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燕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及第三产业的规模迅速壮大,很多农民从简单的土地生产中解放出来,成为民营企业的主力军。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一些老弱病残,有的地方出现撂荒现象。把土地集中起来,形成规模种植,土地流转成了必然。该文重点分析了土地流转的重要性以及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提高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积极性,促进我国农业向现代化迈进。只有加快农村产业的结构调整,才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农村 土地流转 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b)-0124-01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近几年来,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中国加入WTO,我国的市场经济进入了快车道。伴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问题开始显现,像生产力较落后的单一农户和现代化农业之间的矛盾、耕地过少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之间的矛盾,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出现的,已经严重的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农村要发展,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方式途径来改善这种状况,就是施行农村土地流转,以此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土地流转后,可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发展高效农业,根据市场需求,种植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以提高土地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快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
1 土地流转的意义重要性和意义
土地流转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必由之路,是建设现代化农业基础性工作。其目标就是鼓励土地流转向种植大户及种植能手、农业合作组织,向规模化发展,发展高效农业,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要克服以前農户存在的种植单一、土地分散、效益低下的问题,通过土地流转走适度规模经营之道,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只有把土地集中流转,才会形成规模化种植和集约化经营,才会形成产业,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可以说,没有土地流转,就形不成现代化农业。
(1)土地流转后,可以减少土地撂荒。由于我国正在由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过度,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企业或从事非农产业,加上单户耕地较少,种田效益低下。因此,通过实现土地流转,将耕地流转到农业能手或种植大户手里,通过投入资金、技术,形成产业化,种植高效农业或者订单农业。流转土地后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可以到企业打工挣钱。这样,减少了土地撂荒,既达到了合理利用土地的目的,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2)土地流转后,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自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土地主要是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政府或农业部门已不再统一管理,种植什么由农户自己说了算,品种较单一,生产的农产品形不成规模,没有市场竞争力,高效益农产品无法得到推广种植。事实证明,在国家现行政策下,只有通过流转才能解决和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组合,才能形成规模化种植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才能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达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目的。
(3)土地流转有利于推动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这实际上就提出了一个耕地使用权转让市场的问题。必须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以不损害农民利益为前提,合理合法、规范有序。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能手对土地的规模化要求也不断提高,一个人可以种植几百亩甚至上千亩土地。土地流转后,农业能手可以大胆的投入资金购买农业机械,可以形成专业化规模种植、经营,发展高效农业或特色农业。土地流转后的农民可以从事其他非农行业,增加收入。同时,土地流转后必然要解决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建设等一系问题,因此,土地流转是推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2 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问题
(1)土地是农民“根”的思想根深蒂固,土地流转困难。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多少年来,农民以地为生,土地是农民“根”的思想根深蒂固,宁愿土地撂荒也舍不得将土地流转出去,家里的老人、妇女、小孩,可以耕种,打多少算多少。
(2)土地有升值空间怕收不回来。部分农村中存在农业副业化、耕地非粮化、农民兼职化、劳动力老龄化等等情况。家庭的主要劳动力从事非农行业,农业收入所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少,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随着工业企业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土地升值空间较大,流转费较低,有的农民也不差那几个钱。在外面一旦不挣钱了,就回家种地,反正土地在自己手里最放心。所以流转的迫切性不高。
(3)土地流转没有保障。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只是政府和村委在简单的按照政府的想法去操作,农民土地没有保障,农民有顾虑。比如土地流转后,经营好了还能按时支付流转费,经营不好了去找谁要钱,别到时赔了流转费又折了地。所以,农民认为土地流转没有多大的价值,积极性不高。
3 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创新观念,提高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政府要按照国家政策,加大宣传,加强土地流转工作的引导。土地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结合当地农民实际情况,创新观念和思路,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工作。同时,把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农业产业化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推动土地顺利流转。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原则、方式、程序,流转合同签订等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组织实施。明确告诉农民,土地永远是自己的,只是在合同期内让别人代为管理耕种。流转的土地原则上保持土地的用途不变,在龙头企业或者农业能手的的带动下,以市场为方向,将其改造成规模化生产经营,使之形成系统化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建立激励机制,重点扶持种粮大户,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3)加大投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政府在积极搞好宏观指导和调控工作的同时,还要在制定财政帮扶、服务“三农”的银行贷款、农业新项目推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等方面给与支持和帮助。提高土地流转后的土地规模经营效益,确保如期实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规划和目标。
4 结语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有了质的飞跃,粮食年年大丰收。“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就是要不断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加快农村产业的结构调整,才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出路。
参考文献
[1] 王建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土地管理若干问题初探[J].山东国土资源,2010(2):40-42.
[2] 谭善凯.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1(6):48.
[3] 刘雪丽.如何有效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J].黑龙江科学,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