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强素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2015-07-04 19:39焦海燕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大课间校园文化体育

焦海燕

【摘 要】学校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它在学校教育中创造了有活力、富有新鲜感的内容,具有鲜明的现代学校教育特色。新的《义务教育法》从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赋予了“健康”新的概念,学校体育教育更应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单凭体育课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和对人才培养要求的问题,特别是校内的课间活动,每天除了做广播操就是自由活动,使许多学生对此兴趣不高,也没有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课间活动及体育课堂因自身条件限制,学生自觉锻炼的氛围更差,只有进行大课间活动,才能逐步改变这种局面。

【关键词】体育;大课间;增强素质;校园文化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近几年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学校体育活动组织形式。与传统课间操相比,体育大课间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形式活,练习强度大,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用,而且对学生身心健康有着明显的实效。近几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和实施了国家、地方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发出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充分确保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全面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每天必须精心组织和统一安排23——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的基础上开展集体体育活动。学校适时地提出了多项改革举措:首先,从时间上作了保证;其次,在功能上拓宽,由调节智力功能拓展为健身和育人双结合的功能;第三,活动内容形式丰富多彩,除了做规定的广播体操外,还有专人负责教学生学习大型哑铃操,竖笛,少年武术操及各班分组进行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与体育竞赛游戏。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快乐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集体文化生活,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锻炼热情。现就开展大课间活动几年来在我校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的成就和学生自身素养的全面提高上作如下几点分析:

一、促进学校体育文化健康、和谐、向上发展

学校体育文化的内涵是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人们在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即学校的全体师生在体育教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所有精神和物质财富,以及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多种多样的学校特色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健康的校园文化既需要有高雅的学术活动作为支撑骨架,又需要有活泼的体育活动作为丰满的血肉。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接触最为广泛、最有活力、最有创意的一种文化。现今,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学校体育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强了学生的体质,提高了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而且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体现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全面性

大课间活动普遍都带有浓厚的娱乐色彩,这正迎合了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文化需要。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要让学生在愉悦的运动氛围中身心得到锻炼,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创造出来的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与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或其它的文化形成都是不能比拟的,其所表达和传递的信息也是无限的。大课间体育文化是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和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毫无疑问大课间体育活动已经是构成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之一。我们必须更好地把它当做一门课程去认真开发,使其更好地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服务。

1.成为学生展示自我和张扬个性的大舞台

为了展示学生特长,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开展了乒乓球、足球、篮球、田径、校园舞等兴趣小组,让那些有特长的孩子有张扬个性、展示才能的舞台。我们又利用音乐把五花八门的活动组织起来,根据季节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活动项目,同时针对有个性特长的学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秩序井然又充满自由,照顾全体又张扬个性,不仅让学生锻炼了身体,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兴趣,让学生体验到了运动的快乐。

2.增进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人际关系和睦融洽

在大课间活动过程中,发展交往关系的是教师和学生,而这种交往是建立在以尊师爱生的情感为基础,以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交流思想、陶冶情操为中心的前提下。这种情感的交流和沟通,是师生心理关系的一个重要侧面,对调节师生行为、增强教育教学效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营造和形成了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以权威者自居,而是以引导者和共同参与者出现,他们之间的情感在游戏活动的一次次身体碰撞中得到了建立和增强。

3.大课间、大课堂、大开放式的交流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在同学们的一次次呐喊加油声中,在比赛过程中,同学间互相支持、合作愉快;比赛中,学生表现出团结协作、关心集体、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通过自编教学与练习,学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都得到了提高。这种精神也往往迁移到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协调配合意识与能力,增强了情感的体验与表达,增强了学生未来踏入社会的适应能力。

4.有助于学生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吸收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它既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折射学校管理的一面镜子。

文化学习活动是脑力活动,若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就会出现心理和生理上的疲劳,大大降低学习效率,导致学习兴趣下降、记忆力降低等现象。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能让学生从文化学习的课堂走出来,走向快乐体育活动中,使学生暂时忘掉学习的烦恼、焦虑和紧张等心理压力,获得精神愉悦与自由,保持良好情绪,增强学习兴趣,克服学习带来的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学校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它在学校教育中创造了有活力、富有新鲜感的内容,具有鲜明的现代学校教育特色。大课间体育活动与音乐伴奏融为一体,体现了当代学生在操场上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快乐大课间,健康每一天”,大课间活动将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使师生在身心愉悦中学习成长。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建议

学校开展大课间活动已有数年多了,大课间体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在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学生健康水平,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等方面起到了突出的作用,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觉得还有以下方面需要改进:

(1)进一步完善评估奖励机制。要将大课间体育活动规范化、制度化,纳入学校班级评比和量化之中,促进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的提升。

(2)环节之间要流畅,换项之时要连贯。由集中活动到分散活动停顿时间过长,缺少连续性;由跑转操时,有的已入场静止,有的还在跑,应想法尽量同步入场。

(3)整个大课间体育活动要尽量做到指挥音乐化(除非必须喊口令时)。与慢跑相配合的音乐,数量宜少不宜多,节奏要适中。

(4)活动项目缺少特色。从现在情况来看,学校大课间活动主要还是以传统的广播操、韵律操等寥寥几个项目,缺少具有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的体育活动项目,活动项目的单一性制约了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不利于激发學生运动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许勇.浅谈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好处.《中小学教育》[J],2011.4

猜你喜欢
大课间校园文化体育
2016体育年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我们的“体育梦”
解析初中体育大课间的开展策略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