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SMART原则”有效开展探究实验教学活动

2015-07-01 11:21张贵红
中学生物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原则笔者班级

张贵红

SMART原则即目标管理原则,最初是由管理学大师Peter Drucker提出。SMART原则中的“SMART”是五个英文字母的缩写,即具体的(Specific)、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的(Relevant)、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ased)。SMART原则常用来帮助公司经理的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回望新课程改革以来,在课堂教学活动热闹起来的背后总有一些隐忧:为什么开展探究活动;怎样开展探究活动;活动开展是否有时限观、效率观;活动开始之后学生行为是否背离了原初的目标;探究活动之后学生收获了什么;活动的开展是否有效服务于概念教学……这些问题都值得教师好好思考。如果教师能在活动设计时,追问自己是否遵守了“SMART原则”,是否有具体的措施实现“SMART原则”,那么探究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就可以相对提高。下面以几个教学课例为例,讨论借用“SMART原则”有效开展探究活动的措施。

1 据“具体性”原则,考虑探究目标有效呈现策略

“具体性”是指:不抽象,不笼统,细节很明确,所谓明确就是要用具体的语言清楚地说明要达成的行为标准。明确的目标几乎是所有成功探究活动的一致特点。很多探究活动课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因为目标模棱两可,或没有将目标有效地传达给学生。教师可采用思维导图,放射性地呈现活动目标和利用任务单线型呈现活动目标,可比较有效地传达活动目标。

1.1 思维导图呈现探究目标

如在探索研究人体尿液形成的过程的课堂教学中,情境引入之后,笔者以图1所示思维图的方式呈现探究目标。这种目标呈现方式不仅能使学生知道要做什么,而且容易使学生形成系列活动关系的框架,对课堂教学活动有一个明确的、整体的把握,教学效果较好。

1.2 任务单位呈现研究目标

例如在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频率影响实验中,笔者就采用任务单的方式出示探究目标,如表1所示。任务单的呈现使学生观察能力得到发展,避免了教师繁琐的解说,把活动和研究的主动权及时并完整地交还给学生。

2 据“可实现”、“时限性”原则,考虑活动过程组织方法

“可实现”是指目标在群体或个体付出努力的情况下是可以实现的,这就需要教师制定的探究活动目标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时限性”是指活动目标的完成是有特定的期限,需要教师有效调控时间。笔者观察到许多一线教师的探究课要么让学生走过场,开展伪探究,要么采用放羊式,学生做到哪里是哪里。这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效益都有待于改进,其实教师在组织探究实验活动的时候,可采用以下方法,可提高探究活动的时效。

2.1 清楚告知学生实验时间

笔者据预实验,提前告知实验时间。对于学生动手后观察、记录结果就可以得出探究结论的实验,教师可以提前做实验,估准时间,提前安排好小组合作方案,并预先告知学生实验时间。例如探究叶表皮气孔分布情况的实验,笔者给出如表2所示的实验记录单,科学限定时间,有利于提高学生个体的工作效率和小组的合作意识。

教师可用大于等于3组完成实验时间来限定探究时间。对于需要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开展的实验,例如探究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笔者给出了学生实验材料,由学生小组合作组装实验装置并开展实验。这种有固定程序和固定时间的实验,教师可以采用观察现场生成,会形成一种竞争,学生不会随意浪费时间,实验组织科学合理。

2.2 分层次划分实验组,合作完成平行实验

班级学生实验组的划分,笔者认为可以有四个层次:① 小组,即两位同桌为一小组;② 基本组,即前后四人为一个基本组;③ 大组,即一大排(两列)学生为一大组;④ 班级组,即整个一个班级为一个班级组。这样划分有利于即高效又充分开展平行重复实验,例如图2中的实验,如果每个小组把3个实验都做一次的话,时间就会耗得比较长。笔者可以安排每一大组开展一个项目实验,这样即有平行重复组,又可提高实验效率,可以采用班级组的方式来处理实验数据,科学高效开展实验。

3 据“可测评”原则,考虑探究结果交流方式

“可测评“是指活动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活动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许多一线教师因在探究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缺乏“探究活动记录单”的给予,给后期的活动成果梳理展示造成困难,使实验的科学性和目的性的展示难以达成。在教师为学生配备实验记录单的情况下,各组的研究结果如何呈现,小组的研究误区如何暴露,如何搭建平台让学生的研究形成智慧碰幢,笔者认为有两种方法可以有效实现探究结果的测评与交流。

教师可采用展示评价的方式交流探究结果,如图2示的活动记录单,可以在分组活动之后,请某个学习小组的一个代表上讲台,利用实物投影机向大家展示活动结果,其他小组的学生对于研究成果进行点评补充。这种展评式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检测完善了自己,探究活动只有谁更好之分,而没有对错的负面情绪的影响,效果更好。

可采用汇总数据的方式交流实验结果。对于数据测算统计类的实验,教师均可以采用小组完成实验记录,班级组汇总统计展示数据的方式,交流探究结果,并在交流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认真、按时完成实验的重要性。例如探究水温变化对于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实验、不同运动方式对人体呼吸频率影响实验、不同酒精浓度对水蚤心率影响实验……教师都可以采用如表3所示的班级探究情况记录单,促成班级组学生迅速、高效达成实验,并让学生在教师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中再次提高科学素养。

4 据“相关性”原则,考虑科学概念建构策略

“相关性”是指实现某个教学目标与其他目标的关联情况。如果某个教学目标实现了,且对其他的目标完全相关,或者说相关度很高,那么,此时教学目标达成才有实效。

例如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初中生物教学必做的实验,开展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之后能够建构细胞基本结构的概念。概念的建立往往需要学生在认真观察之后才能抽象得出,出于这种考虑,虽然教材只安排分别进行一个动物、植物细胞的观察,笔者还是将学生分层分组,一个基本组内的学生分别观察不同的细胞,利用数码显微镜展示观察成果,进行交流。这样的安排与原来单一实验的安排相比,笔者最大的担忧就是怕学生会在忙碌之后忘记了忙碌的主旨。考虑到“相关性”原则,笔者采用思维导图技术植入教学,思维导图的使用可以明显让学生在活动之后建立做实验与为什么做实验之间的联系,从而理清思路,让实验教学服务于概念教学,因此活动之后,教师利用PPT帮助学生疏理,建立起活动与概念之间的思维导图,就起到画龙点睛的教学效果。

初中生物探究性教学活动的开展,不能停留在看起来是“热闹”,想起来是“胡闹”的层次,教学活动组织的是否有效、科学完全靠教师的引领。教师在组织活动的时候,多考虑一下SMART原则,思考一下具体的可实现原则的策略,就会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李子庆.SMART原则及其与绩效管理关系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9):94.endprint

猜你喜欢
原则笔者班级
班级“四小怪”
老师,别走……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不称心的新班级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班级被扣分后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