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玲
摘 要 大学是创造高深知识、传授高深知识的重要场所。大学的基本职能包括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科学研究,要使大学的基本职能得以实现,必须在大学本科教育中强化研究与教学的关系。但现如今大学本科教育中,研究与教学呈现“两张皮”的状态,要强化大学本科研究与教学的关系,就必须从课程整体设置出发。
关键词 研究 教学 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6.001
How to Strengt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dergraduate Research and Teaching
MA Ling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00)
Abstract University is a very important place to develop and convey profound knowledge. The basic function of the University is to do researches and cultivate talent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basic function of the university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research and education. However, the connection is more and more weak. Curriculum is an very important thing to strengthe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research and education.
Key words research; teaching; relation
大学的使命建立在研究和教学之间的关系上。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例如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研究和教学呈现分离状态。近来,在许多大学中,问责制、资金机制,以及相关的管理策略,进一步促使教学与研究相分离。虽然,高等教育大众化促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高校学习,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体现了教育公平。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我国许多学者对此也进行了深入探讨。洪芳,周川(2000)、张应强,刘在洲|(2003)指出高校在规模超常扩张的条件下,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教学质量保障条件欠缺、不同程度的教学质量滑坡等。高等教育大众化虽然在“量”的层面促进了高等教育公平,并使高等教育公平呈现出若干重要特征,如入学机会总量增加等。但是,“量”的增加势必会引起“质”的下降。如果从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存在的问题,就会发现,与西方高等教育现代化不同,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政府的促成起着重大的作用。我国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探讨,目前还停留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引发的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内涵、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毕业生的就业、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体系以及模式的研究等,但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引发的教学与科研相分离的问题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探究。笔者认为应当从课程目标和课程体系层面强化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马丁·特罗只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量”的说明,并没有考虑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我们不能片面追求“量”的达标,而忽略了质本身。笔者认为,质比量更为重要,如果简单地追求“量”,一所大学可以无限扩大,招收大量的学生,学生也可以同时在同一地点学习,有些大学近百人同时上课。但是,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学生数太多,势必导致学生“质”的下滑,在课堂上,老师不能很好地与学生互动,学生不能更深入地与老师探讨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每所学校应当根据自己的实力招收一定数量的学生。如果,一味追求招收学生的数量,就会造成学校师资短缺,有些学校给老师安排了许多课程,老师无法进行科研,上课也是草草了事。学生接受浅显的知识,并且不能与老师互动,学生也就无法自己进行科研,或者进入老师的科研团队。在高等教育与科研、教学相分离,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机构面临着重新思考自身定位或是自身使命的挑战。虽然,许多大学在政策层面都规定了必须加强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科研与教学还是“两张皮”,没有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徐岚,卢乃桂(2009)就指出目前研究型大学教学的学术性特征有所体现,大部分教师承认教学与科研可以相互促进,但在实践中仍有障碍。因此,探讨如何在大学教育实践中,强化研究与教学的联系显得非常迫切。
高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两者之间的相关程度还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呈现出进一步提高的趋势。教学与研究是相辅相成、互惠互利的,一所大学不能只关注教学,而忽略研究。众所周知,高等教育与一般教育的差别就在于高等教育不仅是传授高深知识的场所,更是创造高深学问的场所。高等教育应同时兼并传授高深知识和创造高深知识两种职能。换言之,高等教育必须兼并教学与研究两种功能。高深知识的创造为高深知识的传授提供了内容,即研究的结果可以为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更新教学内容。高深知识的传授是高深知识创造的前提,所有成果的取得都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任何一项研究都脱离不了已有的研究,因此,对已有的研究结果、研究过程及研究困境的传授是高深知识创造的前提。教师向学生传授前沿的、深层次的知识,有助于学生自身开展研究或者融入教师研究团队。本科教育不应只是简单地为学生传授知识,更应该把学生带入研究。但是,实际操作中,教师如何将教学与研究联系起来?
教师自身的研究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自身的研究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其次,教师自身的研究使教师更好地融入到伟大的教育事业中。再次,教师们的研究能够确保与国际上的研究发展取得联系。同时,教师教学对研究也有反作用力:教学为科研课题的广度提供了一个范围,除去狭隘的研究领域,新学生对教师科研也是一种压力性刺激。教师以科研丰富教学内容,很多时候教师把科研成果直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包括自己的研究和其他一些经典研究、前沿研究等;教师以个人魅力或者探究精神影响学生,在大学中,老师的个人魅力与他的科研水平密切相关,虽然,有些老师科研做得并不多,但有探究精神,把探究精神贯彻到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因此,要强化教学与研究的关系,课程目标设置是非常重要的。
依靠一门课程的目标,可以强调提高学生对研究结果、研究过程或者是研究困境的理解。实际中,课程可以由强调多种目的的活动组成。例如,一门课程可以从一个特殊的问题开始,或者是一个近期的研究结果开始,然后讨论各种各样的方法去研究这个问题,在此之后,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些研究,在学期结束时,他们的老师可以听取、盘问他们的研究结果。一门课程的主要目标应当由这门课程所属的种类决定。相应的,学生应当花大量的时间参与到与此相统一的类型的活动中去。
一门课程应当有明确的课程目标,教师可以通过课程目标的设置,将课程调整为研究型课程、研究指导型课程、研究领导型课程及研究基础性课程等。如果一个教师想将一门课程变为研究指导型课程,那么,在课程目标设置时,应当注重学生对研究内容的理解,并且学生应当作为研究参与者,参与到研究中去,例如学生专注于研究结果,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可以撰写文章,并以此为基础作出拓展等。
为了涵盖所有不同的学习目标,课程体系应当涵盖根据各种不同课程目标设置的课程(例如,研究主导型和以研究为基础型),应当由各个课程目标组成。基于各种因素,这种组合是最合适的,这些因素或许会随着研究的定位和传统而不同,学生的数量以及学生的能力以及学科本质应当融入到课程体系中。
为了在课程体系层面加强教学与研究的关系,一个考虑周详的混合课程是非常必要的。设置课程体系时,应当密切关注对于研究非常重要的特定技能。例如,共同合作、沟通和演讲的技巧。这些能力被称为“一般研究生属性”。同样的,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他们对知识的批判态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他们学院所实施研究的总体认识,一系列的会议将会被举行,在这些会议中研究者会呈现近期的研究结果。这些都是研究主导型的,因为只在让学生熟悉所做研究的内容,例如,通过采访学者。 接着,贯穿整个学期,一系列的指导将会被组织。这些是研究指导型的,因为强调的是研究产出的内容,然而,学生被期待参与对内容的讨论,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或许会产生关于这个内容的一种新观点或看法。导师们被期待问学生相关内容的问题,一直问到他们都不知道如何解答,然后让老师和学生用各种信息资源寻求答案。
同样,在每个学期都有一个研究项目。首先,是熟悉阶段,这一阶段重视学生对学科研究的所有步骤以及所有研究进程和问题的了解。因为研究人员了解项目的结果,因此学生不被期待对研究过程或者是研究结果产生新的观点,这个项目被称为以研究为基础,甚至认为学生是积极参与到研究活动中的。在这个项目的第二个学期,为探索阶段,学生真正参与到部门的研究中,例如,和博士生合作,收集数据,或者是分析现存的数据。他们的参与或许会对研究进程的进步做出贡献,甚至是产生新的成果。
我国的大学课程设置太过于强调国家的权力,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国家统一规划大学生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目标,学生无法自主选择,要在大学本科教育中切实强化教育与科研的关系,就必须给予教师课程目标设置自主权,给予高校课程体系设置的自主权。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课程目标,来实现学生对研究内容、研究过程、研究结果、研究困境的理解,高校课程体系设置中注意整合各种不同课程目标的课程,并且注重各种课程的比例。
参考文献
[1] 张应强,刘在洲.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教学质量保障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3(11).
[2] 洪芳,周川.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研究综述[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0).
[3] 钟秉林,赵应生.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教育公平的重要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1).
[4] 徐岚,卢乃桂.从教学与研究之关系看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的特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9(6).
[5] 陆根书,顾丽娜,刘蕾.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实证分析[J],教学研究,2005(4).
[6] 刘献君,吴洪富.非线性视域下的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