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三磨”,“磨”出来的精彩

2015-07-04 04:25:31袁明珠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5年5期
关键词:贴画随文松树

所谓“一课三磨”就是由多位老师先后执教同一教材内容。上课老师先集体备课,再先后上课,每次公开课后,年级组所有老师围绕公开课展开研讨磨课,在磨课的基础上,下一位老师再上课。先后经历多次“研讨—磨课—上课”的过程,最后呈现出来的课堂会是什么样呢?带着跃跃欲试的期待,我们年级组很快确立了“主题先行,一课三磨”的教研小团队,共三组,每组三人。2014年4月1至3日,连续三天,第一小组的三位成员——孙婷、冯英梅和包括我在内的三位相对年轻的老师尝试第一次的“一课三磨”。

接到任务,我们这三个“勇吃螃蟹”的人,先开了一个小会,确立了上课内容《小松树和大松树》。冯老师说:“这篇课文生动有趣,孩子们肯定喜欢。低年级的课堂就应该富有情趣性。我们应该准备一些头饰、板贴画,调动孩子、吸引孩子。”孙老师说:“我们这次的教研活动要呈现的是提高随文识字的有效性。怎样随文识字,把握好随文识字的时机,做到识字的有效性和趣味性相结合,这才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是的,我觉得不能为了识字而识字,要把图片与文字、识字和读文结合起来,如果能把随文识字与朗读指导结合起来就能更有效了!”我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了,我们每节课都有5分钟的《日有所诵》诵读时间,我们能不能把诵读和这篇课文结合起来呢?”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三个人很快完成了分工,各自领了任务分头忙活去了。

周二冯老师先上,精美的课件、漂亮的板贴画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在冯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读文、识字,快乐而轻松地上完了一节课。最让我难忘的就是借助板贴画识字的环节。导入阶段,老师先介绍:“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两位新朋友,看一看,你认识它们吗?”说完出示大、小松树的贴画贴在黑板上,孩子们惊喜而快乐地回答:“小松树和大松树!”老师及时出示“松”字,带着孩子们读,你能记住“松”字吗?“松是木字旁,右边一个公!”“伸出小手来,跟老师一起写一写这个松字!”短短几分钟的教学,将读图、识字、记忆生字和书写结合在一起,既有效又轻松,看孩子们快乐的表情,就知道他们有多喜欢这样的识字形式了!

课后的研讨,校长第一个肯定了冯老师的课堂:“这节课,板贴画真的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松树、风伯伯的图片多生动啊!看这些图片一贴,孩子们的眼睛都亮了,一个个发言多积极呀!这些图片都是我们的教学资源,要好好保存下来,我们后面上这一课的老师都能借过来用!”

齐为霞老师笑着说:“今天《日有所诵》正好读到《小柳树》这一篇,老师从柳树聊到松树,跟我们这一课自然地衔接上了!不過读《日有所诵》的时间有点长了,后面有点赶!”

周荣清老师说:“这第一课时把整篇课文都读完了,感觉到最后孩子们有点松懈了,可不可以上课文一到三自然段,识一部分字,把识字和指导朗读结合起来呢?”

孙婷老师接话:“我也是这样想的,这样先把课文全过一遍,第二课时又从第一小节教,孩子们的新鲜感没有了,又重复、浪费时间。我明天上课就想上一到三小节,识字的同时指导感情朗读,看看效果怎么样。”

吴凤霞老师也说:“平时我们都是集中识字,今天看冯老师这样上效果确实好,把字放到语言环境里来识、记感觉效果特别好!”

……

首战告捷,我们记录整理了同事们的建议,准备把这些建议和自己的思考放进自己的课堂里,让课堂实践和孩子们的表现来做最后的检验。

周二,孙老师的课堂里挤满了低年级组来听课学习的老师,一贯知性、文雅的孙老师行云流水般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她真正做到了——随文识字与理解课文、感情朗读相结合,而且结合得那么自然,那么流畅。孩子们变成了一棵棵小松树,他们骄傲地读着、喊着、笑着,融入了课堂、融入了故事。听课老师们时而“刷刷”做着笔记,时而看着孩子们发出欣慰的笑容,我更是用心看着、记着、想着,把我要学习的地方,都记到心里……

课后,老师们憋了一节课的话终于有机会说出口了——

梅芳老师:“随文识字原来是这样识的哦,确实比集中识字有趣多了,看小朋友们一个个学得多带劲啊!”

刘敏老师说:“真的哦,看着你的学生,感觉他们真幸福哦,听着小音乐,读课文、读字卡,一个走神的都没有!”

陶月琴老师说:“第二小节的语气词教得特别好,‘喂正好是个生字,老师领读之后让学生做做动作,想想小松树是怎么说这个字的,把感情朗读和识字结合起来了,读完句子,这个‘喂肯定记得牢牢的!”

……

最后校长总结发言,肯定了我们活动的成功,也指出了不足之处,最后反复叮嘱我一定要预留足够的写字时间,还教我用好“爷”的古文字。听了诸多意见,我心想:平时我就喜欢让孩子们创编字谜识字、儿歌识字,明天我要在我的课堂好好展示一下,在两位老师成功教学的基础上,我有信心把这节课上得精彩!

周四,我们的年级组活动变成了校级活动,许慧老师跟我商量能不能把这节课变成校级公开课的时候,我一口答应了,既然我已经做好了准备,为什么不给我们班孩子一次展示的机会呢?

周四上午,孩子们和我在激活讲堂共同完成了《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的教学。精彩的教学设计抓牢了孩子们的心,他们一个个小眼睛放着光,小手争先恐后地举起,课文对话的朗读更是一个比一个精彩。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课堂导入环节,我让孩子们想想怎么记住“松”,一个孩子脱口而出“公园里有一棵树!”我楞了一秒才夸奖他,原来他是用创编字谜的方式在记忆“松”字哪!教学“回”的笔顺的时候,我故意问孩子们:“为什么要写完小口才给大口封上最后一横呢?”一个孩子高高举手,他的回答是:“打个比方吧,要是有一个大盒子和一个小盒子,如果先把大盒子盖上小盒子就放不进去了!”听了他的回答,我禁不住为他喝彩,在孩子们的眼睛里,汉字不仅是文字,还是图画、是他们的玩具……在此基础上,我教给孩子们一首儿歌:“大口大口开开门,请让小口先进门,进来以后关大门。”孩子们念着儿歌,伸出手指跟我一起写字,那一刻,相信孩子们和我一样,都有一份快乐和满足……

中午放学的时候,我站在等候区跟孩子们挥手再见,谢彤老师跑过来,亲切地拍着我的肩膀,面带微笑,眼神充满赞赏地对我说:“今天课上得多好哦!”我半是喜悦半是害羞:“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啊,我在冯老师、孙老师的后面上课,是站在她们的肩膀上上课呢!”

那天下午,激活讲堂里,全校的语文老师们聚在一起,共同研讨我们这新学期新的教研形式——“一课三磨”,我们三位上课老师还被请上台,说出了自己最真实的感想。

冯英梅:“在把教案落实到课堂中的时候,我们发现板贴画特别受欢迎。借助它,学生不仅生字记得牢,同时认识事物,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让黑板丰富起来,牢牢吸引学生的目光。”

孙婷:“这次一课三“磨”,我作为一“磨”执教者,不仅自己收获满满,我们小团队成员们也有切身的体验与提升,对我们组内的同伴们也是一次精力的考验与业务水平的促进。我想,这次暴风骤雨似的教研活动深深地震撼了我,不知我的同伴们是否有同感?”

袁明珠:“在前面两位老师随文识字的教学基础上,我的课堂着重体现识字教学的趣味性。采用了图画识字、古文字识字、情境识字、字谜识字、儿歌识字、游戏识字等多种方法。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识字教学,生动、有效。”

没想到,我们的教学得到了全校语文老师们热情的赞扬和鼓励。

陈海宁老师:“第一,教学理念全面落实,融会贯通教学环节设计紧凑,独具匠心。这节课,把《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一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落实到位,始终把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

第二,识字、写字教学有趣扎实从开头的导入课文,朗读课文,随文识字,片段理解,指导写字等每个纵向的教学流程。设计的很紧凑,过度语衔接自然和谐,没有生硬的感觉,始终能够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最好的状态来学习新内容。

第三,本课的生字很多,如果方法单一,那么孩子将失去兴趣。今天的这节课上,总结一下,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一共用了十二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认识记忆生字。”

王蕾老师:“课堂上老师识字教学充满趣味,蕴含智慧。写字的时间还应更充分些,老师少说点,多示范,多让学生练习。不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都要给予学生充足练习写字的时间。随文识字要与集中识字有效整合,根据需要灵活使用,提高随文识字的有效性。”

蒋崇勇老师:“今天的这节课,应该说是一节家常课,因为袁老师没有进行试上,到班级直接上,但是这节课达到了很高的水准。能够达到这样的一个水平,应该说要感谢这次教研活动的形式——一课三磨,在前面两次公开课的基础上,她带着自己的思考和创造,呈现出这样精彩的课例。我觉得如果说还有改进的地方,那就是在語言积累这一块还略有欠缺和不足。”

活动结束了,然而初尝成功喜悦的我们心情还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经历了“集体备课、上课、磨课”——“再上课、再磨课”——“三上课、三磨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对于上课的老师来说既是一次历练,也是一种成长,每一次的思考和改进都是我们最好的收获。“一课三磨”,磨出来的是不一样的精彩!

猜你喜欢
贴画随文松树
松树郁郁 松树苍苍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8
让随文练笔回归语言本位
随文仿写:由读到写的有效迁移
随文练写,汇滴成河
布贴画欣赏
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
一起做贴画吧
可爱布贴画
童话世界(2018年20期)2018-08-06 08:57:40
松树
松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