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德利夫人的面具

2015-07-04 02:33朱美珍
校园英语·下旬 2015年5期

朱美珍

【摘要】英国女作家玛丽·伊丽莎白·布雷登(1835-1915)是一名杰出的惊悚小说家。她的代表作《奥德利夫人的秘密》(1962)讲述了一个为了努力过上更好的物质生活,不惜犯有重婚罪而成为上层社会一员的美丽女子,后来为了掩饰其过去而意图杀人纵火,并想方设法逃脱罪名,最终被驱逐出本不属于她的庄园的故事。本文结合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原型理论之一——人格面具理论,通过分析奥德利夫人的行为,系统剖析奥德利夫人的心理,以揭示其真实面目及其最终毁灭的真正原因。

【关键词】奥德利夫人 人格面具 毁灭

一、人格面具简介

荣格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及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他在《集体无意识的原型》中指出:“原型这个词就是柏拉图哲学中的形式”指的是在集体无意识中的一种先天倾向,在心理测验起到一种先在决定作用,是所有心理反应都具有的普遍一致的先验形式,它使个体在潜意识中能够按照其原本祖先面临类似情境所运用的行动方式去解决。荣格所指的“人格面具”原本的含义就是指古代演员戴在头上,以表明他所扮演角色的那种面具。人格面具是一个人在公开场合展现出来的人格方面,是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相联系的部分,用荣格本人的话来解释人格面具就是“人们据以来和世界进行交流的适应体系及方式体系”。 榮格认为:“人格最外层的人格面具掩盖了真我,使人格成为一种假象,按着别人的期望行事,故同他的真正人格并不一致。

人格面具处于人格的表层,它是一个人在公开场合展现的人格特征,其目的是给人一个好印象,以便得到社会的认可。《奥德利夫人的秘密》中的奥德利夫人是个表面看起来美丽漂亮,谈吐举止大方的维多利亚时期标准的“天使”——“她不论上哪去,似乎总是随身带去欢乐和生气。在穷人的茅屋里,她白净的脸容光焕发,像一道阳光”。看奥德利夫人走到哪里都那么的受欢迎,可是事实上,这真的是她吗?还是这只是她其中的一个面具。因为父权制社会的限定,女性一直处于不利地位。社会职业不接受她们,只能选择做家庭主妇;家族财产没有她们的份,因为要留给男性继承人;甚至连法律都不保护她们的合法权益,出于这样的境地,她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男性身上,有一位好父亲,或者有一个体面富裕又有地位的丈夫。这些可爱的“家中天使”们,不管是在社会还是在家庭中,一直处于从属地位。所以人们眼中的奥德利夫人是这样温文尔雅,完全符合当时社会的“安琪儿”形象。

二、奥德利夫人的故事和面具

当一个人的人格面具足够恰当时,一方面可以确立其面对外界时的形象,另一方面也可以掩盖其个体真正的本质。在奥德利夫人努力地往上层社会爬,努力地让人喜欢,努力地博取奥德利爵士的欢心时,她表现的是多么得体,这也验证了人格面具是为了某种特殊的目的而进行的心理建构和社会建构。露西的丈夫是一个上流社会的富家子弟,但是他的家族并不承认他们这段婚姻,在他们度蜜月归来后便断了他们的经济来源,于是他决定到澳大利亚金矿碰运气。露西觉得自己被遗弃了,于是她把孩子送到父亲那里,并和一个得了肺痨的女子互换身份,伪造自己死亡的假象。开始新的生活后,露西用假名字成了一位家庭教师。后来,年迈的迈克尔·奥德利爵士被露西的美貌吸引,便向她求婚,而露西为了过上稳定的无忧无虑的生活答应了迈克尔爵士的求婚。但是天公不作美,她的第一任丈夫回来并发现了她的秘密后,露西为了保住这得来不易的生活,将他推进井里,又因此不断犯下很多罪行。而真相慢慢被揭开后,我们也摘下了奥德利夫人所有的面具。

第一个面具,作为她母亲的女儿,从母体中继承了疯狂的基因。当她第一次去疯人院探望她的母亲时,就说自己明白了她能从她母亲那里得到的唯一遗产必定是疯狂。正是这种从儿时的记忆里便根深蒂固的疯狂的因子,让她在过上富裕的幸福生活后,会不惜一切代价,维护自己得到的一切。荣格称之为由个人无意识造成的“阴影面”,“这是一些野蛮的欲望,与社会常理,与我们的理想、个性不相容的情绪和激动,各种使我们感到羞耻,而我们宁愿否认存在我们身上的东西”,它很难通过常规教育方式来改变,它“就是自然的人,就是本能的人”这就是奥德利夫人摘下面具,内心深处的自己,一个注定会发疯的自己。

第二个面具,作为她父亲——一个没有出息的退伍军人——的女儿,海伦·马尔东。从父亲那儿他继承了贫穷,屈辱与卑琐。

第三个面具,作为阔少乔治·托尔博伊斯的妻子海伦·托尔博伊斯。海伦原是嫁给富绅子弟乔治·托尔博伊斯的,可乔治古板的父亲不赞成这门亲事,断了对他经济上的支持。夫妇俩去欧洲作豪华旅游回来,就落入了贫困的境地。孩子刚出生,夫妻已经吵架频繁,海伦更是怨恨。一天深夜,乔治匆匆留下个条子便到澳大利亚掘金去了。

第四个面具,作为路西·格雷厄姆,一家女子住宿学校的义务教师。以学校为跳板,他又成为奥德利庄园附近的道森大夫家的家庭教师。

第五个面具,她接受了迈克尔·奥德利爵士的求婚,成为奥德利夫人。事实上,她算不上是奥德利夫人,因为她嫁给爵士是犯了重婚罪。当他最终不得不在疯人院过完余生的时候,在父权制社会里,做个“家中的天使”是女性最大的美德,她们的价值也完全体现在家庭中。一旦她们超越规定的范围,就会遭到谴责和嘲笑,甚至被认为是疯子。

总之,所以当真正揭开奥德利夫人的面具后,我们所能看到的无非就是父权制社会里一个柔弱的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女子。只不过,她没有按照约定俗成的父权制主宰下人们的既定想法去实践。

参考文献:

[1]朱虹.疯狂的女性和女性的疯狂[J].名作欣赏,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