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娇婷
1 引言
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已经成为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中心学科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物理相关的各方面内容已经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与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着。而通过学习物理这个必要的和基础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为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其后续学习打下基础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但是对于抽象、理性、逻辑思维较强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当今大多数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往往只停留在“教材”和“作业本”上,缺少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和应用,同时也缺少知识和思维上的创新,这也是很多学生和家长抱怨物理知识难以学以致用的重要原因。
虽然我们强调通过科学探究的物理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通过物理学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由于各方面原因的限制,特别是学生和教师面对升学的压力,不得不以题海战术充斥课堂;缺少教育资源或者是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由各方面原因的不断积累,最后就造成了现在这种物理教学无法跟上教育检测的情况。
因此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就是通过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以解决“在生活化物理教学中课本内容的设置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教师在生活化教学中应该采取什么教学模式”、“对课后巩固采用什么方法”、“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合理的评价”、“如何在生活化教学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五个方面的问题为论文的目标。
2 现阶段学生物理学习情况
为了更好地研究提升物理教学质量和物理“生活化”教学之间的联系,我首先就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物理课堂教学、生活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情况和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期望这四个方面对学生学习物理的现状专门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像以杭州市主城区的初中学生为主。
本次问卷调查是以随机抽样的形式在杭州市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和几个社区图书馆中发放,一共发放330份问卷,回收305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92份,问卷有效率为88.5%。下文就是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
2.1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情况
在292名被调查者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表示对学习物理不反感,他们对学习物理兴趣大部分是建立在老师的教学上,认为物理本身很有趣的不到23%,而因为物理知识对今后的生活有用而对学习物理感兴趣的人数就更加少了不到13%。
另外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对学习物理不敢兴趣,其中认为学习物理太难的学生超过三分之一,还有大部分学生因为老师教的不好而不敢兴趣。可见,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不仅是要靠学生本身、老师的教学和课本的内容,还有需要一定的社会。这就说明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不应该只把重心放在课本、作业和考试上,而更应该关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物理有关的知识内容,在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同时也将物理学的知识更加实用化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
2.2物理课堂教学情况
有将近61%的学生倾向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在教师主导或者引导下学习,可见大多数学生对老师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但也有39%左右的学生希望在课堂上以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说明还是有很多学生渴望在学习过程中扮演主体的角色,并且对不同教学模式有的所期待,这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学生渴望个体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重视的特点。
而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遇到疑难时有不少学生出于各种原因不敢或者不想和老师一起探讨问题,基本上选择与同学一起讨论或者课后上网查资料,也存在极少数的学生不愿意解决问题。有超过65%的学生认为在课堂上老师有必要对一些物理结论进行实验验证,说明大多数的学生,从思想上还是存在着对权威的怀疑态度,更愿意用实验来验证,而对权威的怀疑主要来自于一些生活现象与物理结论的出入,这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突破口,值得深思。
2.3生活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情况
被调查的所有学生都表示在生活中遇到过与物理方面有关的知识和现象,可见学生对生活的与物理知识有一定的观察和联系的。而被调查者在生活中遇到需要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的问题时,大多数的学生都希望可以自己解决问题,只不过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有所不同,部分虽然也有着自己解决的热情,但是往往存在一定的依赖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只要提供一定的条件,大部分学生还是对物理抱有积极学习的态度的。
在调查中有64%的学生表示以看看课本,做做作业的形式在課后学习物理知识,验证了大部分学生们常规的学习方式——课本和作业。而其他自发的学习以网络的形式相对较多,可见网络是学生课后获得物理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于此相对应的,有超过23%的被调查者认为物理社会的贡献非常大,而在这23%的人中大部分都是在课后,选择以网络的形式学习物理的学生,这也再一次得说明了,学生生活中的很多与物理方面有关的知识是来自互联网这个平台的。只有5%左右的人认为物理对人类是没有贡献的,而大多数人则认为物理对我们的生活是有的贡献,可见大多数学生还是认可物理的地位的。
2.4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期望
292名被调查的学生都回答了今后在物理教学中提升对物理学习的感兴趣的方法,在已给定的封闭式选项中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提高老师的教学技能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而有更多的学生选择了“将课本上的知识更多地与生动有趣的生活现象相联系”这个选项,看来现在很多学生都认为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在物理教学中是很重要的方法。同时像“布置较少的作业”、“将大部分作业本上的作业改成与生活相关科技知识 ”等也是近几年教育改革强调的方面,这些现象也有相当多的学生选择。而选择课后开展物理研究活动的学生也不在少数,其实在课本上也有很多章节要求学生进行课后探究,由于各种原因真正在做的很少,所以,这个部分是值得我们加倍注意的。
在开放式填空栏中,有许多学生填了“降低物理考试的难度”、“课本上增加更多实用性强的知识”、“教师设计更多趣味实验”等等。从中反映了学生由于应试教育而减少了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学生渴望摆脱应试教育。
3 “生活化”模式培养学生物理学习
俗话说的好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物理教学中更是如此。而我们这里所讲的良好的开始就是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感因素,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让他们达到一种欲罢不能的境界,使学生的大脑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这样就可大大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物理知识的效率,从而教师就能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好的展开和有效的落实,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需要先知道学生们对什么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与教材的内容有何联系,如何将这些联系有效地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怎么将兴趣保持使学生始终处在高效的学习环境当中。
通过以上的对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利用“生活化”物理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物理兴趣,从而提升物理教学质量的几个突破口:①课堂内容的设置;②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③知识巩固方式的改变;④改进评价手段;⑤教师的教学能力。
3.1课堂内容的设置
在课堂内容上,毫无疑问应该以课本为主,但是只用课本是不行的,因此许多教师不得不因为应试的需要,在课堂内容上穿插许多习题。就比如我在第一次制作自己的教学设计时,不自觉地在课件上加入了许多习题——历年高考题,当时在潜意识中就觉得上完课本内容后设置习题会有利于学生巩固,也帮助学生与高考向衔接。这个错误在我试讲的时候被我的指导老师指出:“针对高一的学生就进行高考题的训练不是很适合,而且学生刚刚接触相关的物理概念,还没有彻底的理解,这样会对知识的吸收产生不好的效果。”的确,这个也得到了验证,在我实习期间,我的实习指导老师的课堂内容就是课本加习题,这就直接导致了有大量的学生无法完成课后布置的作业并有一部分学生在晚自习的时候让我解释课上的一些基础的物理概念。我在事后反思,在课堂上就以单纯的课本加习题的教学,学生会难以明白这些物理概念的核心思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生在上课时可以完成老师的讲的习题,到了课后让他再做一样的题目,却无法完成,这也是我在大学期间做家教时经常遇到的一个现象。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其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在这方面,苏联的教育家沙塔诺夫就十分重视在物理教学中与生活中的小故事想结合,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物理概念。比如讲到“摩擦”这个基本概念时,就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1851年8月18日,尼古拉一世首次乘火车从彼得堡前往莫斯科。沙皇的御用专列定于凌晨四时出发。建筑大臣克莱米歇尔将军为了表示这一事件隆重,特命令部下从火车站开始,在一公里长的铁轨上全部涂上白颜色的油漆,然而这位将军不懂得摩擦力的作用,以致弄巧成拙,火车开动后,只见车轮在洁白的轨道上原地打转,而不见车身向前移动,原来白油漆起了润滑的作用。于是克莱米歇尔将军又不得不命令宪兵们跑到专列前面去往这一公里长的铁轨上撒沙子,以使专列顺利通过,向前行驶。” 这初看起来似乎与物理风马牛不相及的故事,不仅向学生讲明了什么是摩擦,而且讲了摩擦的作用和改变摩擦力的方法,这可比课本上“小明推箱子”的例子要来的生动、实际多了,也更容易让学生记住。
除了生活小故事,我们还可以运用小实验、小魔术、看图片、电影及多媒体等手段,利用其自身特点与课本本身的紧密联系和学生的好奇,帮助学生对基本的概念有深入的理解。
[大气压强案例] (小魔术):在讲到大气压强这节课时,教师必定会讲到的或者做的一个演示实验——用手吸住装着水的杯子。老师在完成基本原理的解释之后,学生会对大气压有了初步的了解。接着教师可以拿出一个碗,提问学生:“谁帮我完成一个小魔术——用手掌把碗吸住而不使他下落呢?”学生都举手表示愿意尝试。接着,找一个学生上讲台演示,用与演示实验相同的方法,用手拿着碗,并将碗底弄湿,往左手手掌心上用力压一下,排除碗底里面的空气,慢慢地转动左手手掌,使手掌心朝下,然后松开右手,观察到小碗被左手掌心吸住了一会儿,然后往下掉。学生感到奇怪,明明已经被吸住了,怎么会有掉下来了,实际现象和物理概念有了出入,于是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是一个魔术师,你会如何改进你的魔术呢?”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会兴趣倍增,结合已学到的知识,发表自己的想法。
在这个案例中很明显,教师不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例子和概念之上,而是向生活中拓展开来,不仅给了物理知识应用的空间,还提供了学生动手动脑尝试的机会。
3.2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有了合理的教学内容,对于一个教学过程来说,只能说是厨师有了新鲜的食材,而要做出真正美味的菜肴,则要看厨师是如何烹饪这些材料的。显而易见的,大锅菜,虽然能吃但是肯定是算不上美味佳肴,教学也是一样以同一种教学方法处理不同的教学内容,其教育质量可想而知。
我国中学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而传统教育,特别是对于现在的应试教育,物理知识的教学就是以讲授法为主,而对于其教学效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讲解能力和个人魅力,这一点在我之前做的问卷调查中也有体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上过度依赖老师,从而学生会下意识的忽视了自己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很容易形成教师主导压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沉闷单调,学生学得苦、累、烦,是学生失去学習的兴趣,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因此我们在物理教学的课堂上应该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上的教学质量,真正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就比如之前讲到的“大气压强的案例”,传统的方法就是简单的用演示法引入新课,接着利用大量时间用讲授法来完成课本上的任务,最后用练习法来结束课堂的教学。而在案例中教师则是用了较少的时间通过讲授法来解释演示实验中的原理和书上的基本概念,接着则是采用练习法(有别于传统的习题训练)向学生设问,提升学生的兴趣,以讨论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可能讨论之后学生还是无法完全解决疑问,教师可以在第二个课时选择性地使用读书指导法、实习作业法、研究法的一种或者几种方法,让学生将疑问解决,从而使学生在感性和理性上都对对物理知识有了深入地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学生不仅有了更多动手动脑的机会,而且在其中也培养了他们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将物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可见在物理“生活化”教学中,有了足够的“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是不够的,教师还需要合理的教学方法将物理知识、学生、教师、现实生活四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在物理生活化教学的课堂上给学生带来更多有用的知识。
3.3知识巩固方式的改变
学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牢牢记住所学的基础知识,才能顺利地吸收新的知识。所以教学要注意对知识的巩固。而对于知识的巩固,通过必要的作业练习,来训练学生是需要的,可是过度形式化的习题和历年考题只会让学生在题海战术中渐渐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对千篇一律的练习题模式进行修改势在必行,这也是几年来考题趋于生活化实用化的目的。以少而精的生活用品、日常现象、切身感受为题材的生活创新开放试题来代替多而烦的试题集。比如: 如何在家中测量酱油、牛奶的密度;如何鉴定真假首饰;为什么有时果酱瓶的铁盖子怎么也拧不开等等,这些问题不仅能考查学生观察、分析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 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应用于生活的价值, 从而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再走向生活”的新课标理念。
除了将课后习题减少和 “生活化”以外,我们还可以适当地引入其他的作业形式。例如,课后开展物理探究活动,将它作为一门回家作业,可以布置在周末,让学生利用一周或者一个阶段物理学习所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去探究生活中实际性的问题,让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感受物理、体验物理,最后可以以书面、演讲、网络、视频等开放式的形式作为结果上交,而对于结果的评价也不存在对与错。
也可以,利用身边廉价、实用的材料,比如:利用注射器、矿泉水瓶、废旧的铁粉等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设计趣味实验 ,实验内容可以让老师提供,也可以学生通过别的途径参考设计,更可以自己创新,将这一系列的过程通过视频、照片等各种形式展示给老师、同学、家长乃至其他对物理有兴趣的人,这样在巩固学生物理知识技能的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让他们知道了物理的作业并不仅仅只是给老师看的,从生活中找到作业,从生活中完成作业,最后把作业展现在生活。
同样我们也应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资源来帮助我们巩固学习的知识。第二课堂在我国很多城市组织,特别是在杭州。而第二课堂所在的地方都在我们生活周围,都有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场所。在第二课堂里,学生所学知识不仅得到验证、巩固和加深,而且还可以学到课堂教学中不能得到的知识,充满趣味性,能很好地促进学习兴趣的发展。从而使物理学与生活、生产联系十分密切,可以根据它自身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比如物理兴趣小组的小制作活动,利用物理学的知识,加上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可以自己作些小发明,这样不仅巩固学习过的物理知识,而且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通过这些的知识的巩固方式,不仅保持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贴近了社会和日常生活,使其做出了传统学校教学牢笼,不在惟老师、课本、作业、考试等是从,这也是近几年我国教育改革所追求的。
3.4.改进评价手段
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技能的程度,只有通过评价才能确定。而根据评价的主体不同,一般分为: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而传统教育则是以教师评价为主,以大量的测验、考试以及成绩评定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出评价。由于过分强调的分数和相对排名,同时也忽视了评价反馈时其负作用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使得部分学生渐渐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成绩也就越来越差,从而走向了一个恶性循环。
而改革学生学习评价方式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教学评价思想,突出学生自我评价,强化对活动表现评价、改革过去单纯以笔试成绩高低来评价学生优劣的做法。
按照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论(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各人的素质的不相同。有的学生数理—逻辑智力较高,即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学生空间智力较高,即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学生语言智力较高,即善于语言表达;有的学生自我认识智力较高,即知道如何适当的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来进行更好的学习等等。而且不同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兴趣爱好均不同。而只凭纸笔测验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势必会影响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学习积极性,降低其学习兴趣。因此多元化评价方式除了考试以外,我们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倡导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强调不同的目标领域采用不同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既要评价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应注重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以之前提到的大气压强的案例来说,教师可以先对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可以包括: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思考能力,观察和探究能力,探究活动中与同学的交流、合作的能力,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总结归纳物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上课的学习态度等多方面能力;之后可以对课后布置的开放式的作业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可以包括:文字表达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物理创新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等。对在这些方面只要有值得表扬的地方就适时进行表扬和鼓励,做出及时的反馈,必需牢记老师对学生好的表现给予肯定的微笑胜过十句批评。对评价进行记录并定期与学生本人及其家长进行交流,帮学生总结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增强其自信心,激发巩固其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也要帮其找出美中不足之处,勉励他们改正,使他们做的更好。
3.5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一般来讲,教师的教学能力是随着教学经验的增长而增长的,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年轻教师或者那些经验不足的教师会在教学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劣势,导致课堂教学的效果不理想,而事实上也是如此。而又要在短期内过分强调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会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压力,无疑是拔苗助长。
中学物理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中包括教学技术手段、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水准综合表现出来的美的教学魅力更是青少年学生产生崇拜心理的基础。正是这种教学魅力吸引着学生的注意,从而启发并促进着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方面是一个好教师与生俱来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提高这些方面的素养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这样中间存在的空白期,会在某种意义上影响到一批学生的成长。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实现生活化,物理教师任重道远。教师在平时必需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节,以及这些细节与物理课堂的联系,教学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的情景中发现物理问题,让学生自觉地把物理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中去。而这个也是需要一個积累和教师悉心观察的过程。
综合以上几点看来,通过建立一个“生活化”物理教学资料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余地,弥补那些教学能力不成熟的老师的不足,提高其课堂教学质量。之后又随着年轻教师的成长和教学经验的不断增加,也会得出自己独特教学方式,并将这些通过资料库分享给其他青年教师,这样他们就从原来的参考资料库的使用者,变成向资料库提供个人教学经验的建设者。以这样的模式最后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4 结束语及展望
中学物理“生活化”拉近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 增加了物理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物理, 感受到物理学习的真谛与价值,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就会深深地领悟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 学习物理真的有用。可见中学物理生活化教学在理论上是很有前途的。
而“生活化”物理教学的研究还需要更加深入,课堂内容的设置,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知识巩固方式的改变,改进评价手段,教师的教学能力这五个方面还需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完善,“生活化”物理教学资料库的建立需要初步的尝试。总之,中学物理教学生活化还需要在实践和理论上不断的优化。
参考文献:
[1]何定梁.生活的物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45-65.
[2]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5:234-256.
[3]况平和.让学生从学习重负中解放出来——沙塔洛夫教学法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0:56-76
[4]邢红军.自组织表征理论——一种物理问题解决的新理论[J].课程·教材·教法,2009,(4):32-33.
[5]Zhongzhou Chen, Timothy Stelzer, Gary Gladding. Using multimedia modules to better prepare students for introductory physics lecture [J]. Res. Sci. Teach.EUGENIA ETKINA PHYS. REV.ST PHYS. EDUC. RES.2010,6(0101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