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军
摘 要:在大学生中,同性恋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高校中为数不多,但交往十分活跃,性交往较为频繁。对于同性恋问题的心理咨询还处在研究中,研究其性生理和性心理对大学生同性恋心理咨询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同性恋;心理咨询
一、大学生同性恋的心理问题
来咨询的大学生同性恋中,会有短暂时期表现出同性恋行为,但是几乎所有具有这种体验的人,以后都变成完全性异性恋,甚至包括曾有某种形式的肉体接触者。因此,必须把专一性或偏爱的同性恋与所谓境遇性(偶然性)同性恋区别开来:后者往往是男女与其同性被长期关在一起的结果,例如在军队或女子大学中。一旦能够脱离这种环境,他们就又会恢复原来的性行为。
二、大学生同性恋的纠正问题
同性恋是需要我们关心的一个群体,特别是大学生里面的同性恋。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来自各方面的困扰。在给大学生同性恋做心理咨询时,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一)做好知识储备,学会共情
首先要做好自身的知识储备,应该认识到,同性恋者首先是社会人,和所有的社会人一样有着七情六欲,有着精神、生活、物质、生理的需求。要以平常心看待同性恋者和他们的性。在同性恋人群中,有很多富有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他们与优秀的异性恋者之间的差距仅在性取向方面。
(二)
做好心理准备,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要做好大学生同性恋者的心理咨询工作,首先要破除对同性恋的恐惧心理。因为在对同性恋者缺乏认知或仅有理论知识的情况下,开始与同性恋者进行感性接触时,很多人常常有内在的恐惧,担心自己会受对方的影响而出现性取向的变化。
(三)认真甄别,正确诊断
对一个心理咨询者来说,对疾病的正确诊断十分重要,而对同性恋者的心理疾病的正确诊断显得更加重要,因为他们来自将同性恋斥为罪恶和违反道德的生活环境,承受着比常人更多的压力、矛盾和痛苦。对于大学生同性恋者的咨询要注意两点:
1
素质性同性恋与可变化同性恋鉴别
同性恋问题是复杂的,不能简单处理,要想正确诊断处理好这一问题,必须明确以下的概念:
(1)素质性同性恋的判断标准:①已无法抑制的,要与同性有亲昵行为,包括从幻想到性交行为;
②情感和欲望的对象只限于同性;
③渴望同性的书信、文字、谈话、交往,甚至为之神魂颠倒;
④经常感到孤单、抑郁、罪恶感、羞耻感。
(2)可变化的同性恋类型:①局限于儿童与青春期同性间性游戏,15岁前33%的女性和50%的男性有过同性间的性游戏,但却只有很少数人日后成为同性恋者;②假性同性恋,系非素质性、出于非性需求的或在胁迫之下而屈从,或因缺乏男子气概而被称为“娘娘腔”“假丫头”的人误认为自己是同性恋,如青春期同性爱慕;
③强迫或剥削性同性恋行为,指同性间强暴或以同性性行为作为敲诈或其行使权利的象征;④境遇性同性恋,指在特殊环境下呈同性恋,一旦脱离该环境又呈异性恋,如在军营、远洋船队、寄宿学校、监狱等环境下;
⑤放纵型同性恋,不一定对同性性行为感兴趣,只是为了尝试性体验;
⑥金钱交易性同性恋(同性卖淫);⑦潜伏期同性恋,多见于中年人,这类人群突然有不可遏制的与同性有亲昵关系的念头;⑧意念性同性恋,又称政治性同性恋,主要是女权主义者为表达对男性的反抗而有意与其他女性发生性关系。
2
正确及时处理好“移情”与“反移情”问题
“移情”现象在一对一咨询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努力,设身处地从求询者的角度看待他们的经历,才能建立良好的治疗同盟。然而这种“移情”也会给咨询者一方带来较多的困扰。及时重塑合适的相互人际关系,保持咨询者的真诚友善的形象,是顺利进行和完成这一咨询过程的重要保证。在进行咨询时,还应充分考虑与求询者的“共情”,即在充分理解、接纳的基础上,与求询者共同分担某些情感,进而给予有力的心理支持。
在大学生的主流思想中对同性恋人群情感和生理需求的不理解和偏见,使得大多数大学生同性恋处于压抑、孤独、矛盾、彷徨、无助和缺乏交流的状态,他们当中存在较多的精神心理症状,他们是心理脆弱的人群,被称为“衣柜中的人”,因此,坚持对求询者个人问题的保密性原则很重要,它也是建立良好协作关系所必需的条件。
参考文献:
弗洛伊德性学与爱情心理学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
彭小虎,王国锋主编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教师·中2015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