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兰
摘 要:文章利用城市剩余污泥为原料制备活性炭,将制备的成品应用于对硝基苯酚的吸附,探讨对硝基苯酚的不同的PH,不同初始浓度,不同的反应温度对吸附的影响,为废物资源利用来降解环境优先污染物提供帮助。
关键词:城市剩余污泥;环境影响;研究分析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1.1.1 实验试剂
对硝基苯酚的储备液(500mg/L),7mol/L的ZnCl2溶液,邻苯二甲酸-盐酸缓冲液(pH为3),剩余活性污泥(漳州西区污水处理厂)。
1.1.2 实验仪器
UV-3200PCS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尤尼柯(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HJ-6A型数显恒温磁力搅拌器(金坛市科析仪器有限公司);BS124S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有限公司);PHS-2C 型精密酸度计(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DHG-9036A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SHA-B恒温水浴锅(国华企业);TG16G高速离心机(厦门精艺兴业)。
1.2 污泥制备活性炭
将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干燥,破碎,过200目的筛后待用。称取一定量粉碎试样加入7mol/L ZnCl2溶液,其中 m(过筛后的污泥)∶m(ZnCl2溶液)=1∶2,浸渍24h后,将浸渍后的粉碎试样先在烘箱中烘干24h,烘干后在550℃下炭化60min后取出,再用超纯水洗至中性,在120℃的烘箱中下进行干燥,破碎,过200目的筛后备用。
1.3 实验方法
配制一定浓度的对硝基苯酚溶液,置于100mL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污泥制备的活性炭,放在恒温磁力搅拌器上反应一定时间取下,滤液通过高速离心机一定转速离心后,加入最佳pH为3的缓冲液在310nm下测其吸光度,计算其吸附率。
吸附率η的计算方法为:
η=(C-C0)/C0×100%
其中:C0:为对硝基苯酚溶液的初始浓度(mg/L);
C:为反应后对硝基苯酚溶液的浓度(mg/L)。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pH下对硝基苯酚吸附的影响
活性炭(40mg)在不同pH(2、3、5、7、8、10)下对不同浓度的对硝基苯酚溶液(25mg/L)吸附效果的影响,pH对吸附的影响看得出来,当溶液的 pH小于7时,吸附量略有减小;但当 pH大于 7,特别是为碱性时,吸附量急剧下降。吸附的最佳pH为7,活性炭的吸附率达到53%。
2.2 不同初始浓度的对硝基苯酚对吸附的影响
在pH为7的条件下,探讨活性炭(40mg)在不同反应时间(5、10、20、30、50、60、80、120、180min)下对不同浓度的对硝基苯酚溶液(5mg/L、10mg/L、15mg/L)吸附效果的影响,随浓度的升高,污泥活性炭对对硝基苯酚溶液的吸附去除率逐渐减小,前期吸附很快,但随着吸附时间越长吸附效率越低。最后达到吸附-解吸平衡,吸附率趋近一个定值。其中5mg/L、10mg/L、25mg/L在平衡的吸附率分别是74.1%、69.1%、59.1%。
2.3 不同的温度下活性炭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影响
在pH为7的条件,探讨不同反应温度(10℃、25℃、45℃)下的活性炭(40mg)在不同反应时间(5、10、20、30、50、60、80、120、180min)对硝基苯酚溶液(5mg/L、10mg/L、15mg/L)吸附效果的影响,此吸附过程是个吸热反应,到达平衡时,反应温度越高,对硝基苯酚的处理效果越好。到达平衡时,10℃的吸附率为56.21%,25℃的为59.7%, 45℃为64.5%。
对硝基苯酚的固相吸附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为吸附不仅包括物理作用的吸附,而且包括共价键和氢键等作用的化学吸附。而温度对化学作用的影响比较大,这是因为化学反应往往需要一定的活化能,温度的升高能增大溶质分子的平均能量,能促进化学吸附的进行,故而促进了吸附。
2.4 吸附等温线
对比相关系数R2可知, Langmuir方程比Freundlich方程更好地描述对硝基苯酚在活性炭上的吸附行为,Langmuir方程假设吸附是单分子层,被吸附的分子之间不相互影响,且表面是均匀的。因此,活性炭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是Langmuir型,是单分子层吸附,饱和吸附量为11.46mg/g。
Langmuir q=qo*c/(A+c) (1)
Freundlich q=k*c1/n (2)
其中:
q:对硝基苯酚的吸附量mg/g;
qo:对硝基苯酚的饱和吸附量mg/g;
C:对硝基苯酚的平衡浓度mg/L;
k、n:吸附常数。
3 结束语
(1)随浓度的升高,污泥活性炭对对硝基苯酚溶液的吸附去除率逐渐减小,5mg/L的吸附率可达74.1%。(2)活性炭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过程是个吸热反应,反应温度越高,对硝基苯酚的处理效果好。(3)25℃下,活性炭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是Langmuir型单分子层的吸附,吸附的表面是均一的,饱和吸附量为11.46mg/g。
参考文献
[1]安家驹.实用精细化工辞典(第2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52.
[2]L. H. Keith, W. A. Telliard Priority pollutants I: A perspective view[J].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1979,13(4):416-423.
[3]周文敏,傅德黔,孙宗光.中国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的确定[J].环境科学研究,1991,4(6):9-12.
[4]Dieckmann Melissa S. Gray Kimberly. A comparison of the degradation of 4-nitrophenol via direct and sensitized photocatalysis in TiO2 slurries[J].Water Research,1996,30(5):1169-1183.
[5]S W.Peretti, C. J.Tompkins, J. L. Goodall, et al.Extraction of 4-nitrophenol from 1-octanol into aqueous solution in a hollow fiber liquid contactor[J]. Membrane Science,2002,195(2):193-202.
[6]夏畅斌.改性粉煤灰吸附对硝基苯酚的研究[J].离子交换与吸附,2000,16(6):540-546.
[7]严济民,张启元,高敬琮,等.吸附与凝聚-固体表面与孔[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114-129.
[8]王飞军,张云红,朱燕云,等.添加剂作用下用粘结性烟煤制活性炭[J].煤炭转化,2001,24(1):89-92.
[9]任爱玲,王启山,贺君,等.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制活性炭的研究[J].环境科学,2004,25: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