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险峰,刘耀婷,殷杏,胡海清,姜余琴,周庭银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上海200003)
3 340例ICU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陈险峰,刘耀婷,殷杏,胡海清,姜余琴,周庭银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上海200003)
目的 回顾性分析3 340例ICU患者的病原菌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3 340例ICU患者,采集痰液、血液、尿液、脑脊液、引流液、穿刺液标本对感染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送检标本14 391份,分离病原菌5 893株,阳性率为40.94%。剔除同一患者的同种菌株后病原菌共2 689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 017株,革兰阳性球菌558株,真菌114株。革兰阴性杆菌中,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27.96%、16.64%、15.40%,鲍曼不动杆菌对检测药物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革兰阳性球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分别占28.85%、24.7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67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5株。结论 ICU病原菌以非发酵杆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问题明显,多种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表现出多重耐药和高度耐药。
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耐药性
研究表明,我国医院耐药问题是一个严重的问题[1,2]。为进一步了解我院ICU患者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其耐药性,现对我院ICU病原菌菌群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ICU住院患者3 340例,男2 369例、女971例,年龄14~86岁。其中多发伤1 065例,糖尿病357例,呼吸衰竭564例,颈椎、腰椎术后255例,急性胰腺炎171例,移植术后122例,癌症术后117例,其他(如支气管肺炎、发热待查、肾炎等)689例。
1.2 方法 采集患者的痰液、血液、尿液、脑脊液、引流液、穿刺液等。痰液标本在留样前必须刷牙或漱口3次以上,从深部咳出痰液;血液标本以双侧单采(1瓶需氧、1瓶厌氧)为主,少部分按医生需要采用双侧双采(2瓶需氧、2瓶厌氧);尿液标本必须尿道口消毒后,采集中段尿2 h内送检;脑脊液以无菌手续在患者第3和第4腰椎间隙或稍低处穿刺取得;引流液多为十二指肠液,医师在插管后自然流出;穿刺液多为胸腹水、心包积液、关节液等,以1根套管腔针插入采集部位,然后以含无菌抗凝剂注射器抽取。标本采用琼脂平板培养,血液标本采用上海复星佰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BIOFOSUN全自动细菌培养监测系统进行阳性结果筛选,阳性结果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2 compact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大多数病原菌的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法检测,所用抗生素纸片均为英国Oxoid公司产品,少数病原菌的药物敏感试验采用VITEK 2 compact系统的AST-GN13和AST-GP67专用药敏卡测定。标准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大肠埃希菌ATCC35218,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9213,粪肠球菌ATCC29212做室内质控,药敏标准根据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相关文件判断。临床分离的病原菌耐药性分析采用患者首次分离菌株。
2.1 病原菌检出情况 共送检标本14 391份,其中痰标本4 451份,占30.9%;血标本3 903份,占27.1%;尿标本2 779份,占19.3%;其他(脑脊液、引流液、穿刺液)3 258份,占22.6%。共分离病原菌5 893株,阳性率为40.95%。剔除同一患者同种菌株后共分离病原菌2 689株。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共2 017株,占总分离病原菌的75.00%;革兰阳性球菌558株,占总分离病原菌的20.75%;真菌114株,占总分离病原菌的4.25%。见表1。
2.2 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2.2.1 肠杆菌科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为82.8%~94.5%,但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12.2%和46%;对常用的二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为80%~90%,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为39.2%和56.7%;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较低,为2.2%和2.9%。阴沟杆菌和粘质沙雷菌对头孢唑啉和头孢克洛的耐药率较高,为96.0%和98.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29.3%和38.7%;而阴沟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分别为9.0%和12.7%,粘质沙雷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44.6%和45.3%。
表1 2008~2012年我院ICU病原菌分布趋势(株)
2.2.2 非发酵菌科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较为严重,均大于50%;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1.7%、35.6%、46.7%、45.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洋葱伯克霍德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19.3%和17.4%,对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7.1%和45.2%。
2.3 革兰阳性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均为敏感,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48.9%;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分别为4.0%、2.3%、1.5%。
ICU患者以多发伤、重度颅脑损伤、感染性疾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居多。由于病情重且抵抗力差、使用的抗生素种类多,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于非ICU病房。本研究对2008~2012年我院3 340例ICU患者分离出的2 689株病原菌进行感染情况及耐药情况分析,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占分离细菌的75%,其中数量最多的是鲍曼不动杆菌,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球菌中,数量最多的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与近年国内报道[1,3]一致。从患者的标本种类来看,痰标本仍然是主要病原菌的来源,表明呼吸道感染是ICU患者感染的主要途径。
耐药病原菌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抗生素滥用是临床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针对ICU病原菌进行耐药性检测,发现鲍曼不动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严重,均在50%以上。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在82.8%~94.5%,对常用的二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在80%~90%,MRSA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检出率也达到48.9%。这些数据充分显示了耐药情况的严重性,同时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
鲍曼不动杆菌是临床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能够产生多重耐药菌株[6],其耐药机制多样,包括外排泵主动外排、产生抗菌活性酶如β-内酰胺酶、从质粒结合方式获得耐药性等[4,7,8]。本研究中,鲍曼不动杆菌是检出率最高、耐药性非常严重的病原菌,表现出严重的多重耐药和高度耐药,对常规抗生素的耐药性在70%~85%,对哌拉西林达到89%,相对而言,对米诺环素的耐药性较低,为53%,与以往报道结果一致[7]。因此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治疗应慎用哌拉西林。对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发现,两种菌对哌拉西林和二代头孢的耐药性非常高,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较低,与以往报道结果一致。说明目前碳青霉烯类、头孢三代等抗生素对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仍有效[9]。近年来,由于青霉素、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大量应用,MRSA的检出率和耐药性越来越高[10,11],本研究中,MRSA对庆大霉素、红霉素、头孢唑啉等药物的耐药率都在50%以上。MRSA的检出比例偏高,是临床上较难控制的病原菌之一。本研究显示,该病原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均敏感,可采用针对性用药。
综上所述,我院ICU病原菌以非发酵杆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问题明显,多种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表现出多重耐药和高度耐药。目前,耐药性病原菌问题日益突出,我们应加强对临床病原微生物及其耐药性的监测,依据药敏结果合理化选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同时加强院内感染监测,减少院内感染,为临床合理用药、避免抗生素滥用提供指导。
[1] 陈映,乔岩,赵燕.医院感染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2013,7(1):76-79.
[2] 郑沁,赖怡,康梅,等.华西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连续两年院内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监测[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8,33(1):20-24.
[3] 裴杰.重症监护室感染细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3,6(1):132-133.
[4] 李小宁,李娟,姚永红,等.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产ESBL和碳青霉烯酶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2,17(1):30-33.
[5] 吴琼,倪语星.一种新的氨基糖苷耐药决定因子:质粒介导的16S rRNA甲基化酶[J].微生物与感染,2009,4(1):45-48.
[6] 刘嘉,申恒巧,刘汉清,等.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性与主动外排系统[J].医药导报,2011,30(9):1191-1193.
[7] 梅玉南,王凯.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5):1039-1041.
[8] 王悦,宋诗铎,何屏,等.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及其播散机制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3,53(35):92-95.
[9] 陈济超,陈凯丽,梁国威,等.肺炎克雷伯杆菌101株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3,7(6):2443-2446.
[10] 贾红岩,崔婧,王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190-192.
[11] Naber CK. Future strategies for treating Staphylococcus aureus bloodstream infections[J].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08,14(Suppl 2):26-34.
10.3969/j.issn.1002-266X.2015.01.026
R378
B
1002-266X(2015)01-0062-03
201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