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坤 马文旭
摘要:分析新生儿因缺氧缺血性脑病而导致周身各器官功能不全症状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1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液灌注改变的病因及脏器功能不全症的防治措施。结论 患儿大多数窒息缺氧后心肌损害、肾脏损害的病变可以逆转,应予以积极治疗,治疗以加强心功能,调节血管舒缩功能,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防止心肌、肾脏损害继续恶化。改善心功能,维持周身和各脏器有足够的血液灌注,使机体内环境趋于稳定,恢复周身各脏器正常功能,减轻或消除神经症状,保证生命重要器官的给氧,维持周身各器官的良好灌注,为下一步的治疗奠定基础。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液灌注;周身器官
0引言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由于缺氧缺血所致病理生理变化,可引起体内各脏器血液灌注的改变,而产生各脏器功能不全的症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治疗应针对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的主要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切断病理生理过程,防止细胞损伤加重,从而避免神经细胞死亡,达到减少和防止后遗症发生的目的。下面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致脏器功能不全症的防治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儿科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住院患儿16例,男7例,女9例。其中轻度患儿9例,中度4例,重度3例。11例pH<7.30,5例pH<7.20。
1.2 方法
1.2.1一般治疗 包括保暖、吸氧、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生后2~天内应适当限制液体入量,静脉输液时精确控制输液速度,入液量60ml/(kg·d),速度控在4ml/(kg·h)以内;无尿时,液体要减少至每天40ml/kg。由于窒息儿多有抗利尿激素分泌增高和肾功能损害,尿量常偏少,生后第一天可试用速尿l mg/kg静注,4~6小时重复使用。如尿少伴颅内压增高,可加用地塞米松(0.5mg/kg)或甘露醇(0.25~O.5g/kg)静注。
1.2.2血管活性药物 抢救重症患儿的关键是增加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提高动脉压,以保证周身各器官有充分的血流灌注。最常用的血管活性药是多巴胺,能选择性地兴奋β1,受体,促使心脏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有明显正性肌力作用,使动脉压升高。常用剂量是2.5~5.O?g/(kg·min),若用多巴胺后心率仍较慢或升压作用不明显,可加用多巴酚丁胺,剂量为多巴胺的1/2,两药同时静脉滴注。此类患儿心脏储备力很差,用洋地黄类药物效果不明显,反而易出现毒性作用,必须慎重。一般情况用多巴胺和速尿便可对心力衰竭产生较好疗效[1]。
1.2.3 1-6-二磷酸果糖(FDP) 严重缺氧时,无氧酵解耗尽心肌糖原储备,代偿能力明显降低,加上心肌细胞内H+浓度增高,抑制ATP产生,心肌收缩无力,心搏出量降低,产生循环功能不良。FDP能从细胞分子水平改善心肌细胞代谢,增加能量,提高泵的舒缩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使心排出量增加。剂量为每次250mg/kg,一日2~3次,连用2~3天,有效率达90%左右。
2结果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会导致心脏、脑组织、肾脏等血液灌注的改变,从而出现各脏器功能不全症。
经过出生后3天的治疗,15患儿的神经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第4--5天病情开始好转。1例患儿无效。总有效率为93.75%。
3 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在生后即刻或不久(数小时内)便可出现神经症状,由于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即使有严重的缺氧缺血性脑损害,临床神经症状可表现较轻或出现较晚,12小时左右逐渐加重。在第一个24小时内,窒息缺氧所致内环境紊乱和周身各脏器功能损害引起的症状表现明显,若不及时处理,可使神经细胞代谢障碍难以恢复,脑损害继续加重。必须争取在生后l2小时内,最长不超过24小时,使达到良好的通气换气功能,维持血气和酸碱度在正常范围;改善心功能,维持周身和各脏器有足够的血液灌注,使心率、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圍;应用静脉营养维持血糖在正常高值。这就是三项支持疗法,做好这三项,机体便可获得充分的氧供应和能量供应,脑组织可得到足够的血液灌注,在此基础上各种药物和(或)治疗方法才得以发挥作用,神经细胞能量代谢障碍逐渐减轻[2],缺氧缺血性脑损害的病理生理过程被阻断,脑部病变便可逐渐恢复。
12小时后,脑损伤的神经症状逐渐加重或更明显,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此时可见意识障碍加重,逐渐出现昏睡或昏迷,惊厥大多在此时出现,颅压增高变得明显,部分患儿在24小时左右出现脑干症状。这些神经症状表明脑部病变严重,若不及时处理,又可加重脑损害。因此必须在2~3天内使神经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否则就不可能在第四五天病情开始好转。
首先要保证机体内环境稳定和各脏器功能的正常运转,其次是对症处理和恢复神经细胞的能量代谢,以及促使受损伤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重度窒息婴儿复苏后,常伴有通气、换气功能不良,血液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周身各脏器功能损害,除缺氧缺血性脑损害外,肺、心、肾、胃肠道损害也较常见[3]。有时损害可较严重,影响脑组织充分的血液灌注和能量供应。使缺氧缺血性脑损害在生后继续加重,神经细胞的能量代谢障碍难以恢复,氧自由基损害,钙离子内流和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等病理生理过程得以迅速进展,加重了神经细胞损害。
因此,应予以缺氧缺血性脑病致周身脏器功能不全症积极治疗,改善心功能,维持周身和各脏器有足够的血液灌注,使机体内环境趋于稳定,恢复周身各脏器正常功能,减轻或消除神经症状,保证生命重要器官的给氧,维持周身各器官的良好灌注,为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三步疗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患儿顺利进入下一步的治疗。
参考文献
[1]陈俊芬,刘玉婵 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与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疗效对比 [J].中国实用医刊 ,2014,16: 79-80.
[2]王宝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0例临床分析 [J].中外健康文摘 ,2014,14:181-181,182.
[3]母得志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治疗 [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4,10(01)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