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卓鹏 陆忠华
摘 要 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调查”微课制作为例,尝试使课堂教学新颖化、情境化、游戏化,探讨如何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如何突破重点、化解难点,如何借助微课平台展示精彩,使微课亮点纷呈。
关键词 种群密度 微课 制作 评析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教学内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用于帮助其他教师改进课堂教学、促进专业发展。微课制作共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制作阶段和上传阶段。下面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调查”微课制作为例,作相关的介绍和评析。
1 准备阶段
1.1 关于选题
微课的核心价值在于“微”,微问题、微故事、微学习、微研究,将眼光聚焦,选择最贴近促进学生发展要求的内容。
1.2 关于设计
① 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0 min;② 内容微型化,要求主题更加突出,让学习者通过微目标达成;③ 组成构成的情境化,以微视频为主的资源包含了课件素材、习题反思等,营造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④ 容量小,使用灵活,可以支持在移动终端设备上观看使用。
1.3 “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调查”的教学设计
本课题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中的探究活动。教材在呈现种群特征这一内容时,从问题出发,落脚于对科学方法的学习,也就是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因此,让学生尝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是本节的主要教学目标。
1.3.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尝试用样方法模拟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设计和完成样方法模拟实验;提升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1.3.2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如何调查一片草地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呢?
学生讨论:用估算的方法。
教师引导:在多数情况下,对于难以逐个计数的群体,常采用的估算方法是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再求其平均值,即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提出问题:对于调查蒲公英而言,应该如何取样?
学生讨论:取样一般以1 m2正方形为宜;取样时做到随机取样;取样方法可采用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教师提示:如果调查区域是方形,一般采用五点取样法。具体做法是:在方形区域内先划出对角线,在交点处取一个样方,再在其四周各取一个样方,总共五个样方,这样就能使这个区域每个方位都取到了一个样方。如果调查区域是长条形的,则采用等距取样法,就是在长行方向上,等距离取若干个样方。
模拟草地:如图1所示,给每个学习小组一张A4纸,上面圆点代表蒲公英,三角代表其他植物。要求各小组采取不同的取样方法调查这片“草地”中的“蒲公英”种群密度。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可以先按比例把硬纸剪成1 cm的正方形,取样方时,只要沿着正方形四边画线,这样取样既快捷又美观。种群密度的计算=每个样方内圆点数之和/样方数。
汇报交流:各组展示取样方法,有小组采用五点取样法的(图2);也有小组采用等距取样法的(图3)。最后计算出结果。
出现问题:各组计算的结果相差较大。
寻找原因:通过各组交流得知,对于压在样方边缘上的“蒲公英”处理方式不同,有的组把四边都计入,有的组计上下或左右两边,有的组四边都没有计入。
学生讨论,最后达成共识:除计数方框内的,再加上相邻两边及顶角上的个体。
教师指导:一般把样方上边,左边及其顶角的个体统计在内,其他边缘不作统计,也就是“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原则。
规范以后各小组重新统计并计算出了各自的结果,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如五点取样法:(3+7+6+5+3)/5=4.8株/m2;等距取样法:(4+4+6+7+2+7)/6=5株/m2。
进一步探究:
(1) 样方法适用于哪些生物种群密度调查?
学生讨论回答:植物,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2) 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往往会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因为采用的是小样本,在估算时就有误差。加上野外调查主观意愿容易选择物种出现频率较高的地段,故一般会偏大。
1.3.3 教学反思
本课题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以如何调查某草地中蒲公英种群密度为主线,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关注学生知识的自主生成与构建。进行模拟实验获得的实际体验最有利于学生掌握样方法的实质和体会其实际应用价值,其中具体而有效的小组活动是尝试、模仿调查种群密度的关键。模拟实验中,学生在讨论并搭建模拟实验的基本步骤框架的基础上,再自己动手进行模拟过程,可以保证实验更有效地进行。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实验结果产生的误差,在小组汇报交流后全班展开讨论并归纳,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注重细节的完善,以及在尝试挫折中学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初步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2 制作阶段
2.1 关于制作的要求
① 画面清晰稳定,构图及配色合理;② 语言规范,音质清楚;③ 用色彩线、符号等标注关键信息。
2.2 关于制作的方式
模式一:录屏软件录制(屏幕录制软件+PPT)。
工具与软件:电脑、耳麦(附带话筒)、视屏录像软件(超级录屏7.4)、PPT。
方法:对PPT演示进行屏幕录制,辅以录音和字幕。endprint
过程简述:① 针对所选定的教学主题,制作PPT课件;② 执教者一边演示(可在PPT上进行标注)一边讲解,录制软件自动录下整个过程;③ 对视频进行必要的后期编辑和美化。
“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调查”微视频便是采用了模式一录制。具体操作:下载软件——“超级录屏7.4”,安装,桌面上创建快捷方式,打开桌面“超级录屏7.4”图标,点击开始录制;点击打开课件PPT,讲解录制;按F3录制结束。
模式二:摄像机拍摄(DV录像机拍摄)
工具与软件:便携式录像机、白板、其他教学演示工具。
方法:对教学过程摄像。
过程简述:① 针对微课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制作课件PPT;② 利用白板展开教学过程,利用便携式录像机将整个过程拍摄下来;③ 对视频进行必要的后期编辑和美化。
模式三:数码手机拍摄(手机+白纸)。
工具与软件:手机、白纸、不同颜色的笔、相关主题的教案。
方法:手机录制书写、画图等教学过程。
过程简述:① 针对微课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② 用笔在白纸上展现出教学过程,可以画图、书写、标记,用手机将教学过程拍摄下来;③ 对视频进行必要的后期编辑和美化。
模式四:可汗学院模式(录屏录制软件+手写板+画图工具)。
工具与软件:电脑、麦克风、视频录像软件、手写板、画图工具。
方法:通过手写板和画图工具对教学过程进行讲解演示,并使用屏幕录制软件录制。
过程简述:① 制作教案;② 安装手写板等工具,使用手写板和绘图工具,对教学过程进行演示;③ 通过屏幕录像软件录制教学过程并配音;④ 对视频进行必要的后期编辑和美化。
模式五:其他符合微课内涵和要求的类型,不拘泥于形式,鼓励创新。
3 “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调查”微课评析
通过“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调查”微课的制作,尝试使课堂教学新颖化、情境化、游戏化,探讨如何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如何突破重点、化解难点,如何借助微课平台展示精彩,使微课亮点纷呈。本微课最大亮点:由于受季节和课时等条件限制,采用模拟调查的方式进行操作——教师给出模拟草地,各小组采用不同的取样方法得出各自的种群密度,最后进行展示交流。可见,微课的经济适用,时间短,又能展示常规课的精彩,必将成为教师间进行课堂教学的切磋、交流、示范及优质课评比的一大趋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