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精心预设构建高效课堂

2015-06-30 17:03蒋秀琴
甘肃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练习高效课堂情境

蒋秀琴

【关键词】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精心预设;情境;问题;练习;

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2—0093—01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它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重组、充满创造的过程。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学生拥有了创造的机会,获得了全面的发展,教师的劳动才能闪耀着智慧的光辉,闪烁着五彩的生命原色,这才是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由此可见,构建生成性课堂,离不开教师课前的精心预设。

一、巧设情境,营造生成氛围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生成需要一定的情境,在适宜的情境之下,学生会很自然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在教学中,教师应巧设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融入文本,到课文中去体会、领悟。如,在教学《竹乡之歌》时,针对大西北的学生没有见过竹子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先欣赏一组竹乡的图片,直观感受竹乡的美丽。接着在悠扬的笛声背景中播放课文朗读的录音,营造浓浓的竹乡氛围。在课文的学习中,笔者又组织学生边看图边想象傣家儿女的生活,由浅入深地创设一种意境,使学生对文本产生一种亲近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积极地参与到探索、发现和认识的过程中。

二、巧设支点,点燃生成火花

古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一个真正关注学生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而教学设计中有效的问题设置,则能给课堂架起一个生成的“支点”,打开学生思想的闸门,使他们思潮翻滚,奔腾向前,有所发现和领悟,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如,在教学《白衣天使》一课时,当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出示这样一个学习提示:“深入地读南丁格尔最让你佩服的事迹,勾画出重点词句批注体会,从中你能发现她怎样的品质?”这个问题提纲挈领,辐射全篇,同时又有很强的开放性。学生在交流时各有各的体会,各种不同观点碰撞、交融,不仅能概括出南丁格尔身上所具有的高尚品质,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巧设练习,延展生成空间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而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课堂上,教师可以巧设练习,延展生成空间,指导学生把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为他们语文素养的提高奠基。如,学习《水乡歌》后,教师可安排练习题,让学生仿照课文写写自己的家乡。有的学生写道:“家乡什么多?车多。千辆车,万辆车,汽车一辆接一辆,大车小车满街跑。”虽然一年级的学生水平有限,但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周围的环境,用自己的心灵抒写对家乡的感情,使课堂生机勃发,将课文的学习引向了深入。

四、巧换方式,启迪生成智慧

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是结合了自己独特感受后的一种重新构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巧换方式,引导学生依据教材,超越教材,做语文材料的尝试挖掘,激发学生对教材内容的阅读感悟,让课堂生成得以升华。如,学习《黑孩子罗伯特》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了解黑孩子罗伯特将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零花钱捐给白人女孩丽莎治病,最后感化了丽莎爸爸的事迹,然后出示课文开头并提问:“这仅仅是马丁·路德·金的梦吗?这还是谁的梦?”学生的思维会一下子被打开,有的说是黑人的梦,有的说是非洲人的梦,更多的学生明白了:消除种族歧视是全人类的梦。这种变换课文正常的安排顺序,使得开头不仅仅是课文的引子,还使学生的认识得到提高,情感得到升华。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智慧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路程,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有生命力的课堂就是“生成”的课堂,作为一个孜孜不倦的追求者,教师要在教学中精心预设,给生成一个支点,让课堂向着理想境界更进一步。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练习高效课堂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护患情境会话
论小学数学教育的方式方法问题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初学钢琴的手指训练方法
“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瑜伽练习对产妇身体形态影响的研究综述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