的重力时,承受能力薄弱。而压实度的保证除了需要依靠机械设备之外,还对土壤有一定要求,因此在保证机械设备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的同时,要关注土壤的性质,对土壤的最大密度及最佳含水量都要进行确定,确定之后,针对不同的土壤采用含水量不同的物料进行填充。并根据填充后的物料所达到最佳含水量的时间确定压实工作的时机。压实度同压实的次数和顺序也是相关的。对于顺序的要求是“先采用轻的机械设备进行压实,再采用重的机械设备压实”,而对于速度的话,则是先慢后快地进行压实。压实次数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不能过多,也不宜过少。过多的话会造成成本的增加和路基结构的损坏,如果过少,则会使得路基的硬度不够。
2.3、填石路堤施工
针对本路基石料的强度不同,采取不同的压实控制标准,主要根据铺筑层厚、碾压速度、压实功率等施工参数来判断压实度控制标准。由于在本工程中隧道弃渣及石质挖方比较多,采用隧道弃渣来作为路基填料,并保持填方路基坡率与填石路基坡率一致。在路堤填石施工中,建议采取“卸上推下”方式,同时运用大型推土机进行分层铺筑,之后运用重型震动型压路机对铺筑路面实施压实处理;在施工中注意合理控制填石铺筑的高度,常规情况下可在10cm或以上,当填筑高度在20cm以下时,则在每边填筑时超出预期设计宽度1m,当填筑高度在20cm或者以上时,则在每边填筑时超出预期设计宽度1.5m;在铺筑施工时,每层的松铺厚度对于上路堤则要求在40cm以上,而下路堤要求应该小于50cm;在路面压实时,对于存在的缝隙一般可采用石块、石屑等材料,直至20t压路机两次振动后不会出现比较明显的高度沉降差即可。
2.4、公路路基的排水施工
公路施工中的排水主要是路基地下排水和路面排水,使路基处于干燥及稳定的状态,还可以有效的避免水体浸流和下渗影响地基的稳定性。地下排水减少农田中排灌水对路基强度和稳定性有着一定的影响,地表的排水主要是可以防止雨水对路面结构造成相对的破坏。按照来源的不同,对路基的水分位地面水或是地下水两大类有着一定的影响。如果地下的水位比较高时,就可以采用疏导、隔离及堵截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处理地下排水。如果在边坡内发生地下水渗流,就要按照渗水的含量及位置采用排水沟及集水井等降低地下水的方式进行排水。在公路路基施工的过程中,各施工的表层要尽量的防治积水现象。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设置的坡度为2%-4%左右的排水横坡,及时的把雨水排除路基之外。
一般会使用的地表排水设施有边沟及边沟急流槽等将路表的水迅速的排出在路基以外。设计路面是使用的是沥青封层、排水管等把渗入路面的面层中的水引出路基外。
2.5、路基施工与防护工程结合
路基施工往往要进行大量挖方填方工程。如果挖的深度较大,应在挖方的同时要进行防护施工,从而达到减少雨水冲刷,避免重复削坡,降低边坡防护工程量和施工成本的目的。在进行填方工程时实施防护工程,比如植草等,可以达到防止降雨冲刷,保护路基,美化道路的效果。
2.6、挂线施工
挂线是保障路基分层填土符合规定厚度的重要措施。挂线有边线和中线两种。在使用运输车辆、推土机或其它施工机械的场合,中线极易遭到破坏。在这种情况下要采用将道路分为左右两幅,交错施工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以中线为界将路基分为左右两幅,完成一幅再进行另一幅施工,左右交替进行,从而避免破坏挂线,并有效控制填土厚度。
2.7、路基防护工程
路基建成后,如果长期裸露在外,雨水、大风、烈日、雪凝等的侵蚀会对其产生危害,使路基发生剥落、掉块和坍塌等损毁现象,路基损毁掉落的碎屑物不仅会造成侧沟堵塞、排水不畅、路基翻浆冒泥等危害,影响道路的稳定,还会造成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因此,采取经济合理、耐久适用的措施因地制宜地对路基进行防护是提高路基的强度、稳定性及寿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2.8、沉降观测
在超载预压路段,沉降板应安装在路基顶部中心线上,纵向间距为200m.桥头引道路堤,第一块沉降板从距桥台台背10m处开始,按路基中心线、左右两侧路肩内缘设置,其后,以50m的间距设置沉降板.施工过程中,应对沉降板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不使其变形和损坏.承包人应承担由于未按要求进行沉降监测而造成沉降期延长和任何施工延误的全部责任.4)施工期间,承包人应每填筑一层填料进行一次观测.如果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应每3d观测一次.路堤填筑完毕后,应每14d进行一次定期观测,直到预压期完成,多余填料卸除为止。
3、结语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不是一套固定的理论,面对纷繁复杂的地理形势、土地质量,要求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相关的技术手段和质量控制措施,保证公路路基施工工作高質高效的完成。路基施工技术的进步与质量控制的完善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面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要求公路路基施工人员在实践工作中努力积累相关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为我国公路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蒋林林.公路路基施工问题分析及处理技术研究[J].中华民居,2011,08:72-73.
[2]于岚.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3:244.
[3]何国瑞.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探析[J].交通标准化,2013,10:45-47.
[4]李洪雁.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探析[J].交通标准化,2013,18: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