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5-07-04 12:08苏长征
信息周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结合语文教学信息技术

苏长征

【摘 要】当前的语文教学要适应时代的变革和要求,但这种变革和要求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层次,而应该是从形式到内容的全方位的变革。同时不能仅仅为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要让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科学合理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本文主要对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结合

一、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二十世纪末,世界继新技术革命后,又掀起了一场以加速社会信息化为宗旨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的浪潮。信息正以其前所未有的迅猛姿态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以及学习方式,都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这一变化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教育教学领域内的革命性变革———教育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冲击。为此,国家课程改革也指出:信息技术是推动课程改革必不可少的动力。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好地推进课程改革,必须推进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在教育改革的现实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还有好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存在着为了运用信息技术而运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貌合神离“两张皮”的现象。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语文教师,必需思考如何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去这一问题,为语文教学的改革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自主学习,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学改革就是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掌握基本的字、词、音、意、写作手法等,感悟语文知识的深刻内涵,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结合教学内容,科学选择教学方法,切实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

比如,在进行“东北大森林”的教学时,教师根据学生比较喜欢大自然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阅读,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查阅,除了了解教材上的知识点之外,通过网络了解更多的关于“东北大森林”的知识。

在课上,师生之间互动的环节中,很多学生说出了本节课的写作手法是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的,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很多学生摘抄了描写不同季节的好词好句,上课时利用视频展台和同学们一同分享,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值得庆幸的是,部分学生除了掌握了教材上的知识外,还通过网络学习了解到东北大森林在气候调节、生态平衡等方面的作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力求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必须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灵活学生思维,突破教学难点,尤其是理解和感悟较为困难的知识点。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讲解,通过方法引导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提高教学实效性,全面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比如,在进行四年级下册的“海市蜃楼”的教学中,由于本节课知识的科学性较强,学生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这对小学生来说理解本节课的知识实属不易。教师针对这些特点,课上利用多媒体进行课件模拟演示“海市蜃楼”形成的过程,通过动画的形式让学生理解“海市蜃楼”产生的原因———光的折射,了解“海市蜃楼”经常出现的地方等信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为打造高效课堂提供了保证。

3、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拓展教学内容,丰富课程资源,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当今社会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教材上的知识已远不能满足学生实际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教育部推荐的小学语文课外必读书目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丰富课程资源。在拓展和延伸中,让学生感悟到语文知识的深刻内涵,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比如,在进行“黄山奇石”的教学中,教材上的信息对学生来说确实很有吸引力,但由于受到版面限制,课程资源有限。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本节课的电子书包———教师端资源。

这种教学资源,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时而出现“黄山奇石”的视频介绍,时而出现游客自己拍摄的DV片段,时而出现历史文人的佳作欣赏。每一个层面的信息,无不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一种“身处黄山之中,感受奇石之美”的境地,深刻理解了黄山石的“奇”,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激起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这样的拓展和延伸,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综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4、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供自主交流平台,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十分感兴趣,接受能力很强,尤其是对网络的应用能力可以说是不学自通。随着互联网、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网络,资料的查询、问题的答疑、交流与讨论等,均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生在利用这一平台时,在语言的组织、表达方式的运用、思维方法等方面得到了有效的培养。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大有益处。这种学习和交流方式,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通过电脑、智能终端等设备进行随意性学习,综合提高了语文学习效果,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运用能力。

比如,在进行课外阅读“母爱”的教学时,教师放手让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可以結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可以是网上查询的课程资源,也可以是在QQ、UC、微信等平台上交流获得,也可以通过新闻媒体上获得。学生在这些平台上相互交流“母爱”的很多细节,有的学生在交流时提出“岳母刺字”是一种大爱,将母亲对儿子的爱升华为对祖国的爱,使学生深刻感悟到精忠报国、舍小家顾大家的伟大胸怀。教师及时提醒学生:“你还发现身边哪种爱属于这种大爱,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吧。”学生很活跃,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知识运用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在高速发展,它将被更广泛地应用于教育领域,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规律和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紧密结合形成较高的教育技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莫佳妮.上好信息技术课,推进信息素质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12(10)

[2]王旭卿.初中信息技术课教材的编制[J].全球教育展望.2012(06)

[3]史宏.对山西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状的思考[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14(02)

[4]贺明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现代教育科学.2012(08)

猜你喜欢
结合语文教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