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静,刘弘涛,李 馨,张洋铭
(1.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2.都江堰市规划管理局, 四川都江堰 611830)
生态博物馆在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中的应用
——以雅安市望鱼乡望鱼古镇为例
刘海静1,刘弘涛1,李 馨2,张洋铭1
(1.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2.都江堰市规划管理局, 四川都江堰 611830)
近年来,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很多传统村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造成了文化遗产不可估量的损失。文中作者将以我国传统村落雅安市望鱼乡望鱼古镇①为研究对象,分析望鱼古镇在日常保护中面临的困境,通过引进生态博物馆这一文化遗产保护新理念,在望鱼古镇构建以生态博物馆理念为支撑的保护管理体系,以解决当前所存在的问题,为我国传统村落保护方法的多样性发展提供有益探索。
生态博物馆; 传统村落; 文化遗产; 保护; 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由于国家的大力支持,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成绩显著,农村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农民经济收入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在众多农村地区,盲目的拆旧建新、村镇合并等行为造成了我国传统村落的大量消亡。从2002~2010年约8年时间内,我国自然村消失了近100×104个,速度和数量十分惊人[1]。为了减缓传统村落消失的速度,保护我国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化遗产,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于2012年、2013年联合将两批共计1 561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雅安市望鱼古镇于2013年成功入选。
生态博物馆理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法国,作为新博物馆学的代表之一,生态博物馆理念有别与传统博物馆学对于文化遗产的态度,其强调在文化的原生地保护文化遗产,并且由当地民众自主管理,从而使文化遗产的原生环境与文化遗产得到一体保护[2]。由于生态博物馆理念提出了更为开放,适应社会需求的文化遗产保护新思想,从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1986年我国开始出现生态博物馆理论相关的研究,1995年,贵州省首先作出尝试,在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生态博物馆,目的是利用前沿的科学理论保护和传承贵州省多样化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从现实情况分析,贵州省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存较为完好的村寨,一般都分布在贫穷落后的山区地带,与外界处于半隔绝状态,在这里居民更多关心的是能否存活下来,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时,要求当地居民保护本族文化遗产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单霁翔先生认为:所谓(生态博物馆)的中国化、本土化就是要和我国乡村实际相结合,兼顾“脱贫”和“保护”的任务[2]。基于贵州省发展生态博物馆的现状,研究人员提出我国生态博物馆在实践时宜采用政府引导、专家技术支持,居民参与管理的模式。政府主要负责引导居民进行生态博物馆建设,专家负责解决建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专业难题,本地居民则作为成员全程参与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同时为了增加本地居民的收入,合理有序的对生态博物馆内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吸引外部旅游者,通过游客对于本地文化的认可,引导居民对本族文化的认知,最后实习居民对本族文化的自信,从而能自觉的维护和传承文化,实现对于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1998年,我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在贵州省六枝特区梭嘎乡落成,标志着我国生态博物馆的研究由理论走向了实践。随后,在广西、内蒙古等地相继出现民族生态博物馆。
2.1 望鱼古镇概况
望鱼古镇始建于清末民初时期,古镇位于雅安市城区以南34 km的周公河上游,因茶马古道支线由此经过而久聚成市。古镇整体坐落于周公河旁半山腰一块突兀的巨石上,因巨石宛如一只回首张望河里游鱼的猫而得名望鱼[3]。受地形影响,古镇内传统建筑主要沿着一条长245 m,宽约2 m的街道两侧分布,形成了独特的“一字型”形态(图1)。
(a)望鱼古镇区位
(b)古镇保存完好的建筑群图1 望鱼古镇概况资料来源:刘弘涛工作室编制《望鱼古镇景观保护规划》
2.2 望鱼古镇存在的问题
2.2.1 呈现“空心化”和“老龄化”发展趋势
如表1所示,在望鱼古镇中有40间民居(现在或曾经有人居住),其中闲置的民居共7间,占了民居总数的17.50%。废置的民居共5间,占了民居总数的12.50 %。闲置和废弃的民居总数占了望鱼古镇民居总数的30 %,换言之,古镇内现有30 %的民居是长期无人居住的。
表1 望鱼古镇民居使用情况表
古镇现有人口105名,据现场观察,每间民居内生活成员的构成中,至少有一名是老年人,有的甚至只剩老年人独自居住,而青年一般都在外务工或者选择就近在新场镇生活。
造成古镇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古镇内部落后的基础设施和较差的生活环境无法满足居民对于物质生活的要求,居民多就近选择新场镇居住,古镇老房因此闲置,造成了古镇的“空心化”。另一面,望鱼古镇适龄青年多选择外出打工,留下父母在古镇生活,导致了古镇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如果任由这种趋势发展下去,最终望鱼古镇会因为无人居住而被遗弃(图2)。
(a)废弃的历史建筑
(b)古镇的留守老人图2 古镇的“空心化”和“老龄化”
2.2.2 传统风貌和空间格局遭受人为破坏
居民对于自身居住的传统建筑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的认识不足,由此引起的诸多破坏行为在望鱼较为常见,造成古镇传统风貌和空间格局的破坏。据表2所示,望鱼古镇居民对于历史风貌的破坏形式主要有:用现代材料替代原有墙体材料、原址新建仿古建筑、扩建现代建筑、直接拆除。望鱼古镇历史建筑的墙体材料具有西南地区传统穿斗式木构造建筑选材的一般特征,即多采用木装板或竹编夹泥墙作为填充材料。在望鱼古镇中,更换墙体材料的建筑共有21间,多采用较为经济的灰砖或红砖代替原有材料。伴随着古镇居民对于住宅要求的增加,部分居民直接将原有建筑拆除,在原址上重新建造仿古建筑,这些建筑无论在材料的选用或者建筑的体量上均不符合望鱼古镇历史建筑的制式要求,此类破坏形式在古镇共有6处。古镇扩建的建筑共有12处,均是因为传统建筑不能满足居民的使用要求而进行的;同时,古镇还存在直接拆除的现象,这类破坏行为共有3处,现仅留有原址。
表2 望鱼古镇历史建筑破坏形式
2.2.3 多种灾害威胁
2.2.3.1 地基不稳定
由于周公河沿岸地带的土质条件较差,土壤疏松易积水,雅安境内终年多雨,水进入斜坡岩(土)内部,增加了岩土的重度和软化作用,降低了抗剪强度,促使岩土体加速风化,而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地震(如4·20雅安地震),加大了望鱼古镇滨河地带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的可能性[4]。有的建筑起支撑作用的立柱已经明显的倾斜,这是由于地基所在坡体整体向下滑动,拉扯立柱造成的结果。要是不及时对该处地基进行加固处理,随着坡体继续滑动,立柱倾斜角度加大后将失去支撑作用,建筑也会随之坍塌。类似的安全隐患在古镇还有多处(图3)。
图3 地基沉降导致的柱子倾斜图
2.2.3.2 消防隐患较大
望鱼古镇消防隐患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历史建筑防火间距不足。受地形限制,望鱼古镇内传统木结构建筑多沿街紧密相靠分布,望鱼古镇老街宽度约2 m,防火间距不足。
(2)历史建筑耐火等级低。望鱼古镇内的历史建筑材料多数为纯木或者砖木,耐火等级低。
(3)电线裸露老化现象严重。配电箱和电线直接裸露在外,未进行任何的安全处理,电线之间相互缠绕,部分电线使用时间过长,已经严重老化(图4)。
图4 古镇杂乱的电线
(4)消防设施不足。望鱼古镇内配备灭火器数量较少,且部分已过保质期。古镇现有三个消防栓,但消防栓的配套设施不齐全,出水口已经生锈,有的消防栓甚至被杂物所掩埋,基本失去了作用。同时,受限于望鱼古镇的空间格局,一旦发生火灾,大型消防设备是无法进入村内参与救援的。
(5)木材的随意堆放。现阶段,古镇内仍有部分村民使用木材作为生活燃料,由于对于火灾破坏性重视程度不够,居民随意将木材堆放于房屋周围,但火灾来临时,这些随意堆放的木材将会加快火势的蔓延(图5)。
图5 随意堆放的木材
望鱼古镇内部存在的诸多问题,极大的钳制了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制约了望鱼古镇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解决望鱼古镇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隐患,将有利于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3.1 管理体系的构建
生态博物馆理论认为遗产地居民作为本族文化的代言人,有权解释并决定本族文化的发展方向。但在现阶段,盲目的将传统村落的管理权完全的交移给本地居民管理是不符合现实情况的,在居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管理前,会有很长的一个过渡阶段。在这个过渡阶段内,地方政府和专家将作为生态博物馆建设运行的主要负责人,居民则作为成员参与生态博物馆建设和管理过程。
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建设生态博物馆的意义在于保护而非开发,充分认识到传统村落真正的主人在于居民而非政府。培养居民对于本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首先应该吸取国内外先进生态博物馆建设的经验教训,将本地居民带出去,参观国内成功的生态博物馆,通过与其它生态博物馆内居民的交流和讨论,提高居民对于生态博物馆的认识。其次,定期举行培训班,由专家讲授生态博物馆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知识,选择部分居民进行博物馆管理工作培训,参与生态博物馆建设管理工作。最后,当本地居民对于文化遗产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这个过程可能是几年,也可能是数十年),可将望鱼古镇的管理权部分移交,直至全部移交给当地居民。政府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监管和协调的作用,而专家则为古镇管理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3.2 建立资料中心
资料中心的建立,实质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里研究人员可以找到前人对于望鱼古镇的研究资料,有利于学科之间的互动发展。其次,生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应该广泛的收集和记录与古镇发展相关的资料信息,包括录制当地居民对于古镇的回忆的视频、音频等。特别强调的是,居民生活用品,如传统农具、生活器皿等应被看做是本地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予以拍照、登记,部分可收录展示。最后,资料中心应定期与外部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交流,采纳有利于生态博物馆发展的有利建议。
资料中心的建立并不是要在古镇内新建一座建筑,更好的做法是调整现存建筑的使用功能,使其适用于建立资料中心。在望鱼古镇老街中段,有一座废弃的二层木结构建筑,该建筑原本是当地小学教室,后学校搬迁至新场镇,该建筑逐渐闲置。由于该建筑地处古街中段,往来居民聚集交流十分便利,而且该建筑占地面积较广,有操场等配套设施,有利于资料中心对外展示、基础资料收藏和开展活动。
3.3 以旅游促进古镇经济发展,吸引居民回流
我国传统村落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极具旅游开发价值。但如果无节制的对传统村落进行开发,造成文化遗产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因此要杜绝这种破坏行为的发生,首先要充分听取居民和专家的意见,开展有望鱼古镇特色的、有利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旅游项目。如恢复古镇街道两旁建筑的使用功能,通过群众演员身着当时的衣服进行买卖、吆喝,还原望鱼古镇繁荣的贸易景象,吸引外来旅游者进入古镇体验盛时的场景,加深旅游者和居民对于本地文化的认同感。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古镇居民的收入,也能吸引更多的本地青年回乡创业,有助缓解古镇“空心化”和“老龄化”的问题。同时,青年在创业过程中,加深了对于本族文化了解,也有利于望鱼古镇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3.4 建立自下而上的防灾预警机制
在调查过程中,古镇暴露出来的诸多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着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立针对望鱼古镇的防灾预警机制是十分有必要的。但对于灾害的预防,仅仅依靠专家学者是不够的,必须充分认识居民在灾害预防体系中的重要性,建立以古镇居民为基础的自下而上的灾害预警机制,这样才能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各种灾害带来的损失。
古镇的居民普遍缺乏对各种灾害的认识,以及在灾害发生时、灾害发生后相应的救援措施的系统训练,因此要想建立有效的灾害预警机制,对于居民灾害预救知识的普及是关键,要做到家家知道,人人明白。第二,成立灾害预防小组。选择部分村民成立灾害预防小组,每天对镇内可能发生自然灾害的地段进行实地检查,记录检测情况,定期向政府负责人进行汇报。第三,加强科研机构合作。以资料中心为平台,与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进行合作,邀请专家定期对镇内进行检测,排除隐患。只有在居民防灾救灾意识的加强后,望鱼古镇才能真正实现在灾害来临时将伤亡损失降到最低,迅速有效的开展自救工作。
通过对于望鱼古镇生态博物馆的构建,得出了如下结论:
(1)通过构建望鱼生态博物馆的过程中发现,文化遗产的保护关键因素在于本地居民,居民对于自身拥有文化价值的认同,能促使居民自觉对本地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2)居民物质需求的满足是自觉保护的前提。古镇落后生活生产条件是导致人口大量外流的根源,当居民的物质需求无法满足时,对于自身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是无暇顾及的,因此,要想促使居民自觉地保护本地文化遗产,增加居民收入,满足居民物质需求是关键。
(3)生态博物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认为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居民的参与,而居民自觉参与的前提是物质要求得到满足,因此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是可以通过居民的参与而达到和谐共进的。由此可认为生态博物馆理论对于指导我国贫困地区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可行的。
注释:
①在本文中,望鱼古镇称呼来源于民间用语,实指望鱼村古场镇。
②数据信息来源于http://baike.baidu.com/view/9739971.htm?fr=aladdin
[1] 周乾松.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思考[N].中国建设报,2013-01-29(3)
[2] 单霁翔. 论生态博物馆的原生态环境保护[J]. 中国名城,2011,(7)
[3] 朱晓明,张兰.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四川雅安望鱼古镇[J]. 城市规划,2004,(4)
[4] 刘弘涛,王汝恒,姚勇.防灾减灾措施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
刘海静(1988~),男,硕士研究生。
TU982.29
A
[定稿日期]201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