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男生调查“疯狂出租车”

2015-06-27 09:17
语数外学习·下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责任感出租车使用者

上海超7成手机打车软件使用者的年龄都在35岁以下,50岁以上的使用者只占1%,此类新兴APP对接受新鲜事物快的青年群体的吸引力更大。近日,延安初级中学初三学生程震霄忙里偷闲调查上海市的“疯狂出租车”,并通过对300多人的随机调查发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年龄超过50岁的人,因为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不高、接受新鲜事物慢等原因,不会或不积极使用打车软件,老年群体打车出行比以往更为困难。

这个名为《疯狂出租车——中学生关于打车软件恶性竞争负面效应的调查与研究》项目在刚闭幕的上海市第3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得了一等奖。

超7成的使用者在35岁以下

调查发现,超过七成的手机打车软件使用者的年龄在35岁以下,其中,25~35岁的最多,占了57%,但50岁以上的使用者只占1%。程震霄说,使用打车软件的群体主要集中在会使用智能手机、喜欢尝试新事物的年轻群体,年纪相对较大的群体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很难与年轻群体一样享受打车软件的便利和优惠,甚至由于打车软件的出现,很多老年人路边扬招经常被拒载。

在堵车、上下班的高峰时段、雨天无法打到车等情况下,人们更愿意使用打车软件,分别占了受调查人数的70%和82%。程震霄说,打车软件的设计初衷是降低车辆的空跑率,但实际上,高峰和雨天车辆本就是饱和甚至是紧张的,这个时候再使用软件叫车,只会导致路面扬招叫车更加困难。

近一半等候超10分钟

发明打车软件的初衷是减少大家出行打车的等待时长,减少车辆空放时长。但是程震霄的调查显示,虽然大部分人的平均等待时间都在5至15分钟之间,但仍有四成多人的等候时长超过10分钟,更有甚者,有时等候的时间超过了30分钟。

不少被调查者反映,过年前各软件都推出了补贴优惠,因此,“有的司机开车途中就点手机接单,有的则是多台机器登录抢单,还有的还没到目的地,司机就让其他乘客上来拼车”,这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建议推出“老人模式”

打车越来越难、安全存在隐患,“疯狂出租车”究竟何去何从?程震霄建议,打车软件的使用要遵守交通运营规则,有关部门要对无视行车安全、用多个手机抢单等行为制定严格的惩罚措施。“此外,打车软件带来的便利目前只适用于一部分人,老人、孩子及不使用软件的人越来越难打到车。是否能将不同的打车软件统一到一个平台上,以避免恶性竞争。同时,软件公司是否能针对打车的‘弱势群体进行软件的优化,比如,开发将字体变大、操作便捷的老人模式、绑定子女代付等”。

项目的指导老师、延安初中教师解进说,程震霄选取“打车软件恶性竞争负面效应”作为调查对象,体现了他的一种公民责任感。“虽然数据样本并不大,但仍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实用的解决办法。初三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本身就是对创新思维的一种磨练”。

【素材解读】

对于这则新闻,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

一是初三男生调查“疯狂出租车”一事值得关注和肯定。走出校园,将学习拓展延伸到生活中去,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一直是我们所提倡的。但一直以来,由于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这种倡导很难落到实处。处于初三学段的学生能够关心身边的事,并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凭借自己的调查报告获奖,本身就已说明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当代初中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此外,该学生所选的调研项目十分有价值,他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体现出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二是打车软件的实际使用情况值得关注。打车软件、购票软件这一类软件的诞生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人们研发这些软件的初衷也是为了使生活更为便捷。可这些软件真的使我们的生活更便捷了吗?此次调研说明,至少对于老年人来说不是。这启示我们,科技研发应该着眼于实际生活,同时应该更加人性化,关注各种群体的需要。

【适用话题】素质教育 创新思维 社会责任感 人性化 弱势群体

猜你喜欢
责任感出租车使用者
“法定许可”情况下使用者是否需要付费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乘坐出租车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凭什么
抓拍神器
开往春天的深夜出租车
李书福炮轰出租车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