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昌会 中国进出口银行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金融如何支持企业“走出去”
■赵昌会 中国进出口银行
先讲第一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提到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不仅仅是环境变了,支撑的要素变了,或者政策变了,而且对于最终的结果就是增长率的问题,我们要求的是7%左右,“左”可能就是7%以下,“右”比如说7%点多。从金融角度来讲,或者是说金融政策来理解这个问题,是有两个方面需要大家注意的。一个就是在2014年之前我们在很多时候,事实上也是在用货币发行或变化宽松来支撑经济运行,当中有很多我们的确克服了那些困难,但仍存在财政资金运行到实际经济中的那些运行不畅的方面。从去年开始,尤其去年下半年中国经济运行开始变了,变成就是整体增长的曲线更加平缓,甚至支撑那条曲线很多要素,比如说出口、工业生产总值、用电量等一些主要的指标,已经很难再用刺激的手段,或者是说要巩固原来的趋势,就会下更大的精力,当然也要投入更多的资源,事实证明,在这个阶段有点得不偿失。因此,一个新概念应运而生,那就是“新常态”。新常态这个问题,如果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它有两个:
对外,就是说我们再也不用背负那种负担,把我们自己的这种资源、投入用得满满的,我们自己确实也得到发展了,但是我们的的确确也带动了一批国家,而这些国家的发展在经济上他们确确实实借了中国的“东风”。但是从防务、安全这些角度来看,这些国家又和中国不是那么一致,不一条心,比如说澳大利亚、日本、东南亚一些国家,我们现在的思路变了一下,就是说我们不用费那么大劲,不用100%的精力都使出来,增长毫无疑问是下降了,下降到能够持续、能够容忍,它也能够基本上可以接受这种程度。
但是这种下降哪怕下降不到一个百分点,它已经产生了重大的地缘经济影响,比如澳大利亚出口铁矿,它一看中国需求很饱满,它就提价,澳政府觉得那些铁企业赚了太多的钱,所以要向他们征税,当然增加那些税收最终要转移到中国企业,也就是中国方面。我们现在稍稍地往下走一点,原来澳大利亚边远地区那些很繁荣的小镇现在基本上破产了,原来那些在好多方面想靠中国企业的矿产企业,它那个价格顶不住了,一个是降价,我们现在很多中企业特别是有色金属方面的企业,也认为含有降价的可能性,这个空间很大。就是因为这一点,可以说改变了澳大利亚自从1990年以来的经济态势。
澳大利亚和中国有很多地方是相似的,反过来相似。就是凡是我们需要的,很多它都有,但问题就在于它作为供应者,从1990年到现在,一直靠中国这棵大树,现在也成第一大贸易伙伴了,但是澳大利亚人均收入从1990年的时候大概是人均一万六千到一万七千,到2014年的上半年差不多是人均减少六百美元,现在这个曲线在往下走,可以说从去年澳大利亚在很多政策方面都在进行剧烈的调整。一方面很多时候它指责中国,说中国不民主,中国这个市场虽然对澳大利亚重要,但是澳大利亚要敢于向中国提出尖锐的批评,所以它还要打造一个十二艘潜艇的建筑,它要在情报交流和防护这方面紧密配合美国,甚至想挖日本和印度这样的国家,来给中国施加反影响,但是我们这个“新常态”使得澳大利亚鼓足那个劲头一下子泄气了。所以说在国际层面来理解,有时候你跟它吵,外交上跟它斗,不如经济上逼一下尤其是完全依靠中国增长的国家。我们原来增长7%、7.5%、7.4%,我们现在不需要那么高了,这一下就可以改变很多国家的战斗趋向,我们不需要也不奢望,此刻把他们拉入中国的战斗轨道,但是的的确确他们的国际政策不能不发生改变。最有效率的就是去年在澳大利亚开会,澳大利亚被美国拉得很紧,但是澳大利亚在关键时刻都能够明辨是非,像类似的情况很多,对外来影响仅以澳大利亚为例。
对内,可以说变化非常地巨大,巨大表现两个方面。一个就是作为一种增长文化或者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态势,从上到下现在都接受了一个观念,我们的增长是不是一定要拿环境来交换,是不是一定可以把子孙万代的资源发展一锤子买卖做完?这方面习主席讲的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关系,非常有说服力,也非常辩明在折射层次挤出了这个问题。所以今年中央国务院发的文件,差不多也是关于环境方面,也是一票否决制,这个新的举措可以说它是改变中国经济运行、尤其是长期运行那个惯性的一剂猛药。以前大家认为只要经济上去了,别的都是不重要的,一白遮百丑,但是现在叫离任环境审计,作为一个地方长官,你不能说在的时候搞得挺好,但是走的时候不能把环境搞糟,所以这种硬约束要这样。
跟这个相关的就是我们投入的新材料也变了,比如说从宏观政策角度来说不能像以前那样大规模的,长时期地允许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对某一类企业,或者是某些领域进行共同的投资支持,这种支持有时候是不计代价的,由此形成了那种所谓地方融资平台,现在要改变了。那种宽松的环境我相信在今后十年,也就是本届政府的下一任以及到2022年、2023年那个时候产生的新政府都不会再接受和容忍2014年之前的那种增长模式。所以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或者是说我们必须从此要改进或者革新我们的发展思维模式。
企业走出去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离不开金融企业的参与和帮助,离不开项目所在国家的环境,一个企业要走出去,那就立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你今天的环境已经不像在国内那样,特别是法律环境跟我们在国内大不相同。因为我是来自进出口银行,这家银行从1994年成立到现在,我们一直是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它的核心使命或者是说国家给它的授权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支持中国企业实现国际化经营,所以我对金融支持企业的重要性有更多的体会。
当然我们的手段主要是三个,也就是说进出口银行有三项主要业务:第一个是出口信贷,通俗讲就是先垫钱给买中国企业出口产品的那个外国伙伴,或者是通过外方借贷把资金给我们中国企业,中国企业用这些作为生产资金和流动资金,这样最终可以提供产品;第二个找对外投资,我们的很多工具就是通过帮助企业在海外收购,或者是收购一个品牌、一项技术,或者是收购整个公司,当然还有其他的方式;我们第三项业务就是优惠贷款,因为中国对外援助的那个资金在进出口银行就可以用优惠贷款的方式,或者是用出口信贷的方式,或者是这两种方式的组合等等。我们当然还有其他业务,比如说对外担保,也就是说我们的企业只要走出去,总会有一种方式或者另一种方式我们能帮上忙。换句话讲,不论是采取哪一种方式的金融支持,我们都可以帮助你的企业在海外生存。现在的问题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创新或者是以什么样的新机制来实现中国企业走出去?机制这个东西大家要理解,它不是一般的个别现象,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系列的、成套的、组合的、共同发展的、互相带动的、能够产生共振的这种情况。我们现在看到新情况有几个方面:
一个是中国领导层,充分意识到我们现在企业走出去是当务之急,这个不仅仅是中国经济本身升级换代的需求,也不仅仅是很多人讲的国内剩余的产能需要更加有效地利用,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我们和全球经济越来越相互依存,可能更重要的是现在从民间也就是我们企业本身的的确确感觉到自己的市场是全球市场。现在很少有哪个企业说,我的企业现在也好、将来也好,根本不需要其他国家的市场,这种企业非常非常少,因为国际化的企业已经是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市场,已经是在全球范围之内来获取资源,来配置你的价值链。
二个从政策的角度,从我们自身的需求来讲,也的的确确产生了这种新的需要。国家的层面是采取方方面面的便利措施,鼓励我们的企业走出去,现在你要跟北京中央哪个部门说到海外投资,除非有一些个别的和安全有关系的、比较敏感的某些领域外,其他方面基本上是通通向世界开放的。反过来说我们也需要走向世界,所以与这个相关的这些资金通道,新的形势下也扩大了。比如说像进出口银行这种机构原来是专门支持产业走出去的,这个没有变,而且随着改革的深入,它的功能会更加完善,它可以使用的这些资金数量也会越来越大。就以我们进出口银行为例,我们在全世界170个国家以上都有项目,全世界几乎所有的角落没有空白。除像进出口银行这种机构以外,其他的机构也介入,而这些机构介入是在“一带一路”这种重大的战略构想出台这种背景下,这些金融企业他们自己需要全球化,而且他们也需要通过他们的业务支持中国企业来获得更大的在全球的利润。
三个是时机也很重要,除了更多的金融机构涉足企业走出去之外,我们还要看到更多的那些配套服务的,所谓中间服务,比如说法律、跟税收有关系的双重或多重,避免双重多重征税协议,这些新的便利措施,或者是由民间机构自动达成,或者是通过政府、双边、多边的方式把它创造出来。总之这些新的变化它还带来了其他变化,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此时此刻,全世界只有中国同时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这三大要素,全世界所有国家支持自己企业走出去,只有中国具备充足的资金、大量的技术、强烈的政治意愿。所以说在座的各位都是英雄豪杰,赶上好时候了。所以说“一带一路”这个战略构想,它是创造新的地缘战略、地缘政治和地缘政治现实,然后在这个带动之下我们那样多金融企业,比如说前几天的新闻联播里面讲到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等准备了多少亿、多少亿用于“一带一路”的建设资金。“一带一路”可以说是今后很长时期,我们方方面面形成的一个总纲领,所以把这些资金放在“一带一路”这个名称之下没有错,是“一带一路”的倡议毫无疑问促使这些资金加快到位了。因此现在形成的局面是我们在金融改革方面加快步伐,加大力度,拓展深度。
最后对于企业来讲,利率本身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你的经营本身和经营结果,利率这东西往往是自己很难把握的,这个需要很多外部冲击才可以实现,这些外部冲击需要你的公司要能够时刻跟踪世界上重大的政治事件,或者说它是一种很专业化的研究和跟踪,才能够做好这个,因为它涉及到的因素太多,涉及到的国家太多了。但是跟利率和汇率相关的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资本账户,比如说中国的人民币在什么条件之下以什么样的频率或者幅度可以自由地被咱们企业带出国外?或者是从国外汇进国内?然后还有很多人他不是做这个实体生意的,他可能就像炒股票一样炒人民币,那就是说这个资本账户是管这个东西。因为我们期望在今年年底,国际货币基金要调整货币篮子,这里面现在主要货币是美元,其他欧元、英镑、日元,现在很可能把人民币也放进去了,尽管人民币还不是一个可兑换货币,这种可能性非常高,它本来是切实存在的,但是亚投行这个事情,使美国觉得它受到了羞辱,所以他前几天放出风来,说暂时看不到这种可能性。他说“看不到这种可能性”这是外交术语,意思就是说我现在还没准备同意呢,只要我美国不同意,这个事情就办不成。那也就是说如果到九月份,我们习主席见奥巴马的时候,假如美国政府依然不松口,这个事情就办不成,我个人觉得如果办不成,我们也会有新的金融对策。
不管怎么讲,现在的情况是由于我们中国经济运行到一个新的阶段,由于各种改革,由于中国此时此刻的需求,它造成了四个方面的新现象或者四化:
第一个就是市场更加多元化。所有的中国企业,不论是哪个领域,市场更加多元化了,这点是毫无疑问的,这里不多说了。
第二就是渠道更加正规化。
就是说以前我们很多融资可能是通过比如说一些地方政府,因为地方政府手里多多少少还有点钱,或者是说用他的资源和权利给你配置一定资源。跟这个相关的还有一些采取高利贷的方式,或者有其他很难见到的方式,但是你依然可以拿到钱。这些没有被消灭,我以前进过更多的金融机构介入进来了,国内国外的金融机构都介入进来了,所以渠道更加正规化了。
第三是融资更加资本化,这可能有点难理解。就是说以前我们使用的资金大部分情况之下使用的贷款,我要走出去,要找某家银行或长期往来的一家银行,我想要开一家酒店,我就想我的银行是工商银行,向工商银行申请五千万,以前是这样的。但是今后可能更多地需要用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形式,不管什么债券,都是以人民币计值或者计价这种债券,它会大大取代银行贷款单一的情况。而使用这种发债的方式,包括我们到股市筹资,这些都是资本化的方式。这就很难像在银行这样,我借的时候多长时间,利率是多少,你很清楚,银行也很清楚,但是采用资本化的这种方式,比如发行债券和股票投资的方式,就很难用大家都很清晰这种方式来理解你的成本。因此它涉及的风险更多,当然它筹资的金额会更大,速度会更快。好处很多,但是这里面也需要专业的,要的的确确懂这个的,吃这碗饭的人帮你出主意,而不是靠以前资金跟银行的行长关系不错,请他喝几次酒然后贷款搞定了,不是这样的。和多元化、正规化、资本化相关的“四化”就是风险政治化。
第四风险政治化,一个就是说我们现在凡是走出去的一些企业,我们可能遇到方方面面的风险,但是在我看来,我们走出去你只要迈出国门,不论进入哪一个国家,你总是以某一个行业这种方式出现的。你说对外投资,你的公司就算再大,你也是在某个行业是最大的,即便你多元化经营、综合化经营也是有限的几个领域,所以第一个你首先要看所在的那个国家的国家风险,那个国家风险包括的意思也很多,国家风险它至少包括经济、金融、政治、安全、战略、社会、宗教、文化、法律、历史、地理、能源、舆论、环境等等,至少包括14个到16个大的领域。我每天都要关注不同的领域,反复地考虑这些问题对某一个国家的影响。也就是说我刚才提到这些要素可能不是以均衡的情况存在,但是所有刚才提到的这些你都要注意。问题在于我们讲政治化,是因为越来越多很难把握的那些风险,哪怕你以前觉得没什么太大问题的风险,最终它都以政治方面表现出来的。最明显的例子,比如说斯里兰卡那个事,是前总统签的项目,而且那么受欢迎,我们也确实把斯里兰卡看作是整个“一带一路”发展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国家支点之一,但新总统一上来立马宣布有的项目冻结了,冻结了怎么办?很多人讲我们能不能想想办法?也就是大家可能会越来越熟悉的我们海外利益保护这个问题,可以说是空前地紧迫。对美国来说你不听我的,我就制裁你,甚至把你的政府换掉,这种事我们不能干,也就是说迄今为止,其他国家创造的先例对于中国讲,都不适应。我相信,随着世界经济的推移,随着我们海外利益上更加多元化,利益分布更加重大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想出适合中国的,或者叫中国特色的办法。
最后我还想说,我们企业走出去,如何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从理论来讲金融渠道是越来越多,但这不意味着那些渠道找上门的。所以说,你这个企业有赚钱的机会,你怎么不张罗张罗?这个情况会有,但是不要寄希望于这些金融机构会主动找上门,然后帮你解决这些问题。这个要靠在座的诸位,你们先把你们想干的事情先理出头绪来,也就是说你到底想或者你认为你觉得适合干什么项目?你的银行可能会告诉你,说你这个项目不错,你也觉得很好,但是在这个国家可能不如在另外某个国家更适合你。类似的这种意见,比如像我的工作,我的工作就是评估国家风险,很多人问我,我现在想出去,你看我上哪儿投资好?这个问题非常难以回答。这方面要我们企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你自己的想象力,有些人说认为上哪儿好,肯定能赚钱,这个项目就是找到这个或找到那个支持;从我的角度来看,如果你的项目确实好,你要说你的项目找不到人支持你,我不相信,一定是你对这个项目的描述还不到位,使得你的项目风险的理解没到点子上,你和银行或者是投资人沟通的时候不得要领。如果是让一个金融家看上这个项目,通常来讲这个项目没有办不成的。所以企业决策者的想法,既要符合国内相关的这些政策,但主要的如果你想走出去,你就得按照你要进入的那个国家或者那个市场它的规则来设计、来实施你的计划,这个问题你不服不行。
另外,我们今天这个会可能会对大家很有帮助,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我有好多话想跟大家讲,但是时间有限,而且不论我从哪个角度,也只能讲点我认为比较有用的,或者是对你们来讲可能比较直接的这一方面,也是可能做一些提示,因此不论怎么讲都是一句话。如果大家有兴趣,以后可以多联系。▲
(本文是作者在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举办的2015年形势分析会上的发言,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10.3969/j.issn.1003-5559.2015.06.002
本文作者为中国进出口银行首席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