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爱逛街的我,时不时地会被“假人”略略惊到。路边,全智贤端着一块看起来很好吃的小蛋糕对我笑;有时,端着托盘的是我不认识的优雅韩国妈妈;无处不在的金秀贤就更不用说了,他的照片也被印在真人一般高的版画上,立在各种店铺门口招呼客人。
韩国商家们在想什么?难道他们指望中国的韩流粉丝们个个眼神不好,看到偶像形象的版画,就兴奋冲进店铺大买特买吗?
“明星效应真的非常有效。”一位在化妆品行业浸泡了数十年的高管告诉我。
最近几年,韩国化妆品在中国出现“爆红”之势,与最新一轮的韩剧狂潮几乎完全同步。年轻的女孩子们疯狂地喜欢韩剧中的人物,韩国式的时尚,她们都希望像全智贤一样美丽时髦、宋慧乔一样妩媚剔透。
李英爱代言雪花秀,宋慧乔代言兰芝,金秀贤这个男生也没有闲着,一边演绎爱恨纠缠婆婆妈妈,一边不遗余力地向你推荐这个霜那个膜。
“去年欧美化妆品牌表现都不太好,韩国化妆品却逆市大幅增长,一方面是韩国化妆品在中国市场规模原本不大,基数小自然增长明显;另一方面,可以说韩剧把整个韩国生活方式推荐给了中国。”高管说。
这些不断弄出动静的品牌的背后,是韩国化妆品公司爱茉莉太平洋。记得在六七年前我第一次发现这家公司的新闻线索,最终觉得爱茉莉太平洋“没人知道”而放弃了报道。到了今天,这家公司已经变得难以忽视。他们在中国上海投了一大笔钱建了生产基地,旗下的品牌以集团军的模式围攻中国。雪花秀是最高端品牌,兰芝是用来打国际市场的,梦妆是年轻品牌,还有悦诗风吟(innisfree)等等,反正各有分工。
作为一个日系品牌的忠诚用户,虽然我不满意DHC蠢蠢笨笨的瓶子,觉得FANCL设计得也不够漂亮,但我深深地认为,日本人在技术上是很有—套的。
化妆品不是仅仅漂亮可爱就够了,涉及到化学、生物医学、工业设计等等一大堆学问,日本人在这些领域偏执了几十年。
比如几年前,因为胶卷全行业的沉没而被认为死到临头的日本富士胶片,竟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他们的转型中,有一个全新品类是化妆品——听起来很离奇是不是?富士胶片把用在胶片表面化学涂层的分散技术,用在了护肤品中,他们用相似的技术让胶原蛋白更均匀地分布到人的皮肤上,真是无缝对接!虽然富士胶片做的化妆品品牌至今都只是无名小卒,但无休止追求技术进步这一点,是日本人的铁饭碗啊。
可今天为什么日系品牌风头被韩系盖过?我忿忿不平。
“就是因为日剧不够火,日本明星在中国不红,你说一个日本明星我来听听?”高管说。我仿佛看到一个日本人礼貌又遗憾地微微鞠躬:“这一点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啊!”
在中国,DHC代言人是香港女明星陈慧琳,FANCL是另一个香港女明星梁咏琪——韩国人已经不需要找中国明星了,他们还把全智贤借给了韩后。
有一天,当我看到新闻,资生堂要和Lady Gaga合作,用她的自拍照做广告片时,内心不由地感受到几分英雄迟暮的悲凉。资生堂,很久都不知道你在忙什么了。
可是,光靠明星偶像效应,又能红多久呢?
韩国人这几年发明了几个词,你或许听过——BB霜、气垫……
高管说,化妆品品牌的活力,一个关键的来源是创新能力,你更新得越快,就越容易吸引人。韩国品牌最近几年以疯狂的速度研发,以惊人的效率推出新产品,欧美品牌都免不了被打乱阵脚。你一定注意到了BB霜这种新产品转瞬间的风靡,而现在不论是兰蔻还是娇兰,都推BB霜产品了,但首创者,正是韩国品牌。
现在爱茉莉太平洋又捣鼓出了一种叫“气垫”的产品,用具备某种特质的海绵,在其中加入包括粉底和护肤功能的化妆液,据说这样上妆有各种好处。爱茉莉太平洋把这种技术用在了旗下多个品牌中。
我这个日系爱好者以前根本没听说过什么“气垫”,可身边闺蜜们却连连点头,并且倾向于相信这是一种神奇的产品——太令我吃惊了。这还没完,刚刚翻过的时尚杂志上,兰蔻也出“气垫”产品的广告了!
和三星在数码界的情况有些相似,爱茉莉太平洋在韩国几乎垄断了化妆品行业,占去了40%的市场份额,旗下有多达30个品牌。除此之外,韩国的另一家化妆品大佬是LG,当然,规模要落后许多。不知道韩国小品牌活得如何,是否如韩国“其他品牌”手机一样没有立锥之地。
客观说,在中国市场上,韩国化妆品最多只能拿个“最佳新人奖”,或者“年度突出表现品牌”。商场专柜现在仍然属于欧美品牌,上海久光的雪花秀专柜,似乎人气赶不上其他邻居们。但韩国品牌就像韩国明星一样,不知疲倦地、用自己的奇特打法,努力着。
韩国真是个令人无法忽视的邻国,看三星如何与苹果缠斗,看韩国娱乐产业如何以摧枯拉朽的方式输出文化,冲击我泱泱中华。就消费而言,贝恩咨询最近的一份报告说,以往去香港购物的中国游客正对韩国兴趣越来越浓,因为价格便宜,离得又近……
韩国化妆品红了,他们会像韩国明星—样,红得美丽却短暂吗?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卢曦采访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