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境外国资监管“牛鼻子”

2015-06-30 20:49李锦
董事会 2015年6期
关键词:牛鼻子出资人监事会

李锦

截至2014年年底,中央企业境外单位资产总额约占总资产的12.1%,境外资产总额近4.7万亿。然而近年来,央企海外资产流失事件频出,如,中航油“陈久霖事件”造成损失约5.54亿美元,中铁建在沙特项目亏损41亿元,中石油腐败窝案的落马者也频频涉及海外资产流失。这背后反映出国企在境外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很多。

首先是企业境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管理机制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竞争需要。目前很多企业的境外机构大多实行承包经营式的管理模式,在产权关系仍不明晰的情况下,这种管理模式很难保障国企出资人权益,容易使境外机构过度关注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忽视对资产的管理和控制,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其次,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监管机制和风险防范、内控体系缺失。再次,境外机构财务基础工作和财务管理不够规范、健全,给资产管理带来难度,同样造成了国资大量流失。当然也包括审计监察环节薄弱的问题。而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展开,国有资本即将大量“出海”,问题可能会更突出。

正因为此,国资委聘请7家会计师事务所集中重点检查境外国有资产项目。在缺失第三方审计的情况下,只靠央企自审会演变为内部人控制,这是造成海外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国有资产的审计应以内部审计为基础,中介机构审计为推动力,国家审计为关键,相互补充,从而形成“三位一体”的全面审计制度体系。显然,审计只是对央企海外资产监管开了一个头,监管央企海外资产是一个系统工程。做事要抓住要害、关键问题,用句老话说便是抓“牛鼻子”。海外资产监管的主体还应是企业自身,要抓住公司治理这个企业“牛鼻子”,尤其要发挥好董事会、监事会的作用。

规范境外企业的治理模式,结合监管要求和所在国(地)法律,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从体制上防止企业发生因决策失误或者恶意侵害等各种原因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形,这是关键。最重要的是发挥董事会的决定性作用。要通过公司章程或公司内部管理文件加强董事会或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主体对投资决策权的控制,明确董事会的权责,实现董事会对境外投资有效控制和对经理层的有效监督,构建对境外资产保值增值负责的具有科学组织结构的企业内部决策主体。

此外应加强监事会的作用,防止动机多元化的经营者行为与追求投资利润最大化的出资人目标相矛盾,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国有出资人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失控及内部人控制,以法律形式或者公司章程明确监事会的职责范围和监管目标,随时发现并纠正经营管理行为的偏差。

在经营层面,要加强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绩效评价与考核,建立管理人员的收入与企业绩效相挂钩的激励机制,调动境外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并建立经营者的行为规范体系,有效约束经营者背离出资人利益的行为。

从公司治理角度看,还有很多事要做。譬如,加强对境外企业的财务监管,制定国有境外企业财务监管办法;建立和完善境外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追究制度,加大惩处力度;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内部设立专门的境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专司境外国有资产的跟踪管理。

加强境外国有资产的监管是一个大课题,需要在总结现有公司治理不足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用创新的思维和管理方式,尤其是董事会要从公司治理角度抓好监管,不能把注意力停留在事后的海外资产审计上。

猜你喜欢
牛鼻子出资人监事会
面对冲突与碰撞,董秘该如何履职?
实际出资人能否排除强制执行?——兼评股权变动模式
江苏省苏州市粮食局 履行国有粮食企业出资人职责
试析隐名出资的特征
学会监事会召开2018年度监事会会议
这次也许牵住了牛鼻子
医保是医改的“牛鼻子”
牵住“三医联动”的牛鼻子
国家出资人代表对国资委的公法责任研究
浅谈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现状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