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登丽,商建霞,傅 涛,叶 青,孔令辉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研究院,广东湛江 524057)
文昌C油田ZJ1-5油组钙质夹层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研究
刘登丽,商建霞,傅 涛,叶 青,孔令辉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研究院,广东湛江 524057)
根据密闭取心资料及测井资料,对文昌C油田ZJ1-5油组钙质夹层的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在岩心描述结果及测井响应特征的基础上,运用Petrel建模软件中神经网络方法识别出钙质夹层,通过建立岩相模型明确了钙质层在平面上及纵向上的展布规律,并分析其不同展布规律对底水油藏开发的影响。研究表明:钙质夹层体现出“三低两高”的电性特征;钙质夹层成因受成岩作用控制;该油组钙质夹层呈局部连续分布;油层中钙质夹层在不完全封隔的情况下,具有分布连续性越好、底水锥进越缓、开发效果越好的特征。
珠江口盆地;文昌油田;钙质夹层;岩相模型;展布规律
文昌C油田位于中国南海北部海域珠江口盆地西部,该油田ZJ1-5油组为滨~浅海沉积,储层以临滨砂坝为主,岩性以中-细砂岩为主,为高孔、高渗储层。井点钻遇厚度比较稳定,储层毛厚7.8~19.8 m,储层净厚7.5~16.8 m,油层净厚0.9~5.2 m。该油组砂体连续稳定发育,储层钙质夹层普遍发育,属于典型的薄层底水油藏,水体能量充足,主要以底水锥进为主,但受隔夹层的影响,不同隔夹层显示出不同的含水特征。因此,储层隔夹层研究对该层含水上升规律的认识及油藏后期的开发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隔层是指储层中能阻止或控制流体运动的非渗透层,分布面积较大,在井间可以对比,厚度从几十厘米到几十米,一般位于单元层与单元层之间。夹层是指在单元砂岩层内分布的相对非渗透层,分布较隔层不稳定,面积小,延伸短,多处于砂层内部,厚度通常为几十厘米到几米,不能有效阻止或控制流体的运动,但在局部地区能影响油水的分布[1-3]。隔夹层的存在使油田开发具有了各不相同的特点。深入研究隔夹层不仅对油田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还对开发层系划分、井网设计、调整方案制定有重要作用[4]。
隔夹层对油田开发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影响:①不同种类的隔夹层影响底水水锥形态及剩余油分布:无隔夹层时底水锥进严重;物性夹层有部分遮挡,底水锥进减缓;岩性夹层完全遮挡,形成底水绕流;②隔夹层的存在影响生产含水特征:无隔夹层遮挡时,含水特征曲线呈“凸型”上升,见水快,无水采油期短;有隔夹层遮挡时,含水特征曲线呈“S型”缓慢上升趋势;③隔夹层严重影响开发效果,影响油田采收率。总体来说,受隔夹层分布影响,水驱规律及剩余油分布比较复杂。
2.1 钙质夹层识别
主要从岩心、录井、测井三方面来进行识别。从密闭取心岩性描述看,其中存在0.3~0.7 m的青灰色钙质细砂岩,岩心白光及荧光照片中钙质夹层显示明显,岩心呈灰白色或白色,滴酸有大量气泡产生,钙质含量较高;录井显示为灰色油斑灰质细砂岩,存在钙质夹层;电测曲线上钙质夹层显示为低伽马、低声波、低中子、高电阻、高密度的“三低两高”特征,进行岩心归位后与密闭取心段钙质夹层具有良好的对应性[5]。该类夹层主要为钙质胶结砂岩,岩性致密,与沉积物碳酸盐岩胶结作用、溶解作用等成岩作用不均匀有关,碳酸盐岩充填孔隙并交代碎屑颗粒,分布随机性强[6-7]。从取心资料及测井资料看,钙质夹层在本区普遍发育。
2.2 钙质夹层成因
钙质夹层的碳酸盐结构组分主要受沉积-成岩作用控制:①沉积作用:生物堆积和生态特征。 ②成岩作用:碳酸盐胶结物的迁移和沉淀过程。在高古地温条件下,下部的脱碳酸盐作用的溶解物质向上运移到非渗透层和局部高pH值微环境下发生再沉淀形成钙质夹层[8]。文昌C油田钙质夹层主要由成岩作用控制,使原砂岩物性被改造、破坏,形成低渗透或不渗透的致密砂岩层。
2.3 钙质夹层展布特征——隔夹层模型建立
随机模拟的方法很多,不同的模拟方法对不同的地质条件都有一定的适用性。离散模型能用于描述如隔夹层、砂体展布等具有离散性质的地质特征,包括示性点模拟、序贯指示模拟和截断高斯模拟[9-10]。
取WenC-B4P1井密闭取心资料(岩心归位后)加载进Petrel建模软件,选取测井响应明显的伽马、电阻、声波、密度及中子曲线进行神经网络法判别,聚类出4类岩性(图1)。然后把聚类分析结果应用到整个油田,由测井曲线判别其它非取心井岩性。
图1 神经网络法岩性聚类分析
隔夹层模型的建立是在上述隔夹层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首先做出评价井、领眼井和单井的地质模式,在综合考虑各井地质模式的基础上,对隔夹层分布范围和分布厚度有一个定量认识。建立20 m×20 m×0.5 m网格模型的三维数据体,最终应用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建立岩相模型,经过反复调整模型参数,最终得到符合地质认识的模型。
通过模型可知,文昌C油田ZJ1-5油组钙质夹层平面展布规律与单井钙质夹层厚度符合,整体上从北向南逐渐变厚(图2)。从纵向剖面图可以看出钙质夹层普遍发育,呈局部连续分布(图3)。
图2 文昌C油田ZJ1-5油组钙质夹层平面展布
由于该油组未动用,针对文昌C油田ZJ1-5油组提出一口调整井并进行数模预测,对比钙质夹层零星分布及钙质夹层局部连续分布两种情况下的开发效果,预测结果显示:钙质夹层零星分布时累积产油量可达4.9×104m3,钙质夹层连续分布时累积产油量为5.9×104m3。由此可知,油层中钙质夹层在不完全封隔的情况下,油层中钙质夹层分布连续性越好,底水锥进越缓、开发效果越好。
通过对文昌C油田ZJ1-5油组岩心观察,分析钙质夹层成因机理,从岩心井钙质夹层识别入手,开展典型特征对比,确定了钙质夹层划分识别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对钙质夹层在该油组的展布特征及对油田开发中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根据岩心资料及测井响应特征分析,钙质夹层为低伽马、低声波、低中子、高电阻、高密度,呈现“三低两高” 的电性特征。
(2)海相砂岩储层中隔夹层成因机理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沉积作用形成,另一类受成岩作用控制。该油组主要受成岩作用控制。
(3)ZJ1-5油组钙质夹层呈局部连续分布,油层中钙质夹层在不完全封隔的情况下,具有分布连续性越好、底水锥进越缓、开发效果越好的特征。
[1] 刘春林,王红星,尚育秋.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隔层物性界限——以喇嘛甸子、萨尔图、杏树岗油田为例[J].新疆石油地质,1995,16(2):149-152.
图3 文昌C油田ZJ1-5油组岩相剖面
[2] 邹志文,斯春松,杨梦云.隔夹层成因、分布及其对油水分布的影响——以准噶尔盆地腹部莫索湾莫北地区为例[J].岩性油气藏,2010,22(3):66-70.
[3] 吴晓丽.海相砂岩储层中隔夹层综合研究[J].科技导报,2012,30(15):8-10.
[4] 田芹,申晓娟,汪佳荣,等.毕店地区储层电性特征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25(3):49-51.
[5] 徐寅,徐怀民,郭春涛,等.隔夹层成因、特征及其对油田开发的影响——以塔中地区海相砂岩储层为例[J].科技导报,2012,30(15):17-21.
[6] 段冬平,侯加根,郭素华,等.塔河油田九区三叠系油气藏隔夹层识别及展布研究[J].科技导报,2010,28(19):21-25.
[7] 康立明,任战利, 卿颖,等.韩张油田长2储层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25(3):23-26.
[8] 阮基富,梁峰,李新玲,等.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磨溪雷一1气藏中的应用[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27(4):51-54.
[9] 吴胜和,金振奎,陈崇河.储层建模[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94-99.
编辑:吴官生
1673-8217(2015)01-0073-03
2014-01-11;改回日期:2014-05-17
刘登丽,工程师,硕士,1985年生,2011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从事油田开发地质综合研究。
TE34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