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莎 杜鹃
【摘要】19世纪波兰浪漫主义音乐家肖邦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其中《波洛奈兹舞曲》是最能体现肖邦的性格、价值观,以及肖邦极其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的钢琴创作体裁。本文将重点对七十一号作品第一首的曲式结构、和声色彩、装饰音特点加以剖析,同时探究和分析其演奏技术与风格特点。
【关键词】肖邦;《波洛奈兹》;创作;演奏;风格
引言
(一)概述
“波罗乃兹舞曲”是歐洲语言的汉译名称,原名根据国家而异。波兰语:Polonez、Chodzony、法语和英语:Polonaise、意大利语:Polacca。由于翻译的差别,也有将其译为“波洛涅兹舞曲”的名称,同时又称“波兰舞曲”。
《波洛乃兹舞曲》是一种古老而极具民族色彩的艺术形式,是最能代表波兰精神的舞曲。有记载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1000年左右。[1]其历史渊源,因此关于起源有两种说法:其一认为,该种舞曲源于波兰民间家庭舞会,用于表达人们的欢乐和庄严情感的记录。大约16世纪后半叶发展到宫廷,相传最初主要用于典礼和仪式,后来转为政治性舞会所用。历史上的波兰民族是一个骁勇善战、崇尚武力的民族,因此关于《波罗奈兹》起源的另一个说法认为:该种舞曲源于武士凯旋的舞蹈,这种舞蹈以展现男子盛装俊雅,英明神武、气宇轩昂却又泰而不骄的谦逊精神著称,其本质是显示男性美。而后被皇宫贵族吸收,并逐渐成为宫廷舞蹈。关于该舞曲的两种起源,笔者认为非记载不能考究。但共性均指向该种舞曲由民间传入宫廷,且为多舞于男子。
(二)肖邦的《波洛奈兹》
肖邦创作的《波洛奈兹舞曲》共十七首,创作风格与共性以李斯特总结的最为精辟,李斯特强调:“肖邦具有英雄气概的音乐”。[2]总体而言,肖邦该体裁音乐曲式结构、调式调性丰富,转调手法有其新颖独到之处。并且肖邦该题材的作品都表现出一定的民族性。就其表现风格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表现意气风发、精力充沛,充满潮气、明媚阳光的明朗风格。一类则是表现悲壮低沉、富于诗意的哀伤情绪风格。另一类是气势磅礴、充满刚毅的抗争精神风格。
本篇分析的作品《d小调波罗乃兹》是作品号为71的三首《波兰舞曲》中的第一首。其编号是肖邦逝世后由丰特纳整理出版的。[3]这首曲目创作于1825年,当时的肖邦只有15岁。创作时,肖邦采用在复三部曲式前加入前奏、连接,使用平稳的和声进行等方式,以传统与求新相结合的创作手法,描述波兰人民的生活,表现了波兰人民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民族风格。本曲也带有一些抒情性成分,显示了肖邦忧郁的一面。
再现部与首部完全一致
图1
一、《波洛奈兹》Op71第1首的曲式结构、和声、装饰音、术语标记的分析
(一)曲式结构分析
Op71第一首是一部以d小调为主调的有无变化再现的复三部曲式,各个部分在开始之前分别引入前奏和间奏。该曲复三部结构的基本形式为A-B-A,以图1是曲式结构分析图:
由图1曲式结构分析图可以看出,少年的肖邦在曲式方面较为严格地遵循曲式结构规律,并且能够纯熟地使用曲式结构规律。本首作品中,亮点在于复三中部新主调和新动机的引入。中部的首段调式从首部的d小调先转向同主音大调─D大调,而后在复三中部中段又转向D大调的关系小调─b小调。如果说首部呈现的是阴柔美,那么中部则同时具有刚毅之美和阴柔美,但这两种美都呈现出了“朝气蓬勃、生意盎然”之动力感。
(二)和声分析
上面我们分析出肖邦在本首作品中的转调比较频繁。但其各个调式下的和声连接却比较中规中矩。肖邦以I级稳稳的开篇,虽然有半终止,但各段的终结均又平稳地回归主音和弦,给人以稳定感。乐曲中以I-V级的连接较多,基本按照大小调音级连接的规则创作,且多用正三和弦的连接,偶尔也出现副三和弦。这或许暗示了少年时的肖邦着眼于调式调性的安排多于和声的安排。和弦在排列上经常以转位形式出现,并且多用共同音保持的和声连接法。给人以衔接自然、统一稳定的感觉。
肖邦和声的新颖之处体现在复三中部的开篇:此处肖邦以六组完全相同的主音倒置弱拍的形式改变和弦排列,并非为了呈现如同我国古琴作品《酒狂》[4]所表达的憨态可掬的形象,而是透露着诗人肖邦淡淡的忧伤。这种忧伤并非乐极生悲、喜极而泣,而是肖邦深刻爱国情操的体现。是一位少年作曲家在创作中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少年般的天真的体现,同时也体现了肖邦在创作中求新求变的意识。上方旋律声部时而宽、时而窄,时而柔和、时而铿锵,时而时而精灵顽皮、时而乖巧温顺。仿佛把优美生动的舞蹈动作全部展现在我们眼前。伴奏织体以跨度较远的音程进行、根音与和弦的交替出现较多,形成出时而近、时而远的画面,描绘出时而泰然自若、时而焦虑不安的人物形象。
(三)节奏分析
本首作品当中,处处可见肖邦音乐的民族性,以节奏的表现尤为突出。我们知道传统的《波洛奈兹舞曲》的节奏是:“X X X XX XX”这在肖邦作品中也有体现,以下罗列肖邦本作品节奏中与传统相一致的图片:
传统
肖邦《op71 No.1》
由图片我们可以看到,肖邦作品中确实有体现传统《波洛奈兹舞曲》的成分。但同时肖邦并非一味循规守旧,他在节奏的突破在于把节奏型为“X XX”的音符︵3︵用相等时值的六连音代替,同时将节奏型为“XX XX”的改变为X X X XX ,还将倒置传统节奏型与三连音的加入同时使用。本首中常常出现出其不意的休止符,将原本平淡的节奏进行划分出跌宕、耐人寻味的感觉。
(四)术语标记分析
本首作品中出现最多的是表示“逐渐地”的术语标记,如:①首部中段的开头,当同一小节先后出现“p”和“sf”时,除中间加入表示逐渐渐强的符号外,还加入了“poco”表示小节之间的“稍稍”渐强。②“dim”表示渐弱。③“rit”表示渐慢。④“cresc”表示渐强。⑤“delicatamente”表示细致地。⑥“sempre”表示“一直地”。⑦“sempre legato”表示“一直连结住的”。⑧“legatissimo”表示“十分连结的”等。这些细致入微的标记体现了肖邦的细腻与诗意,以及他对音乐追求无限精确的谨慎态度。弹奏时,肖邦要求无比精确地体现其创作意图,因此所有标记几乎都可以看出肖邦对微妙情绪的把握。
二、钢琴演奏技术分析
(一)装饰音
本篇出现的装饰音主要是:倚音和颤音。
1.倚音
本篇的倚音并非常见的长倚音,肖邦使用大量的短倚音,在短倚音的使用时,作者推陈出新地将倚音八度倚音、和声音程倚音、级进旋律音程倚音。弹奏时应注意短倚音不带有强声,其音量强度不是绝对的弱,而是相对于所装饰的音的音量较弱。同时,其时值也较为短暂。
2.颤音
本篇颤音用tr表示,且均出现在若拍弱位。颤音是由主要音和它上方助音快速而均匀地交替而形成。弹奏时应注意颤音的均匀性,不宜变速,并且交替完应回归到主要音,而非留在助音上。主要锻炼手指的灵活性。
(二)和声音程、和弦的连接
和声音程连接是本首作品中出现的弹奏技术难度最大的技术要领。如图:
和声音程弹奏时,首先要注意的是纵向音程整齐的问题,切记不可将和声音程弹奏成旋律音程。在横向连接时要注意保持各音程的清晰,并且在连线部分要做到连贯。本首作品在弹奏音程、和弦连接时还应注意有意识地突出上方旋律声部。
(三)分句
从谱子我们可以看到,肖邦在创作本曲目时,大量使用连线。除共同音保持的连线外,几乎所有连线都用于分句断句、连贯、呼吸的作用。在弹奏和训练时,要切实做好分句,首先要搞清楚各连线的目的。弹奏时连线部位不可断开。要做到连贯,就要掌握好要领。“连贯”的主要特点是使所弹音的音响效果是完全连接的。为了强调连接,上面我们还分析到肖邦运用术语标记。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要领,即:弹奏时,每弹完一个音后,手指保留在琴键上,知道下一个音的弹奏动作发生时才松开前一个。以此方法弹完连线内所有的音符,然后抬手、“换气”。这样,就可以做到句与句的分别。同时,可以按情绪加入力度变化,使音乐分句更有层次感。
(四)踏板的使用
从乐谱我们可以看到,本首作品除引子和少数乐句没有踏板外,作者肖邦在频繁地更换踏板。有关这一特点,玛蒙特曾这样评论肖邦:“在他之前没有一个钢琴家在交替地或同时使用踏板时,有如此的机智和能力”[5]。肖邦用“Red”标记需要踩下的踏板,用“﹡”表示松开踏板。演奏时,要严格按照肖邦的标记。踩踏板时需要注意的是:着力点在大脚趾或大脚趾根的位置。但不要只用大脚趾尖,更不要用半个以上的脚掌,前者不利于踏板的充分使用,后者不利于灵活地踩踏板。判断踩踏板的好坏是声音。在本作品猜踏板时,一定不可以出现带有嗡鸣感、浑浊感和尖锐感音响效果的声音。踏板出现较频繁的地方可以视音乐形象来选定踩踏板的种类。比如:半踏板的使用在音乐表现朦胧飘渺、梦幻迷离的场景,如类同第5-8小节、18-34小节、38-39小节等。
三、风格特点
这首《波洛奈兹舞曲》是肖邦少年时期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属于早期作品。音乐反映和表现了肖邦天真、英武、果敢的性格,描绘了他欢乐之后带有丝丝忧伤郁闷的心情。全曲融壮志凌云、柔情似水的人物形象为一体;聚虚幻縹缈、比肩而立的视野场景于目下。细腻优美的旋律充满了诗意,弹奏的时候要着眼于精致和细腻。同时,乐谱中各个声部要弹的清晰分明,富有层次。
四、小结
钢琴创作几乎贯穿了肖邦的一生,他纯熟的曲式创作、和声创作、高超的钢琴技术在本首曲目中表现的淋漓尽致。目前,本首作品已收录至江苏省钢琴考级教材当中,由此可见本曲是一首具有代表性、典范性的《波洛奈兹舞曲》。演奏时要把握好曲目的风格特点、掌握好弹奏要领,同时适当加入音乐表演可更好地帮助听众欣赏该曲目。
参考文献
[1]王卉.肖邦钢琴曲波兰舞曲[英雄]的民族特色析读[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1).
[2](法)贝尔纳·加沃蒂著,张雪译.肖邦传[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360.
[3]肖邦.波罗乃兹舞曲原作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4]《酒狂》我国汉族古琴曲,晋代阮籍作.
[5](美)约瑟夫·班诺维茨著,朱雅芬译.钢琴踏板法指导[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