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土
“实至名归”,指“作出实际的成绩,就会获得应有的名誉”。(《中国成语大辞典》)可奇怪的是,报刊上却常常误为“名至实归”, 某报社评为一等奖的一篇评论,其标题就有“名至实归”,照字面理解,也就是“获得了名誉,就会有相应的成绩随后跟上”。这显然是荒谬的。
为什么犯这个错误呢?这背后想必有某种特定的原由,人绝不会无缘无故去犯错的。
莫非现实生活中常见先有名誉、后补实际成绩的事例,所以,以事实为依据进行报道的媒体在不知不觉间将“实至名归”错成了“名至实归”?且让我们看看身边的情况吧。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副主席多达64人,头上戴上“主席”的桂冠,离大师也就不远了,身价自然而然就上去了;鲁迅文学奖,第一届获奖者多达70人(其中短篇小说6人,中篇小说10人,报告文学15人,诗歌8人,散文杂文6人,散文10人,杂文5人,理论评论5人,文学翻译5人);最权威的茅盾文学奖,每届的获奖者也从3位到6位不等。这些桂冠、奖项譬如龙门,人一旦顶冠、获奖,就像是鲤鱼跃龙门,其身价立刻非同一般。至于他们是否实至名归,暂且不论,然于获奖者而言,有了“名”,那“实”自然而然也就会紧紧跟上的。许是正因如此,一些人就耐不住老老实实地等着“实至”然后“名归”,而是聪明地把这两者颠倒一下,千方百计去争那“名”,于是,行贿的、送红包的丑闻就不时地爆出。比如媒体曾爆出陕西省作协副主席阎安给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行贿从而获取鲁迅文学奖的事。有趣的是,高致阎的退礼信上这样写道:“阎安诗友:祝贺名至实归,终于获奖(指鲁迅文学奖)……”看来高副主席也深谙“名至实归”的道理,否则,以其在作协的地位之高,是不会不知道“实至名归”这个成语的。
书法家协会、作家协会内如此,其他领域的情况恐怕也好不到哪儿去,于是,“大师”头衔满天飞。国人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可局外人却看得是触目惊心啊。余英时先生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说:“明朝末年官封得太多,‘都督多似狗,职方满街走。现在的大师太多了,就是通货膨胀,贬值了。什么都是大师,就没有意义了。人人都是大师,那谁是小师呢?”他忠告人们“千万不要迷信什么学者大师之类”。余先生是老老实实做学问的人,做学问求实,不重名。但假如他效力于国内的高校或研究机构,是否还能作如是想?因为当大师满街走,牛皮吹得一个比一个大时,你这个老老实实的小气球就太也不起眼了,谁又会关注到你呢?项目项目争取不到,资金资金你弄不来,那还不得饿死吗?所以,各路神圣大显身手,先将大师的桂冠弄到手,往头上一戴,然后,再将一个又一个的草包紧着慢着往这个大气球里塞,直到把其撑满,从外表看,那的確是又高又大、威风凛凛的大气球。至于里面究竟装了些什么货色,大家都是明白人,谁闲得没事做恶人,非要捅破这层窗户纸呢?
一些人将“实至名归”错为“名至实归”,看似只是无意间把“实”与“名”倒了个位置,其背后则是一种“有意识”在作祟,反映了价值观上的绝然巨差——求实,抑或求利。“实至名归”,“实”主“名”辅,而“名至实归”,“实”则沦为了“名”下之“利”,反映出的恰是一些人为求名利而不择手段的堕落行径。
言为心声。汲汲于“名至实归”者,其心内充斥的也非是“名”,而是“利”矣。子曰:“小人喻于利。”
【童 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