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产品 极致服务
北京百万庄图书大厦总经理 缪立进
我们在不断地反思,实体书店的经营者如何把书店经营得更好。
2015年我们的宏观环境有三个显著的特征。
第一个是互联融合,就是在大的环境下,我们选择和什么样的人或者企业合作,这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是一个整合的阶段,这是一个大的环境。
第二个是线上与线下,因为有更大的互动才能增加机会,我们要增加与店铺融合的机会。
第三个是知识与资本,市场是价值驱动的,我们要提供更多增值的核心价值,创造市场价值。
这三个宏观环境对我们的经营企业来讲有三个要求。第一就是我们要不断的提升生产效率,这是我们书店一个永恒的主题。第二还要回归产品,回归基本层面。现在大家讲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里面有一个最大的思维就是极致思维。我们要把产品做到极致,这个极致,是指你在读者或者在用户心中有一个最突出的特色,比如说钟书阁,大家认为他是最美的书店,他为好书找到读者,为读者找到好书。我想这个店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读者心目中的定位,非常简单的把它表达出来,这个非常重要。第三我们要充分与顾客互动,因为只有互动才有价值,不管做什么样的努力,我们更多的都是以增加与顾客接触的机会,增加与顾客互动的机会,来提升我们的经营价值。
不断创新 积极转变
南京先锋书店董事长 钱小华
实体书店最重要的是要去创新和转型。这几年我们看到很多实体书店纷纷倒闭,却还有一批实体书店像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就在于这些书店都在不断地去创新,不断地去改变。
第一个方面,中国的实体书店从去年以来,已经进入了发展的新常态,书店已经在崛起。具体有三个原因:一是国家把实体书店作为一个政策扶植的重要方面,各个地方的政府也出台了民营书店发展的扶持政策,比如上海、浙江。这都是利好政策,而且政府还在大力地推动这方面的工作。二是国家已经把全民阅读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去考量。在这方面,江苏第一个出台了全民阅读发展的纲领性规划。三是实体书店自身力量的改变。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钟书阁、字里行间、单向街、贵州西西弗等等,这些有代表性的书店都在以很快的速度去改变,而且给我们这个行业作出了示范性的作用。他们由传统书店、粗放式书店向创意型书店、精品书店和集约型书店转变。
第二个方面,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做书店,商业模式的创新才叫真正的创新,现在涌现出来的新型书店层出不穷,有酒店吧、银行吧等。江苏建设银行跟凤凰出版传媒合作,每个银行网点上开出一个书吧,满足顾客的消费需求,提升他们的附加值。甚至有的博物馆也在开书店。民营实体书店在经济新常态下,把握住了新机遇,由粗放型向质量型转变。到2014年为止,24小时书店全国有32家,到2015年肯定有不少24小时书店可以精彩亮相,南京有一个24小时书店网上已经公示,现在新华书店也在准备积极筹备24小时书店。这些都是在大环境、新常态下的新举措。
第三个方面,我想分享未来书店的模式。未来书店的模式就是事业合伙人制、小组制、众筹模式,这三种模式先锋都在做。今年我把先锋转变成为事业合伙人的团队,把所有的门店转变成小组制创新的门店,我们做出有益的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每一个人都是创业者,让每一个人发挥好作用,让业绩说话。在先锋人人都是创业者,这也是保持先锋有序成长经营的一个积极举措,没有比人更重要的,人比制度更重要,制度也是人建立的,没有一个好的机制和团队,企业很难走下去。我们把每一个门店,作为每一个人的创业组织,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思路,让每个人的活力和创造力能够得到发挥,释放潜力。
打造精神的“独立王国”
杭州晓风书屋总经理 朱钰芳
我今天就拿这个“独”字跟大家交流。
第一个是“情有独钟”。晓风书屋1996年开业到今天,开了12家门店,都很小,但在地方上得到一些认可。我们一直在很努力地做,更多的是为我们几十万的读者。到今年4月为止,书店办了近700场书友活动,忠实的粉丝47万。最早以前很多在我们书店里看书的小学生、初中生,他们现在已经身为父母,开始带自己的孩子来看书了。我们并不是为了某一个人做,更多是为一群人,为社会和地方上的文化一直在努力做事情。
第二个是“独一无二”。晓风书屋今年跨入了第20年,对我们来说,民营书店就是在一个“独”字上,“独来独往”。最早在浙江最强新华书店的夹缝中生存,这几年又在阿里巴巴这么强的网络平台下生存,非常艰难。但就是因为这个“独”字,我就想要做自己,就想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好好经营一家书店,所以我们才坚持到现在。
独来独往了20年,现在孤独的成分少了一些,更多的是“独一无二”。我们能够坚持到今天,更多是因为有自己的特色。不能说别人没有办法来复制,没有可比性,更多是做我们自己。
第三个是“独立王国”。我自认为我最好的精神寄托,就是我有一批非常忠诚的员工,跟了我十几年,有一批非常信赖我,非常钟爱我的读者。我的每一家书店,全部有我自己的风格。在其他地方我不一定很自在,但是在我自己的王国里面我非常自在。
第四个是“独辟蹊径”。这两年政府对我们的关注越来越多,晓风这两年接收到了省市和中央的扶持资金,这对我们非常重要。拿到政府的钱,我希望自己有更多的造血功能,让自己可以生存下去。16周年店庆的时候,我说我想开百年书店,如果没有造血功能,这个书店造不下去。我们不断在进行多元化的尝试,包括做文创,做定制的图书,建微型书吧,这个对我们很关键,因为有一批忠实的粉丝,在微信群和淘宝的消费群里面他们会很在意,会支持。
第五个是“独出心裁”。晓风作为地方认可的品牌书店,需要得到政府的关注,应该有更多责任感、义务感。最近这几年,不仅仅我们的书店在变,我个人也在浙江省民营书店的协会里面担任一定的工作,我们更希望所有的独立书店都可以找到一个好的转型模式。
在困惑中坚守
雨枫书馆创办人 许春宇
在做书店这样一个,有一点行为艺术的过程里面,我看到了并感知了一些无奈。但是作为一个行为艺术,至少我把它在某些时候作为一个行为艺术去表达的时候,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收获就是你得到了这种响应。更多人会因为你的存在,受到影响。我们书店里面有一些小朋友看书的数量很惊人。有一年,通过对读书率的统计发现,有个妈妈和孩子读了470本书,无论你怎么样质疑他是不是每一本书都读过,但是这么多书他每一本都拿到手里过目,如果每一个孩子每年都可以读100本书,或者30本书,我觉得意义都是无限大的,这是我觉得我们带给社会责任感的部分。
雨枫做了八年,我个人还有困惑在里面,我不知道前辈们是如何抵抗当热情消退,当你的愿望有很大的落差,当你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充满了质疑和无限期的等待的时候,你们是怎么熬过来那段时间的?怎么去保持自己热情?其实我对实体书店的前景不太乐观,我觉得书和阅读的本质在发生变化,无可质疑,我们已经从纸质书的单一阅读方向,转变到电子化阅读上面。
书店是会存在,但书店不会成为我们主流的一个阅读方向,纸质书也不再是我们阅读的主流,我们都是有阅读习惯的人,但是我们的阅读已经发生了一个转变。面对这样的一个前景模糊的行业,怎么去说服自己在坚守的同时,在认真努力的时候接受它的死亡,我觉得是一个很重要的心理过程。我确实没有做准备,我想跟在座的去分享我自己实实在在的感悟。这个感悟包含我们是不是真的把我们的读者放在了第一位上。
做百年老店 阅书香中国
钟书阁董事长 金 浩
不仅民营书业,整个书业都是阳光企业。不管多少年,书业不可能倒闭,但是书店会越来越少,不可能越来越多。这是一个趋势,就好像柯达胶卷,一夜之间就没了。记者问既然是这样,您为什么要开钟书阁?我说上海有2300万人口,这中间有许多爱书的人,我只要把书店开好,有100万或者50万人到我书店来,我的书店也是能生存下去的,所以我要把书店开到最好,人家喜欢来,我就有生存的空间。
我的想法是开大众化书店,为大众服务,为老百姓服务。所以我的书店就是一点点地开,最多时开了二十几家书店。这几年为了开钟书阁,我可以说全国几乎所有的书店都去了,去年我走了几百家书店,北京的书店我一家一家去看,从浙江、到福建、到广州等等,开车走了15000多公里,只要有书店我就去看,我就想探究如何把书店坚持下去。
钟书阁要想开成百年老店,里面的文化底蕴还不够,这是我们接下去要考虑的问题。目前,针对钟书阁的经营模式,我们在做一个改变:书香进家庭、书香进企业、书香进学校。
通过这些项目和平台,进一步打造品牌,吸引更多的家庭、企业、学校与我们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