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惠,徐广标,2
(1.东华大学纺织学院,上海201620;2.东华大学纺织面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620)
针刺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非织造布加工方法,是近几年纤维原料成型的重要加工方式之一[1]。针刺非织造布过滤材料完全依靠纤维之间的抱合力、挤压力和摩擦力来进行固结,它表面平整、手感好、强力高、滤水性能优异,很多方面的性能是传统纺织过滤材料所无法比拟的[2]。芳纶纤维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化学性及阻燃性能,广泛应用于高温过滤材料、高温防护服以及蜂窝结构材料等领域,是世界上发展速度飞快的耐高温过滤材料之一[3]。PTFE纤维由于其优异的化学性能和热稳定性、低的摩擦因数、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仪表机械、石油化工、建筑、轻纺、电子、医学等众多行业和领域[4]。本文以芳纶基布增强芳纶针刺非织造布与PTFE基布增强芳纶针刺非织造布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针刺非织造布的形态结构,孔径分布与透气性之间的关系,为针刺非织造布在耐高温过滤方面的应用提供依据。
试验采用芳纶基布与PTFE基布增强芳纶针刺非织造布作为样品,样品的基本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芳纶基布与PTFE基布增强芳纶针刺非织造布的基本参数
采用TM3000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芳纶基布与PTFE基布增强芳纶针刺非织造布的表面形态进行观察和拍照。
试验采用间接法中的泡点法测试孔径,测试仪器为CFP-1100A型毛细管流动孔径测定仪(简称PMI),仪器测量范围为 0.013~100μm。润湿试样的液体采用 Galwick试剂,其表面张力为15.9dynes/cm。泡点法测试结果计算公式为:
式中,D—孔径;γ—液体表面张力;θ =0°;P—气体压力。
透气性是过滤材料气体通过性能的度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过滤材料所通过的空气体积。本实验按照GB/T5453-1997《纺织品、织物透气性测定》中产业用纺织品的标准,采用YG461E数字式透气量仪在压降为200Pa,测试面积20cm2的条件下测试样品的透气性。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非织造布的未烧毛面呈现纤维本色,芳纶基布增强芳纶针刺非织造布未烧毛面表面颜色呈白色,PTFE基布增强芳纶针刺非织造布未烧毛面表面颜色呈淡黄色,而非织造织物的烧毛面均呈现焦黄色。进一步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织物的表观形态,如图1所示。
图1 芳纶基布与PTFE基布增强织物的表面形态
从图1可以看出,非织造布表面呈三维立体网状结构,内部空隙分布均匀,内部纤维分布杂乱,这样的结构可以加强载体相流过纤维曲径式系统时的分散效应,使粒子悬浮相在欲分离时与单纤维碰撞或粘附的机会增多[5],这是非织造织物作为过滤材料的优势。
芳纶基布增强芳纶针刺非织造布未烧毛面的表面纤维形态光滑,沿纤维纵向有凹槽;烧毛面纤维头端多,有孔洞等损伤,部分纤维呈中腔形态,这样的立体结构可增加对空气中杂质的过滤作用[6]。PTFE基布增强芳纶针刺非织造布未烧毛面的的表面纤维形态光滑,略有凹槽,烧毛面头端有熔融结头,较光滑。总的来说,芳纶基布增强芳纶针刺非织造布纤维纵向表面光滑,烧毛面(正面)的头端较未烧毛面的头端多,PTFE基布增强芳纶针刺非织造布烧毛面烧毛头端的熔融结头较光滑,芳纶基布增强非织造布和PTFE基布增强非织造布烧毛面的纤维头端都有孔洞,部分中空,这样表观形态上的差别大部分来自于纤维表面处理工艺的差异[7]。
作为过滤材料的针刺非织造布,本身就是一种非连续的、非均匀的多孔体,对气体有良好的通透性能,对粉尘有强的吸附能力[8]。孔隙的形状、大小、数量对过滤性能都有密切的关系,过滤材料的过滤作用是通过其内部的孔隙通道来实现的,因此其过滤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孔径的尺寸分布[9]。
试验采用间接法测试孔径,原理是在压力作用下使气体通过干、湿(被已知表面张力的液体饱和润湿)试样毛细孔,从气体流量的变化来分析和计算孔径分布和孔径大小[10]。通过试验得到芳纶基布与PTFE基布增强织物的孔径分布如图2所示。
图2 芳纶基布与PTFE基布增强织物的孔径分布
从试验数据可以得到,芳纶基布芳纶针刺非织造布孔径分布范围是9.75μm~72.25μm之间,PTFE基布芳纶针刺非织造布孔径分布范围是7.11μm~64.90μm之间,由此可得,芳纶基布芳纶针刺非织造布孔径的分布范围更广。
通过试验得到芳纶基布与PTFE基布增强织物的最大孔径、最小孔径、平均孔径,如下页表2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芳纶基布增强织物的最大孔径、最小孔径、平均孔径均大于PTFE基布增强织物。
表2 芳纶基布与PTFE基布增强芳纶针刺非织造布的孔径测试结果
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芳纶基布与PTFE基布增强芳纶针刺非织造布每种试样分别测量10次,然后求得平均值,如图3所示。
图3 芳纶基布与PTFE基布增强织物的透气率
非织造布结构中充满微孔,且纤网结构较疏松,气体通过时受到的阻力小,因而具有良好的透气性[11]。试验中芳纶基布增强芳纶非织造布的透气率明显大于PTFE基布增强芳纶非织造布,是由于芳纶基布增强芳纶非织造布的平方米克重小于PTFE基布增强芳纶非织造布,厚度却大于PTFE基布增强芳纶非织造布,使得芳纶基布增强芳纶非织造布内部结构不如PTFE基布增强芳纶非织造布紧密,从而芳纶基布增强芳纶非织造布的透气性更好。
(1)芳纶基布增强非织造布和PTFE基布增强非织造布烧毛面的纤维头端都有孔洞,部分中空,未烧毛面的表面纤维形态光滑,略有凹槽。
(2)芳纶基布增强织物孔径分布范围比PTFE基布增强织物孔径分布范围是更广,而芳纶基布增强织物透气率比PTFE基布增强织物大,根据透气性与孔径之间的关系,说明大部分气体都经大孔径孔隙流走。
[1]李波,王秀荣,李彦.针刺非织造布技术与市场现状[J].纺织导报,2007(2):88-92.
[2]冷纯廷.针刺非织造布的应用现状和前景[J].北京纺织,2002,5(23):13-15.
[3]孔海娟,张蕊,周建军,等.芳纶纤维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中国材料进展,2013,32(11):676-684.
[4]张天,胡祖明,等.PTFE纤维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J].合成纤维工业,2012(3):36-40.
[5]刘延波,王振,张泽茹,等.耐高温针刺过滤材料性能的研究[J].产业用纺织品,2012(07):16-20.
[6]刘呈坤,马建伟.非织造布过滤材料的性能测试及产品应用[J].非织造布,2005(01):30-34.
[7]Graham J F,McCagueC,Warren OL,etal.Spatially Re-solved Nan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Kevlar Fibers[J].Polymer Communications,2000,41(12):4761-4764.
[8]武松梅,袁传刚.非织造材料孔径与过滤性能关系的研究[J].产业用纺织品,2010(1):12-14.
[9]倪冰选,张鹏.非织造布孔径分布及过滤效率研究[J].产业用纺织品,2012(3):25-28.
[10]许祥在,翟秋兰.多孔材料的孔径分布与渗透性测定[J].分析仪器,1999(4):48-52.
[11]殷保璞,吴海波,靳向煜,等.非织造过滤材料的孔隙结构与透气性能研究[J].产业用纺织品,2007(5):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