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培训机制的思考①

2015-07-02 20:27张雨杨树成
科技资讯 2015年8期
关键词:高校

张雨++杨树成

摘 要: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根基,经调查,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师普遍存在专业背景缺乏,岗前培训不到位,在岗培训不足,实践体验较少等问题。无论从政策体制要求层面,还是从自身工作开展层面,都需要高校进一步建立健全多种类,多层次,范围广,实用科学的培训机制,这也是提升就业指导教师岗位技能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使广大就业指导教师能够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需要,进而建设一直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好就业。

关键词:高校 就业指导教师 培训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b)-0153-02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同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了具体任务,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需要制度保障、政策扶持和各界配合,更需要抓好高校就业工作的根基——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加强和提升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综合素质,开展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是高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前提和关键,因此,对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进行多种类,多层次,科学合理的再培训,快速提升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对于实现高校的就业指导目标,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有着重要意义。

1 现状及问题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业工作的通知》指出:“各省级工作部门要制订本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培训规划,力争用2至3年将校级专职就业工作人员全员轮训一遍”。各省市高校积极落实文件要求,但调查显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结构和培养培训体制等均凸显出较多的问题。

(1)专业背景缺乏。高校就业指导教师一般包括:校级从事就业服务的专职人员;从事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专任教师;各学院副书记和辅导员;学校专职教师或其他部门教职工。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从业者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法学等多领域的专业知识,熟悉当前就业形势与政策。而大多数就业指导教师缺乏专业背景和就业知识,难以符合工作要求。

(2)岗前培训不到位。有些学校无系统岗前培训,多以“师傅带徒弟”的教授代替系统岗前培训。多数学校岗前培训内容相对滞后,缺乏时效和现实性。岗前培训不到位的就业指导教师处理普通的就业工作尚可,但涉及专业的就业指导知识、就业心理咨询、教学和理论,就难以应付了,更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需要。

(3)在岗培不足。就业指导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以最新的就业形势与政策、职业发展理论、就业技能等为主题的就业指导教师在岗教育和培训就显得非常重要。据不完全统计,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进行在岗培训的次数少于每学年1次,培训内容也比较陈旧,无法满足就业指导教师的现时需求,制约了工作的效果。

(4)实践体验较少。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必须掌握就业指导实践和体验,这样才能深刻理解就业工作对学生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掌握就业指导工作的特点和要求。鉴于目前就业指导教师的构成,其虽有较为丰富的就业理论,但缺少就业指导所必需的就业实践体验,存在“自己没有找工作经历,却在指导学生找工作”的现象。部分培训含有一些参观和交流的实践环节,但功能单一,程度不深,效果不佳。

2 建立健全培训机制的必要性

(1)国家政策层面:2012年8月《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实行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推行教师培训学分制度。”“采取顶岗置换研修、校本研修、远程培训等多种模式”对教师进行培训。

(2)工作自身要求:提升就业指导教师的工作能力及业务水平,是一项科学而又严肃的任务。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就应当掌握其规律、特征及相关知识。逐步建立和完善当前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机制,应当依据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采取有效的培训措施,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岗位能力。

3 应对措施及改善途径

(1)培训种类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相关的培训种类繁多,既有政府及相关机构组织的义务培训,也有社会及企业组织的付费培训。高校可结合自身情况,以提高层次,注重实效为原则,做好培训计划;做到点面结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聘请企业家、政府官员、工程师、社会成功人士等社会各届人士来校进行交流培训。要以中、高级职业指导师等具有职业技能鉴定和学历证书的高层次培训为主,为就业指导教师的身份认定及岗位胜任力提升提供有效证明和保障。

(2)培训范围

学校在选派培训人员时要有计划、分层次,根据学校,学院,年级辅导员所在的岗位特点来参加专门化培训,避免出现盲目重复培训;要充分发挥学校的研究能力和智力资源,做好专职,兼职等类型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梯度设计,要求广大就业指导教师做到就业指导和就业研究相结合,不断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整体水平。此外,当今社会发展和知识更新加快,就业指导教师只有不断地接受继续教育,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和增强。

(3)培训形式

根据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特点,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单一与多元相结合;参与与体验相结合等理念和方式,发挥各类型培训的优点,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步实施。如:授课、讲座、报告等传统方式进行的集中培训,信息量大,推广面宽。没有固定时间,地点的分散培训,不影响正常工作,灵活机动;校内培训可以充分地利用学校资源,结合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培训。校外培训使培训教师能够走出校园,深入到不同的职业环境,参加企事业单位人才招聘、人事活动,使培训教师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实际要求,从而实现高校就业指导与社会的良好对接;单一的培训,可以就某方面问题和主题,采取重点攻破的方式,研究和探讨,达到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效果。多元的培训,可以是老教师的“传帮带”,可以是学习和训练结合,可以是学历和非学历的结合,可以是校际联合;参与式培训是国际流行和认可的培训模式,主要遵循着需求分析,培训设计,实施培训,培训反思的模式,最终实现培训目的。体验式培训的最大特点是培训和实践相结合,通过个人在活动中的充分参与,来获得体验,调动积极性,使其能够主动、积极、有效的参与各项培训活动,在学习中确立主体地位,在培训和实践中提升能力。

(4)培训效果

对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既要强调就业理论知识积累,又要注重就业实践的提升。特别是就业实践方面,可采用案例教学法;一对一就业指导模拟等方式使就业指导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了解就业技巧施用的时间、场合、方法。达到内容、技能、效果、影响和实践的统一。最后要注重效果,通过对就业指导教师在就业指导实践中所遇到具体问题的讨论、分析、总结,使就业指导教师找到就业实践提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而促进其就业教育技能的提高。

3 结语

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根基,因此,这项工作需要得到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加大各类投入,要对广大就业指导教师坚持开展具有实效性和系统化的培训工作,做到培训种类规范;培训范围广泛;培训形式多样;培训效果有效。通过建立健全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机制,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才会不断提高,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才会凸显成效,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才会不断提升,企事业单位才能认可高校的人才资源,达到高校学生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顺利对接,进而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好就业。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Z].国发[2012]41号.

[2] 刘玺明,叶凯,赵劲.推动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4(5):74.

[3] 谷正杰.高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培训方式的完善[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00.

[4] 郑艳.关于加强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思考[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1):92.

[5] 赵劲.促进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师资“专职化”的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5(1):92.

猜你喜欢
高校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浅议高校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