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调查

2015-07-04 20:21:39罗咪
北方音乐 2015年19期
关键词:佤族传承发展

罗咪

【摘要】舞蹈是一门以人体动作为主,与众不同的艺术手段构成,但舞蹈绝不仅限于人体动作本身。佤族舞蹈大多来源于生活中的劳作生活,节庆节日与宗教祭祀。佤族舞蹈历史悠久,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变迁,原始舞蹈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民族民俗舞蹈需在保护的基础上传承,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后人才能在传承的道路中保留本民族舞蹈文化的精髓,合理的探究、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佤族;民俗舞蹈;传承;发展

一、民族概况

佤族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域环境,地处祖国的最西南边陲,与缅甸比邻,国境线长约一百五公里。佤族俗称阿瓦山区与“葫芦王地”,是镶嵌在祖国最西南边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历史积淀深厚、民族文化灿烂、自然生态优越、区位优势突出。沧源与西盟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分别位于滇西与滇西南。佤族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动植物繁多,日照充足,气候温暖,年均气温18度,是天然的温室和最佳呼吸之地。

佤族是一个无酒不欢的民族。佤族人热情好客,进入佤山时必定要喝水酒,通过喝酒这样的方式增加各村寨之间的信任,拉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佤族人有喝酒前往地上“滴酒”的习俗,意思是敬神送鬼,是一种与鬼神交流的生活习俗传承。来到佤族人家时,常常会奉酒迎接客人。在西盟地区,拜访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尼短老师时,主人端酒起身,热情而歌,当歌声一落,宾客则用“啊”回应主人,便一口饮酒完毕。主人演唱时眼神中透露出的对宾客的尊敬与欢迎,那真挚的目光与朴素的表达,原生态歌声静静地回荡在耳边,深深触动着心灵。

二、历史简介

佤族“司岗里”传说是创世史诗。“司岗”指“山洞”或“葫芦”,“里”是出来之意。“司岗里”指人类祖先是从山洞或葫芦里诞生的,一直把山洞与葫芦奉为“圣地”或“圣物”,便有了流传到至今的葫芦崇拜。也有其传说,神用泥巴捏造成男人,男人靠吃树来维持温饱,后来神觉得男人太孤单,取下男人一根肋骨,造成了女人。女人出现后,双方都觉得裸露身体很不自在,他们便用树枝与树叶编织成衣服,穿在身上遮盖其部位。之后他们一起生活、嬉戏,以狩猎为生,开启了一段新的历史篇章。司岗里传说中认为,万物皆有灵,是自然赋予了他们的灵魂,是自然创造了他们的语言。

佤族是一个跨境而居的民族,佤族人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外,还信奉佛教与基督教。在原始社会,牛是阿佤人民在田地里耕作劳动、生产生活的唯一帮手,杀牛献神,意为把最宝贵的礼物献给神,感谢神赐予我们安定的生活,愿神保佑佤族平安,稻谷丰收。走访佤族村寨时,无论是屋脊或是民族服饰到处可见牛头骨及标志,牛头骨既是家中装饰,又是祭祀对象,它在阿佤人民心中有很高的地位。为了得到鬼神的保佑,佤族开展了许多宗教活动。每年全寨性的祭祀由祭水鬼祈求风调雨顺开始,接着拉木鼔、剽牛、猎人头等活动,猎人头的风俗是原始社会的残余,猎杀的对象一般是男人,不允许砍妇女与儿童的头,因男人有胡子,胡子越长就代表稻谷生长的越好。木桩便是摆放人头的“人头桩”,不过,1975年猎人头的习俗已在政府的劝导下被废除。佛教有汉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汉传佛教是由大理传入沧源岩帅镇和单甲乡;南传佛教首先传入沧源班老乡,后传人勐角乡等。基督教传入佤族地区是在20世纪初,沧源信教的教徒主要分布在永和社区。基督教在阿佤山区的传播,使佤族原始生活和信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本民族的节日庆典、祭祀仪式,還加入了基督教的耶稣节,及在饮食上等方面也有所改变。

三、民族服饰

佤族妇女在生活中从事纺织业。她们织布用腰机织作,以红色和黑色为主要颜色,麻布为主要布料,搭配玫红、白色等颜色构成几何条纹,用于生活中的衣服、背包和被单等。男人衣服几乎为全黑,衣服左胸位置会用彩线绣上牛头标志,黑色麻布缠头,有威望的人会插上白鹇鸟的羽毛,黑色短衣,黑色大脚裤,脖子与右手会佩戴银器制作的项圈、手镯。佤族妇女喜欢长发披肩,妇女服饰各地不一,最具特色的是上穿坎肩式无领无袖短装,腹部裸露在外。下半身穿筒裙,用红色、蓝色、紫色、黄色或白色的彩线,混织成条纹撞色的服饰。脖子上或头上佩戴银器制做的头箍、项圈、项链、手镯等首饰。这样的服饰在炎热的亚热带气候中,搭配得十分自然得体,不仅展示了佤族妇女的心灵手巧,又突出了阿佤人民的个性特征,是民族服装中的艺术杰作。

四、节日庆典与祭祀仪式

(一)新米节

2015年国庆节有幸来到沧源佤族自治县,感受了原汁原味的民族节日与祭祀仪式。新米节是佤族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新米节为国庆节10月1至3号,过节三天,新米节前几天佤族妇女就会到到地里采回新鲜的稻谷,把新谷背回家后,炒熟烘干,舂成新米。第二天全家开始吃新米,吃新米时不准将饭粒洒在地上,家人吃完之后便会请外人来家中,一起享用新米,一起祝贺丰收的喜悦。往后,为了让大众熟知,所有村寨的人员在新米节前后都来到沧源的葫芦小镇,让众人免费品尝新米,全县的人们一起过新米节。这个仪式一代代流传下来,就形成了佤族的新米节。新米节反应了佤族先民对大自然的认识,丰收不仅是阿佤人民劳作所得,更受到祖先的庇护、谷魂的恩赐才得以发展。

(二)拉木鼔

拉木鼔是佤族木鼓文化的重要活动之一。据佤族老人讲:古老的时候,佤族的一对祖先背着孩子带着农具去山上打猎。在火烧地栽种完毕后男人接着去狩猎,女人留在附近采摘果子,给孩子喂奶。突然,丛林中窜出一只老虎,为了保护后代,女人捡起一根木棍不停敲击身边的红木大树。大树发出的声响震慑了老虎,狩猎的男人听到大树发出的声响与女人的呼救声,便飞奔过来与老虎搏斗。女人继续敲击红木树为丈夫助威,男人听到这声响力量倍增。在两位祖先的齐心协力下终于打死了老虎。佤族的祖先与后人都认为这是红木树神仙显灵,解救了他们。此后,人们就将红木树抬回寨子,搭建木鼓房,祭祀木鼓神。在寨人在森林祭祀后,会拉着木鼓,唱着歌,将木鼓从山上拉到村寨的广场上,场面壮观,热血沸腾。木鼓是佤族的标志,是佤族人民心中崇拜的神圣之物。木鼓象征着母亲,木鼓的声音就如母亲的召唤。木鼓是佤族传统的祭祀工具和乐器,原始社会中木鼓用来召集人民、驱逐辟邪、祈求村寨平安和振奋人心的作用。因此,节日庆典和宗教祭祀都离不开木鼓。

(三)拉木桥

拉木桥往年只是在村寨里举行,今年新米节在沧源县城里推出该仪式。拉木桥的树是佤族的祭司选定的。人们众志成城将大树砍倒,根据木桥尺寸所需,造好桥梁,栓上结实的粗麻绳子,把木头拉回镇上。拉木桥时,祭司手持树枝,念佤族祝福语,请求神灵保佑。拉木桥队伍分为前后两部分,前方的人负责在平路和上坡路拉动木桥,后边的队伍控制拉木桥的速度以及在下坡时防止滑落。队伍中男女老少,伴随着歌声齐心协力拉着木桥。当木头摆放在木桥的桥上后,佤族的少女走上木桥,男人在河邊用竹筒给少女传递溪水,用河边的溪水边浇灌着新的木头,边歌唱,寓意一个新的开始。清结完毕后,无论阿佤人还是观众都要走过这座木桥,寓意一起努力向着美好幸福的生活前行。

(四)叫谷魂

叫谷魂,是农耕祭祀的重要内容,它源于佤族对大自然的崇拜,普遍流传在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叫谷魂不仅是宗教祭祀,也是节庆活动。活动当天,祭祀台上站满了由老人、少年组成的祭祀队伍,各村寨人员已经准备好了敬献给谷魂的物品,那琳琅满目的贡品,既是一年来的劳动成果和感谢谷神赐予的粮食,感恩大自然丰富馈赠的象征,更是阿佤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衣足食的向往。祭谷魂仪式需在场的所有人蹲下,佤族人双手合十,以表对谷神的尊敬。祭祀词由昭毕昭寀来致辞,大意为呼喊谷魂和召唤谷魂回来。礼毕后,全体起立,张开双臂呼喊一声,迎接谷魂的来临。在谷魂被认为回来后,佤族人民变吹奏乐器边起舞,以祈求丰收。

五、传统舞蹈的多样性

佤族民俗舞蹈贯穿于劳作生活、节日庆典、宗教祭祀之中。在佤族各类型的活动中,可以看出佤族舞蹈的动律主要力量、力度在脚下,屈膝弹动,节奏感和韵律感强,动作幅度大。佤族民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主要分为祭祀性舞蹈和自娱性舞蹈。

(一)祭祀性舞蹈

最为盛大的祭祀是木鼓祭祀活动,在木鼓祭祀活动中表演的舞蹈称为“木鼓舞”。根据祭祀过程可分为拉木鼓、跳木鼓房、剽牛舞、砍头刀舞、迎头舞和送头舞等等。它与佤族特有的历史文化和民间习俗有着必然的联系,与佤族古老的禁忌风俗密不可分。佤族传统民俗舞蹈被舞蹈工作者挖掘创作后,成为舞台上的表演艺术,给人留下震撼的印象。作品《木鼓声声》、《佤山组舞》等,热情似火的舞蹈,伴随着木鼓声、歌声、呐喊声,强烈地表现了佤族人民质朴的情感,及“万物有灵”的体现。

(二)自娱性舞蹈

佤族民俗舞蹈多为自娱性舞蹈。佤族自娱性舞蹈以模仿动植物颇多,人们通过观察各种动物、植物的生活状态来娱乐自己的生活。除模仿动植物的舞蹈外,表现劳作生活的舞蹈也十分生动和形象。自娱性舞蹈有甩发舞、芦笙舞、蜂蛹鼓舞、弹棉花舞、绕线舞、竹竿舞、白鹇舞、豹子舞、斑鸠舞、手巾舞、斗屁股舞、对脚舞等等。

1、甩发舞是佤族女子跳的舞蹈。甩发舞源自阿佤女人在河边洗完头发后,甩干头发的生活动作。佤族女人喜欢留长发,用乌黑亮丽的长发来吸引异性的目光。据民俗舞蹈家鲍叶内老师说,甩发舞又源自对白鹇鸟的模仿,白鹇翎毛华丽、体色洁白,尾巴长而美丽,在微风吹拂下随之飞舞,阿佤人觉得白鹇鸟的尾巴就像女人的头发一样美丽,甩发时也随风飘起,充分展示了女性的魅力。崇拜白鹇鸟代表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舞蹈既可单人舞,又可集体舞,“甩发”为该舞的主要特征。原始舞蹈动作比较单一,大多为前后甩,舞蹈工作者后期把甩发丰富为前后甩、左右甩、转甩、跪甩等。如今的甩发舞被文艺工作者用来与木鼓舞编创在一起,在国内外多次获奖,由此“甩发”变成为了佤族标志性动作之一。

2、打歌是西南许多少数名族都有的民俗歌舞,为祝福之意。佤族也有本民族专属的打歌。佤族的打歌一般在节日仪式、婚嫁丧葬,及休闲时跳,它不受任何场地、时间的限制,表现阿佤人民生产、生活的愉悦之情,又有祈求农业丰硕、风调雨顺的内容。打歌的乐器有:独弦琴、葫芦笙、三弦、笛子等。佤族的打歌由乐器吹奏者领舞,舞者站成圆,或是站成两排,或众人围成内外两圈进行舞蹈。舞蹈时,歌声、呼喊声、乐器伴奏的乐声融合成欢快火热的场面,十足具有感染力。佤族的打歌有72种套路,其中具代表性的有:团结舞,顾名思义团结需要很多人,跳舞的人数需要在两人以上,手拉手进行表演。在解放前就出现了打歌,动作狂野,幅度大。但由于生活条件变好,舞蹈动作也慢慢变小了。西盟地区的打歌不叫打歌,称作“对歌”。对脚歌通常为男女对跳,人数为偶数。从佤族不同地区的打歌可以看出,佤族打歌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每一区域的舞蹈都有不同的特征。

六、传承、保护与发展

佤族民俗舞蹈主要有两种传承方式:家族祖传,师徒传承。甩发舞传承人鲍叶内老师,现已将甩发舞传递给孙女继承,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传承才使纯真的原始民俗舞蹈保留至今。保护是为了发展,发展以传承为基础,尊重民俗文化元素,传承原汁原味的传统舞蹈。佤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中的宝藏,我们既要保护和传承民族舞蹈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弘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之风。民俗艺术需要忠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更需要有积极倡导和发展中国传统艺术的工作者。田野调查的价值就在于它将佤族舞蹈研究同社会文化变迁紧紧相系。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就像一条长河,牵系着民族的生命,支撑着我们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金秋.中国区域性少数民族民俗舞蹈[M].民族出版社,2009(3).

[2]石裕祖.云南民族舞蹈史[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10).

猜你喜欢
佤族传承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传统民俗现代转型的成效研究:以佤族新米节为例
探究佤族文化如何保护和传承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软件工程(2016年8期)2016-10-25 15:58:54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出版广角(2016年15期)2016-10-18 00:07:49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28:51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人民论坛(2016年27期)2016-10-14 13:32:53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汽车零部件(2014年9期)2014-09-18 09: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