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土方开挖

2015-07-01 09:37章普生
建材发展导向 2015年4期
关键词:开挖土方深基坑

章普生

摘 要: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城市内部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逐步增多,因此大面积、大深度的基坑成为发展的一种趋势,这就对土方的开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基坑挖土是基坑工程的重要部分,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深基坑的开挖一般土方数量大比较大,挖土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基坑工程工期的长短。同时,支护结构的强度和变形控制能否达到要求和预期的目的,也都是在挖土阶段来进行检验,所以整个基坑工程的成功实施也离不开基坑开挖的严格质量控制。

关键词:深基坑;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是深基坑工程施工的重要工序,对于土方数量大的基坑,基坑工程工期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挖土的速度。另外,支护结构的强度和变形控制是否满足要求,降水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都靠挖土阶段来进行检验,因此,基坑工程成败与否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基坑挖土。而高层建筑基础占地面积和体积较大,埋置较深,相应的土方开挖量大,同时邻近一般都有建筑物,场地狭窄,给土方挖运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因此,做好土方开挖工作,合理选择基坑开挖方案,优化选择挖土机械和运输设备,要对支护结构、地下水位及周围环境进行必要的监测和保护等,对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加速工程进度,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 土方开挖准备

查勘现场→学习和审查图纸→绘制土方开挖图→清除现场障碍物→做好“三通一平”(“三通”:通路、通水、通电;“一平”:场地平整)→做好降排水设施→进行地下障碍物探测→修建基坑施工必需的临时设施→做好测量放线工作→准备机具和施工人员。

2 土方开挖方案的选择

2.1 在具备机具设备的条件下,应尽量采用机械化开挖方案,以节约劳力,加速工程进程;对面积不大、深度较浅、地下水位较低的基坑,在挖土设备条件不具体的情况下,宜以用“人工开挖+小型机具运土”的方式进行开挖;

2.2 当基坑底部具有多个标高,较深部位用机械难以开挖时,宜采用“机械+人工”相结合开挖方案,上部用机械整片开挖至一平均标高,而个别较窄的、较深的部位则用人工开挖;

3 土方开挖图的绘制

一般,基坑土方开挖图绘制的内容应包括:机械开挖路线、顺序、范围、基底部各层标高、边坡坡度、基坑几何尺寸、排水沟,集水井位置、支护位置、土方运输道路以及挖出土方堆放地点等。

4 基坑的机械开挖方法

4.1 机械选用。机械化开挖应根据基础形式、工程规模、开挖深度、土质、地下水情况、土方量、运距、工地机具设备条件和工期要求等合理选择挖土机械,即:

4.1.1 一般深度不大的大面积基坑开挖,宜采用挖掘机装土,用自卸汽车运土。

4.1.2 对面积大且深的基础多采用0.5立方米、1.0立方米斗容量的液压正铲挖掘。

4.1.3 对地下水位较高采取不排水开挖时,亦可分层用不同机械开挖,先用正铲挖土机挖地下水位以上的土方,再用拉铲或反铲挖地下水位以下的土方,用自卸汽车运土。

4.2 基坑坡度确定。采用放坡开挖,应具有稳定的边坡坡度,以避免坍方,危害安全施工。确定基坑坡度应根据土质情况、场地大小、地下水情况和基坑深度等综合因素,同时还要考虑施工环境,边坡地面荷载等的影响,其坡度允许值见表1,开挖深度较大的基坑,当采用放坡挖土,宜设置多级平台分层开挖,每级平台的宽度不宜小于1.5米。

4.3 土方开挖方法。放坡挖土:放坡开挖是最经济的挖土方案,当基坑开挖深度不大(软土地区不超过4m,地下水位的土质较好地区挖深亦可较大)、周围环境允许、能确保土坡的稳定性时,均可采用放坡挖土。开挖深度较大的基坑,当采用放坡开挖时,宜设置多级平台分层开挖,每级平台的宽度不宜小于1.5m。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软土地区,应在降水达到要求后再进行土方开挖,宜采用分层开挖的方式进行开挖。分层挖土厚度不宜超过2.5m,挖土时要注意保护工程桩,防止碰撞或因挖土过快、高差过大使工程桩受侧压力而倾斜。

5 大面积基坑开挖方法

5.1 大面积基坑土方的开挖,其开挖次序一般采取先整片挖到平均标高,然后开挖个别较深部位。在标高变化处应做成45°斜坡。

5.2 在开挖时,反铲挖土机采取端部或侧向开挖法,后退或侧向挖土往一侧或两侧装车运土,挖掘宽度可不受机械最大挖掘半径限制,臂杆回转角度为45~90°。

5.3 对较宽的基坑,拉铲挖土机多采取端部或侧向开挖法,后退或侧向移动挖土,端部开挖宽度可达到机械挖土半径的两倍,能两侧出土,且坡度较易控制,并能开挖较陡的坡。

6 基坑开挖注意事项

6.1 基坑采用机械挖土,坑底应保留200-300mm厚基土,用人工清理整平,防止坑底土扰动。待挖至设计标高后,应清除浮土,经验槽合格后,及时进行垫层施工。

6.2 土方开挖中,工程桩头暴露后,严禁挖机挖斗野蛮碰撞、扒挖桩头、桩筋,严禁挖机手帮助破桩工人推倒桩头。

6.3 基坑开挖时,应按先支撑后挖土的原则进行,挖土前应挖应力释放沟,挖土应对称、分层进行,严禁超挖。

6.4 当挖土至第二道支撑顶面,应停止挖土,用人工开挖围檩、支撑沟槽,浇筑后养护期7d~10d后方可继续开挖。

6.5 土方停挖后,坡度必须保证在1:2.5以上,同时要求挖机不得停放在坡度边缘,防止因塌方将挖机掩埋等事故。

6.6 土方在施工中的安全防护要点:基槽边2m内范围内不得堆放土料及停放机械,2m以外范围内堆土高度不宜超过1.5m;开挖深度如果超过2m,基槽沿边处必须设两道0.6m和1.2m高的防护杆加密目网封闭,悬挂危险标志,并在夜间悬挂红色警示灯,严禁任何人在悬壁、陡坡下面休憩;夜间开挖土方,应尽量安排在地形平坦、干扰较少和运输道路畅通的地段,并保证施工时有充足的照明。

7 基坑常见的现象

7.1 围护结构出现渗水、漏泥或开挖面以下出现冒水,应变处置措施。(1)采取止水堵漏措施;(2)发现薄弱环节,及时采取加固措施。

7.2 土方开挖不均衡,支撑施工不及时致使支护系统受力和变化速率过大,应变处置措施。(1)加快开挖和支撑的施工进度,增加支撑预加轴力的次数;(2)调整开挖及支撑施工次序,减小每步开挖的空间尺寸,使基坑受载均衡。

7.3 围护结构刚度、强度不足,变形过大,应变处置措施。(1)增加临时斜撑、角撑;(2)对支撑加设预紧力;(3)加强支撑的竖向间距;(4)在坑内堆载或坑周卸载。

7.4 基坑隆起过大,应变处置措施。(1)在最下层开挖时,采取分块挖、分块浇筑垫层混凝土,以控制墙体位移;(2)采用中心岛法挖土;(3)超前在坑底进行压力注浆;(4)压载。

7.5 支撑支柱桩不均匀沉降或上浮,应变处置措施。(1)在支撑上加载或卸载;(2)设置临时拉系构件,以使支撑稳定;(3)设立竖向十字撑;(4)调整立柱上支托支撑的支托构件标高。

7.6 支撑因截面不足,有压损可能,应变处置措施。(1)在竖向及水平向增设支撑;(2)加固支撑。

7.7 支撑下垂、挠曲变形,应变处置措施。(1)对杆件进行加固,设置临时拉系构件,以缩短构件的长细比;(2)必要时增设水平向和竖向支撑;(3)地面上对称卸载,坑内堆载。

7.8 支护体系及土体变化速率突增,基坑有失稳可能,应变处置措施。对基坑进行局部乃至全部回填;在采取以上措施,土体得到临时稳定后;着即进行地基或支撑加固。

8 基坑监测

为了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安全,必须对基坑进行监测,方案如下:

8.1 观测点的布置:在坡顶上每隔25m布置一个点。

8.2 观测精度要求:满足国家三级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水平误差控制<6.00mm;垂直误差控制<0.5mm。

8.3 观测时间的确定:基坑开挖每一步都应作基坑变形观测;观测时间间隔每天一次,必要时连续观测,基坑开挖完7天后,可由每天一次到3天一次,15天后每周观测一次。

8.4 注意事项:每次观测应用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观测线路;观测其间使用一种仪器,一个人操作,不能更换;加强对基坑各侧沉降,变形观测,特别对有地下管线地的各边坡可进行重点观测。

9 结语

总之,高层建筑深基坑土方实际开挖中,要合理选择基坑开挖程序,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机械,要根据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开挖方式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基坑开挖的顺利进行,加速工程进度。

猜你喜欢
开挖土方深基坑
基于FLAC3D的深基坑开挖模拟分析
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
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浅述
深基坑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的应用
浅析渭河隧道拱部外露地表开挖施工技术
软弱腐殖土隧道开挖施工技术
顺德水道和甘竹溪水道航道整治工程 三江船厂段切嘴工程航槽调整和开挖方案
土方计算在工程实例中的应用
讨论高压旋喷桩在基坑开挖支护施工中的应用
深基坑土方开挖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