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辉,徐丽娜,白小凯,冯洪波,王纪忠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河南唐河 473400)
复合抑制汽窜技术工艺参数优化及在河南稠油油田的应用
王登辉,徐丽娜,白小凯,冯洪波,王纪忠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河南唐河 473400)
随着河南稠油油田热采开发轮次的增加,稠油油藏汽窜加剧,单一抑制汽窜技术无法满足治理需求,为此研究应用了复合抑制汽窜技术,对复合抑制汽窜机理、选井条件、工艺方案设计思路进行了总结,对复合抑制汽窜技术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该技术在井楼油田高浅三区应用取得了明显增油效果。
河南油田;稠油开发,汽窜治理
河南油田在稠油开发过程中应用了颗粒[1]或氮气泡沫[2]调剖剂抑制汽窜技术,在稠油热采汽窜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受厚油层注汽严重蒸汽超覆、层内或层间强非均质性等因素影响,热采区块汽窜逐年加剧,由单井单向汽窜发展到井组、区域双向窜、面积窜,采用单一的颗粒、泡沫调剖剂已无法满足汽窜严重井组治理需要。为增加调剖强度、发挥颗粒及氮气泡沫协同作用抑制汽窜,在现场配套应用了复合抑制汽窜技术,改善油井生产效果。
1.1 防窜机理
对于厚度大的油层,汽窜主要沿高渗层推进。经剩余油测试分析,高渗层位动用程度较高、潜力较小,低渗层动用程度较低、具有一定的潜力。复合抑制汽窜技术主要通过颗粒堵剂在大孔道中堆积、封堵汽窜通道,氮气泡沫封堵汽窜次通道、调整吸汽剖面,从而抑制井组汽窜、改善开发效果。
1.2 选井条件
通过对2010~2013年复合抑制汽窜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评价,界定了颗粒、氮气泡沫及复合抑制汽窜技术选井条件。复合抑制汽窜技术主要适用于厚层(油层有效厚度大于5 m)、高采出(采出程度大于30%)、强汽窜(汽窜通道大于2条、见窜时间大于48小时)的油井。
1.3 模型建立
为了研究汽窜治理的合理参数,建立了汽窜模型进行数值模拟。为了便于计算,复合抑制汽窜模型为仿长方体模型,调剖体积为每条汽窜通道空隙体积之和,模型长为调剖半径,调剖半径的大小与油井的加热半径有关;模型宽为汽窜通道宽度,主要与见窜时间相关,受注采井距、渗透率、注汽速度等因素影响,是汽窜程度的直接反映;相同情况下,见窜时间越短,汽窜越剧烈;模型高为调剖厚度,与油层非均质性及有效厚度有关。
2.1 调剖半径优化设计
以该油田井楼一区油层岩石和流体物性为基础模型,设置原始孔隙度为30%,高渗层渗透率为7.5×10-3μm2,注入调剖剂质量分数为20%。利用固相颗粒的渗滤动力学和渗滤连续性方程,计算出不同时间岩石渗透率分布曲线(图1)。根据应用情况,把半径由数模实验的15~20 m优化到25~30 m。
图1 不同时间岩石渗透率沿程分布
2.2 高强度段塞比例优化设计
设置条带状地质模型,高渗条带渗透率7.5×10-3μm2,级差为15,高渗条带内为残余油,低渗部位为原始含油饱和度。注采井距为100 m,高渗条带宽度为1.5 m、厚度2.5 m ,给定一定的段塞体积(HPV5%),设置不同的高强度段塞位置,计算蒸汽的波及效率。 从不同高强度段塞位置、比例下蒸汽波及效率图(图2)上看,高强度段塞比例应设置在整个段塞中部,并且根据现场应用情况,把比例由物模实验的15%~20%优化到40%~50%。
2.3 汽液比优化设计
通过物模实验,在汽液比为1∶1~2∶1时,发泡剂的性能最优[3-4],见图3。结合现场应用情况,对汽液比进行优化设计,范围为0.5∶1~1.2∶1。
2.4 参数确定
通过以上对调剖半径、高强度段塞比例、汽液比优化设计,形成了复合抑制汽窜技术工艺参数设计规范,指导现场工艺方案设计,见表1。
图3 不同汽液比下阻力因子曲线
表1 复合抑制汽窜技术工艺参数设计规范
井楼油田高浅三井区主要开发层系为Ⅳ7-8,油层埋藏浅,主要埋深167~325 m,地层温度下的脱气原油黏度为8 600~60 000 mPa.s,属浅薄层,特、普通稠油油藏。
随着区块吞吐轮次的增加,该区汽窜日趋严重,汽窜通道较多,多井成片汽窜,已由初期的单、双向窜发展为目前的多向窜,严重影响区块油井的正常生产。为了抑制汽窜,需对该区进行调剖堵窜。
通过油井汽窜程度及油藏动态数据,对高浅三区7口井进行了防汽窜调剖。根据调剖半径、高强度段塞比例对油井进行防汽窜工艺设计,见表2。
通过7井次抑制汽窜措施,有效地封堵了汽窜通道,生产效果得到改善(见表3)。油井周期产油、日均产油、油汽比提高,增油1 159 t,有效率100%。
表2 高浅三区抑制汽窜工艺方案设计
表3 高浅三区实施防汽窜效果对比
(1)复合抑制汽窜技术增加了封堵强度,能有效抑制汽窜通道。
(2)对复合抑制汽窜技术调剖半径、高强度段塞比例及汽液比进行优化设计,形成了工艺参数设计规范。
(3)在汽窜严重区域,应用复合抑制汽窜技术能够有效抑制汽窜,改善油井生产效果,具有推广应用的前景。
[1] 马道详,强星,蒋莉,等.CY/GCS-1粉煤灰调剖剂的研制与应用[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0,24(6):122-124.
[2] 吴祖景,张海春,王小卉.氮气泡沫调剖技术现场应用[J].科技信息,2008,28(1):30-33.
[3] 毕长会,王书林,袁秀丽,等.稠油热采井氮气泡沫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8,22(6):62-65.
[4] 郭斌建.稠油热采井氮气泡沫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4,(4):58-61.
编辑:李金华
1673-8217(2015)04-0136-03
2015-02-20
王登辉,工程师,1983年生,2006年毕业于长江大学石油工程专业,现从事油田开发技术工作。
TE35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