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文质”的辩证关系

2015-07-04 20:29白雪
大观 2015年9期
关键词:文质赵孟頫书家

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这段话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文质思想。孔子认为“文”与“质”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关系,文采和形质同等重要。这种文质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运用与实践,在文艺领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然自文质观产生以来,在中国文论及艺术领域当中就一直有着孰轻孰重的争鸣,书法艺术中的“文质之辩”亦是如此。

虽说是老话旧论,笔者认为尚有重述的空间,故将文质关系整理如下,一点拙识,望方家斧正。

一、质是文的必要前提

唐代张怀瓘《六体书论》言:“古质今文,世贱质而贵文,文则易俗,合于情。深识者必考之古,乃先其质而后文也。”“质”崇尚风骨,“文”乃姿态之意。张怀瓘的观点是很明确的,先质后文,这是一种类似于“出水芙蓉”的自然之美,注重书家们意趣的抒发和情感的流露。如冠以“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是颜真卿深痛悼念舍生取义、战死沙场的侄兒颜季明的祭文草稿,故黄庭坚《山谷题跋》说:“鲁公《祭侄季明文稿》文章字法皆能动人。”这是其感情的自然流露,更是书法技法的自然流露,完全不加修饰。这种境遇和向皇帝上奏折时的那种诚惶诚恐的心情是完全不一样的。通篇随着感情的起伏不断节奏忽缓忽疾,体现在纸上便是形态的倾侧变化及格局的疏密交织,这不啻是最有说服力的“先质后文”的典范。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从中国的哲学思想及特殊的民族地域模式来看,“大象无形”、“大味必淡”等一系列众所周知的命题也影响着文质之争。王羲之的《兰亭序》满篇皆是飘逸清新之笔,是书者处于祥和安逸的愉悦之境,绝非故作安排和设计,这正是“淡”的表现。再如众多不知书家的篆隶碑刻,尚有“天然去雕饰”的天真朴茂,欣赏者们亦能拿捏出作品中沉重的分量,体现对“质”的追慕与赏识。

从当代角度观之,人类文明程度越深,人的本性失真将越多。《陈方既论书法》中提出:“当书法成为迎合世俗趣味,图取虚名的手段而没有天真自然的情意流露,会引起人们审美心理的逆反。这时,人们宁要自然的拙朴粗疏,也不要刻意安排的研媚奇巧。”因此,“先质后文”乃时代的必然产物,是书法美学中不可或缺的传统欣赏观念。

由此而知,先质后文的说法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是书家追求创作风格的基本要求。只有在质的基础上才会有文的形态,书法欣赏的价值观方可得到体现。

二、文是质的外部条件

先质后文的观点毋庸置疑,但“文”作为艺术审美表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与“质”对等的审美类型,是需要书家关注和提出见解的。清代梁巘《评书帖》中提出:“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他也曾评价:“元明厌宋之放轶,尚慕晋轨,然世代既降,风骨少弱。”元明尚态,“态”乃姿态、意态,即指书法的结构造型,这是重“文”的集中反映,它的集大成者首指赵孟頫。朱彝尊《曝书亭画跋·鲜于伯机草书千字文跋》所言:“元自赵子昂书法盛行,一时相率习妍媚之体。”赵孟頫倡导崇尚二王的晋韵之风,掀起文雅之态的复古潮流。他的贡献不容小觑,楷书独创一体,与唐代颜、欧、柳齐名,世称“楷书四家”。若从客观角度观之,赵孟頫的姿媚书风影响了整个元朝,甚至延伸到了明、清两代。明朝中晚期,文征明、祝枝山、董其昌等众书家为了“一洗姿媚甜俗之态”,试图摆脱赵书的牢笼,各自所成一法,其实未然。就如金学智先生《中国书法美学》所说“赵孟頫—文征明—董其昌,这是元明尚态的一条历史线索,他们的书法都上追晋唐,力求雅韵,然而又都圆媚,姿致横生,带有不同程度的时俗特色。”刻意追求姿态跃出的“文”,将会削减风骨神采的“质”,一味强化视觉丰富的外在形式,便会造成元明书法收效甚微、平庸无奇的局面。直至明末清初,傅山高执崇尚古朴,力倡真率的旗帜,提出“宁丑毋媚”的口号,对赵、董书风严厉痛斥,力挽“临池既倒之狂澜”。傅山的主张与强调质重于文的观点是相通的,这种“真性之拙”与赵、董的“妍润劲秀”的审美感受泾渭分明。

因此,文仅作为质的外部条件,无法单方面决定质的流露和体现。倘若“重文轻质”便会造成诸如元代书家难以越过赵、董之藩篱的局面。

三、文与质相得益彰

当然,“质文代变”,书法欣赏万不可从单方偏见去衡量作品的艺术价值。每个书家风格特色的形成,都与他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道家的“返璞归真”,儒家的“中庸”思想,反映在书法上即“文质彬彬”,只有文质既矛盾又统一的存在,风骨与形态相结合,才能将书家的技法、情感发挥得淋漓尽致。纵观当今书坛,如此起彼伏的流行书风,我们既可以认为是现代高节奏社会形态的思潮影响所致,也可认为是书家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不过,不是每一个敢于尝试的跟风者都是艺术思想的先驱者,这暴露的问题归根结底亦是文质程度的把握问题,正如沈鹏先生所说:“‘专业化淡化了书法文化,书法从广阔的文化领域退到了书法‘自身,追求外在的形式感与点画的视觉刺激,减弱了耐看性与文化底蕴。原有的词翰之美消减了,文人气息弱化了,书写中的‘刻意、‘蓄意多于‘无意、‘随意。若干优秀之作,可以称作机智与灵巧,却达不到古人那样的智慧与风范。”

人们的审美理想是社会客观存在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综合体现,书法欣赏亦不是孤立的,虽然“先质后文”已经成为中国艺术的绝对准则,但具体的事物都是运动发展变化的,对具体艺术形态的研究认识,则是一个相对的度量条件,我们要做的,就是从中找到那个平衡点罢了。

作者简介:白雪(1990.06.01-),女,汉族,山西太原,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美术学(书法批评与研究)。

猜你喜欢
文质赵孟頫书家
文人匪事
描写生动 文质俱佳
杂说书家之性灵
论王充的公文批评思想
“赋迹赋心说”探源
赵孟頫《汉汲黯传》
文质相合 淡泊自守——張世刚书品小议
赵孟頫《吴兴赋》(局部)
赵孟頫《胆巴碑》集锦( 上)
赵孟頫与赵体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