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的变化及意义

2015-07-01 23:43鲁远君贺传沙文治成费容潘乙年
山东医药 2015年1期
关键词:急性期血肿血浆

鲁远君,贺传沙,文治成,费容,潘乙年

(1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重庆401220;2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中心实验室)

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的变化及意义

鲁远君1,贺传沙1,文治成1,费容1,潘乙年2

(1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重庆401220;2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中心实验室)

目的 分析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乙酰胆碱(Ach)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45例初发脑出血患者(观察组)和3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记录观察组入院第2、10天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及血糖水平,入院时及住院第10天完善头颅CT检查,并计算颅内血肿体积;入院第2、10天测定两组血浆NE及Ach水平。结果 观察组入院时及入院第10天颅内血肿体积分别为(29.70±4.90)、(22.00±5.05)mL,入院后第2天和第10天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及血糖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第2天、第10天血浆N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血浆乙酰胆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血浆NE、Ach水平第2天与第10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浆NE水平明显升高、Ach水平明显降低,可能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一定联系。

脑出血;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普遍存在于各种脑血管疾病中。在脑出血急性期,交感神经兴奋,表现为心率增快、血压增高、呼吸加快、血糖升高及胃肠道蠕动分泌功能抑制[1];同时也导致副交感神经功能障碍,如心律失常、吞咽困难、尿失禁及便秘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是通过其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来完成的,所有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末梢、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释放乙酰胆碱(Ach),绝大部分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E)。本研究通过检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浆NW、Ach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急性期(发病2周内)患者45例(观察组)。纳入范围:①发病3 d内入院,首次患脑出血;颅脑CT证实病灶位于大脑半球,血肿体积>25 mL(除外血肿破入脑室系统者),并与临床症状定位一致,不伴脑干、小脑出血;②检测前未使用影响自主神经活性的药物,如激素、拟肾上腺素类药、β受体阻滞剂等;③无自主神经功能活性的其他共存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律失常、多发性神经病、体位性低血压等;④检测时无感染性疾病,如肺炎、尿路感染等。其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43~72(61.24±9.71)岁。同期选择我院健康体检者38例作为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45~77(63.28±10.27)岁。两组性别、年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颅内血肿体积计算 观察组分别于入院时、入院第10天行头颅CT检查,根据多田公式计算颅内血肿体积,V=a×b×c×1/2。a表示最大血肿面积层面血肿的最长径,b表示最大血肿面积层面上与最长径垂直的最长径,c表示CT图像中出现出血的层面数。

1.2.2 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测量 两组分别于入院后第2、10天清晨安静状态下,记录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呼吸次数。

1.2.3 血浆NE、Ach水平检测 观察组于入院后第2、10天,对照组于体检时,清晨、空腹、安静状态下采集静脉血3 mL,置于预冷的抗凝管中,4 ℃ 离心,取上清液置-70℃冰箱保存备检。采用液质联用法检测血浆NE水平,ELISA法检测血浆Ach水平,氧化酶法检测血糖水平。

2 结果

2.1 观察组颅内血肿体积变化 入院时及住院第10天颅内血肿体积平均值分别为(29.70±4.90)、(22.00±5.05)mL。

2.2 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及血糖水平比较 见表1。

表1 观察组第2、10天平均动脉压、心率、 呼吸及血糖水平比较±s)

注:入院第2天与第10天相同指标比较,P均>0.05。

2.3 两组血浆NE、Ach水平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入院第2、10天血浆NE、Ach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脑卒中后患者存在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为心率、血压调节异常,反射性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非对称性的瘫痪侧肢体发凉、出汗,反射性催汗、血管舒缩调节系统变化,膀胱、肠道功能紊乱和性无能[2]。典型的脑出血患者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强,副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减弱导致短暂性高血压。本研究显示,脑出血急性期血浆NE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提示交感神经活性增强,且脑出血组血浆NE水平第2天与第10天比较无明显差异。Siu等[3]报道1例急性右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连续3 d出现呼吸急促、出汗、高血压、高热和心动过速,被诊断为交感风暴,即交感神经过度兴奋。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包括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和压力反射减弱。本研究表明,脑出血急性期血浆Ach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表明副交感神经活性减弱,且脑出血组血浆Ach水平第2天与第10天比较无明显差异。研究显示,急性脑卒中患者压力反射受损与卒中累及岛叶相关,而且两侧岛叶似乎都参与处理压力感受器信息,其中左侧岛叶占主导地位[4]。累及右侧大脑半球岛叶皮质的患者,交感神经系统被过度病理性激活,患者最易出现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5],与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NE、Ach水平变化相关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如多汗、体位性低血压、吞咽困难、便秘、尿失禁及睡眠障碍等。

脑卒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与较高的猝死发生率有关[6]。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在发病后不久即被损害,在老年卒中幸存者中,受损的自主神经功能可能增加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风险[7]。本研究显示,脑出血患者入院第2、10天平均动脉压、呼吸次数、心率次数及血糖水平变化不明显,提示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无明显改善,与其血浆NE、Ach水平基本一致。

脑出血急性期血浆NE水平升高、Ach水平降低与患者临床症状有一定联系。Micieli等提出假说,认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与脑卒中相互联系,并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8]。Sykora等认为,对急性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患者,改变自主神经功能可能有重要的治疗意义[9]。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脑出血患者经常提及的问题,临床应重视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与之相关的血浆NE、Ach水平,并根据其发病机制进行对症治疗。

[1] Labuz-Roszak B, Pierzchala K. Stroke induces disturbances of autonomic system function[J]. Neurol Neurochir Pol, 2007,41(6):495-503.

[2] Korpelainen JT, Sotaniemi KA, Myllylä VV.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disorders in stroke[J]. Clin Auton Res, 1999,9(6):325-333.

[3] Siu G, Marino M, Desai A, et al. Sympathetic storming in a patient with intracranial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J]. Am J Phys Med Rehabil, 2011,90(3):243-246.

[4] Sykora M, Diedler J, Rupp A, et al. Impaired baroreceptor reflex sensitivity in acute stroke is associated with insular involvement,but not with carotid atherosclerosis[J]. Stroke, 2009,40(3):737-742.

[5] Meyer S, Strittmatter M, Fischer C, et al. Lateralization in autonomic dysfunction in ischemic stroke involving the insular cortex[J]. Neuroreport, 2004,15(2):357-361.

[6] Tokgozoglu SL, Batur MK, Topuoglu MA, et al. Effects of stroke localization on cardiac autonomic balance and sudden death[J]. Stroke, 1999,30(7):1307-1311.

[7] Mclaren A, Kerr S, Allan L, et al. Autonomic function is impaired in elderly stroke survivors[J]. Stroke, 2005,36(5):1026-1030.

[8] Micieli G, Cavallini A. Th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d ischemic stroke: a reciprocal interdependence[J]. Clin Auton Res, 2008,18(6):308-317.

[9] Sykora M, Diedler J, Turcani P, et al. Barorefle:a new therapeutic target in human stroke[J]. Stroke, 2009,40(12):e678-682.

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2008-2-382)。

10.3969/j.issn.1002-266X.2015.01.015

R743.34

B

1002-266X(2015)01-0039-02

2014-08-14)

猜你喜欢
急性期血肿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