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哲 高小杰 王芳 吴鸿雁
摘 要:通过对南京市2010年以来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及都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进行实地考察及专题调研,梳理主要工作内容和建设成果,总结目前南京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面的共同经验和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后续工作的对策建议,为其它地区更好的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南京市 农村环境整治 进展情况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b)-0122-01
2010年,财政部、环保部启动了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包括江苏省在内的8个省(市、自治区)成为全国首批示范省。2010年6月,南京市成为首批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考核试点城市。至2013年初,南京市高淳、江宁两区完成三年示范整治工作任务。三年连片整治示范建设结束后,自2013年7月起,江苏省新一轮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规划(2013-2017)编制工作启动,整治内容与连片整治基本一致,整治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南京市江宁、溧水、高淳、浦口、六合全部五个郊区。
该文在回顾2010年以来南京市涉农五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进展情况的基础上,总结共同经验和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后续工作的对策建议,为其它地区进一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提供借鉴。
1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展概况
南京市农村区域约5800 km2,分布在江宁、溧水、高淳、浦口、六合五区,占南京市域总面积(6600 km2)的88%,是建设“美丽南京”的重中之重。南京市涉农各区以创建国家生态区县、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为载体,集中资金投入,以解决全区农村区域性突出环境问题为着力点,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1.1 第一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概况(2010-2012)
在第一轮连片整治三年示范期间,高淳区、江宁区利用国家资金及自身配套资金,积极开展示范片区内的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工作,并在全省率先完成三年整治示范任务。据统计,2区共完成整治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受益人口达11万余人。共完成新建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50套以上,配套管网800余公里;新建或改造垃圾中转站3个,垃圾池(垃圾房)约1000个。南京市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相关工作得到了省环保厅和国家环保部的肯定,其中高淳区被列为环保部美丽乡村考核体系建设试点区,并被作为2012年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现场会的备选会议地点。
1.2 第二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概况
2014年,省环保厅正式批复南京市江宁等5区的《2013-2014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南京市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全面启动。据统计,2013-2014年,相关资金共支持5区318个行政村开展了试点工作。共新建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400套以上,配套污水管网超过1000km;新建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4套,配套污水管网25km;延长污水收集管网100km;建设乡镇垃圾转运站1座,村庄垃圾集中清运房21处,小垃圾房1000个,购置乡镇垃圾转运车5辆、清运车17辆;受益自然村600个以上。2014年6月4日,江宁区谷里街道作为全省新一轮整治示范典型,组织承办了全省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现场会。截至2014年底,南京市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开工完成情况位列全省第二。
1.3 美丽乡村建设情况概述
2013年5月5日,南京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了《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纲要》,提出深化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将工作方向从自然村落整治转向连片整治,从整治人居环境转向配套发展社区服务,从单纯建设村庄环境转向联动开发特色产业,全面完成省定村庄环境整治任务;计划用5年时间,打造五大片区总面积约1600平方公里的美丽乡村示范区。
目前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整体框架全面拉开,以江宁“五朵金花”、高淳桠溪大山等示范点为基础,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完成了江宁(谷里、横溪、滨江)、浦口(汤泉)、六合(竹镇、金牛湖)、溧水(白马、傅家边、无想山)、高淳(桠溪、游子山、漆桥)五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规划。通过2年多的建设,涌现出高淳“国际慢城”、江宁“五朵金花”等一批特色品牌,江宁周村、溧水傅家边村当选为“2014中国最美村镇”。
2 共同经验与存在问题探讨
2.1 共同经验探讨
总结南京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共同经验,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在组织层面上和实施层面上都要建立常设机构,完善财政报账制度和信息月报制度,每月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进度。二是科学编制规划,坚持做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与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与推进污染减排、与农村环保重点任务“四个结合”。三是精心组织实施,聘请专家实地考察,统一工程设计,根据相关规范并结合地区实际,选取成熟工艺进行设计。同时,要明确时间节点,落实责任分工,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程设施保质保量按期完工。
2.2 存在问题探讨
目前,南京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农村环保投入明显不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在环保领域长期存在,缺乏专项的农村环保资金,财政能力薄弱地区难以开展较大规模的规划和建设。二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部门协作还不够深入和高效,在各级政府如何有效整合住建、城管、农业、水利等部门的资源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三是农村环境的长效管理得不到体制、机制方面的保证,目前农村环保工作主要依靠项目推动。同时,农村执法力量薄弱,与管理任务不匹配,区县环保机构人员偏少,许多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3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对策建议
对于今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对策建议:一是在农村地区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民向集中居住点聚集、土地向大户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村人口的相应集中和居住乡村的适当合并,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和公共财政资源有效配置是各项工作能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二是尽快设立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在畜禽养殖、秸秆综合利用、河塘清淤、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等各方面扩大投入范围,以取得更好的环境整治效果。进一步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在已建设施运转维护长效管理和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方面加大投入。三是加大生态补偿的总额,建议将现行按稻田和林地面积大小的生态补偿机制改为按生态功能区(林地和湿地)面积大小进行补偿。四是加强农业污染源监控体系建设和农村污染企业整治,在提高监测能力,掌握污染特点和规律,摸清污染底数的基础上,持续强化农村地区“三高两低”企业整治,杜绝城市工业“三废”向农村转移。
参考文献
[1] 江宁区人民政府.江宁区“十二五”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方案[S].
[2] 高淳县人民政府.高淳县“十二五”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方案[S].
[3] 浦口区人民政府.浦口区“十二五”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方案[S].
[4] 六合区人民政府.六合区“十二五”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方案[S].
[5] 溧水区人民政府.溧水区“十二五”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方案[S].
[6] 张壬武.倡导生态农业[S].建设美丽乡村[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3(1):5-8
[7] 刘晓,韦铭.建设兼具“形态美”和“内在美”的都市美丽乡村[N].南京日报,2013-02-06
[8] 陆宁海,吴利民,田雪亮,等.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 (CEPPH2011),2011: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