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红,赵婉婷,刘 荣,王婷婷,张天琦
(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300381)
科学与社会
11周瑜伽锻炼对女性乳腺增生症的治疗作用及内分泌机制的研究
汪海红,赵婉婷,刘 荣,王婷婷,张天琦
(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300381)
阐述了瑜伽锻炼治疗女性乳腺增生症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探讨了瑜伽治疗女性乳腺增生症的内分泌机制,为运动治疗该症提供科学依据。招募女性育龄已婚绝经前乳腺增生患者40名,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名,实验组进行为期11周的瑜伽训练,每周3次,每次60min,对照组保持原有生活方式不变。在第11周后进行B超测试,所得结果经数据分析显示右侧及左侧乳腺体厚度有显著性改善,左侧乳腺体管内径、右侧乳腺管内径虽有改善趋势,但无显著性。孕酮、雌二醇及孕酮与雌二醇的比值均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结论表明,规律、连续的瑜伽练习可以使乳腺增生得到改善。
乳腺增生 B超 瑜伽锻炼 内分泌
乳腺增生已成为女性乳腺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约占乳腺疾病的65%~70%。临床资料表明,乳腺增生多发生于20~50岁之间未绝经的妇女,[1]以乳房疼痛和产生乳房中结节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女性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加等原因,不仅导致其发病率与日俱增,同时还有向年轻女性发展的趋势,故而有人称其为妇女的现代病。[2]卵巢功能失调、孕激素分泌减少、雌激素分泌增加以及雌、孕激素失调都有可能导致乳腺增生症。孕激素可以防止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组织,导致局部组胺、儿茶酚胺、5-轻色胺含量增高,乳管充血水肿,上皮增生,腺泡肥大。[3-4]林惠等[5]研究了78例乳腺增生患者黄体期血中促卵泡激素、促黄体激素、孕酮、催乳素以及睾酮(Testosterone,T)的水平,认为催乳素水平的增高、睾酮水平的降低以及多种激素水平的紊乱,可能是导致该病的重要因素。
瑜伽是一项起源于五千年前古印度的一项运动,旨在将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统一起来,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它包括改善身体控制能力的体位法、调息的呼吸法、调节心理状态的冥想,因此瑜伽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促使机体激素水平的协调平衡是治疗女性乳腺增生症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瑜伽运动通过刺激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从而增加腺体分泌,以达到平衡机体激素水平的目的。
基于上述论述,提出瑜伽锻炼可治疗女性乳腺增生症的假设。为验证该假设,本研究拟建立可行及有效的瑜伽锻炼方案,通过研究瑜伽锻炼对女性乳腺增生症的治疗作用的研究,探讨女性乳腺增生症运动疗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同时,提出瑜伽运动可以通过平衡机体激素水平,进而达到治疗女性乳腺增生症的猜想。为证明本猜想,本实验设计了针对女性乳腺增生症的动作,通过研究瑜伽锻炼对女性乳腺增生症的治疗作用及内分泌机制,探讨女性乳腺增生症的运动疗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为揭示运动治疗该症的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1.1 受试者的招募与分组
招募已确诊、无规律体育锻炼的生育后绝经前女性乳腺增生症受试者4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训练组各20名,年龄在35~45岁之间,训练组进行规律的瑜伽锻炼,对照组保持原生活方式不变。
1.2 建立可行及有效的瑜伽锻炼方案
1.2.1 体式
①固定体式。热身练习:头颈部、肩部、侧腰伸展、膝部和踝部练习。练习体式:战士一式、战士二式、树式、单腿交换背伸展式、双腿背伸展式、猫伸展式、新月式、下犬式、斜板式、眼镜蛇式、上伸腿式(每周至少练习两次的体式)。②穿插。三角伸展式、幻椅式、叭喇狗式、侧伸展式、蝴蝶式和束脚式、前伸展式、后仰支架式、骆驼式、蝗虫式、半弓式、半桥式、蹬自行车式、普拉提腹肌练习。③进阶体式。战士第三式、俯身头触膝式、树式变体、鸟王式、船式、舞蹈式、虎式、眼镜蛇扭动式、简易鸽子式(此为后期练习体式,有一定的柔韧性要求,根据练习者情况逐渐增加强度)。
1.2.2 强度
开始时,所有的体式均以保持时间短、重复次数较多的练习方式为主,每个体式在受试者能承受的最大限度上保持至少两个呼吸(4s),之后逐渐增加保持时间,即增大练习强度。最终运动强度维持在相当于最大心率(HRmax)的60%。
1.2.3 频率
每周3次,时间为周一、三、四的中午,每次60min(包括调试、练习、放松),为期11周。
1.3 测试方法
通过B超进行观察:[6]超声对乳腺疾病的诊断目前已成为临床重要的影像学检诊手段。超生诊断仪依靠超声独特的特性,可通过声波反射来显示人体内脏器官的结构,目前可看到二维或三维影像。这种诊断方式安全、无刺激、无损伤,同时也没有辐射,可反复检查,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分辨力。本文主要通过B超对乳腺体厚度及乳管内径的数据显示来分析瑜伽锻炼对乳腺增生的形态学改善。
通过性激素(孕酮P和雌二醇E2)诊断:可通过测定孕酮和雌二醇的含量,了解女性的内分泌功能,并能诊断出相关疾病。雌二醇由卵巢分泌,作用是使女性第二性征得到发育,促进乳腺管增生等;孕酮,又名黄体酮,是卵巢黄体分泌的一种天然的孕激素,与雌激素一同作用于乳房,使其为日后泌乳做准备。本研究运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受试者的性激素水平,进而分析乳腺增生患者的内分泌状况,进而了解瑜伽锻炼对乳腺增生症的治疗机制。
1.4 数据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显著性水平P<0.05。
P<0.05代表有显著性。
实验组组内:如表1所示,将11周前后两次B超所示乳腺体厚度进行对比分析,左侧及右侧有显著性降低,将练习前后两次B超所示乳腺管内径进行对比分析,左侧无显著性差异;右侧无显著性差异。
对照组组内:如表1所示,将11周前后两次B超所示乳腺体厚度进行对比分析,左侧无显著性差异;右侧无显著性差异,将4周前后两次B超所示乳管内径进行比较分析,左侧无显著性差异;右侧有显著性上升。
表1 11周瑜伽练习对女性乳腺B超形态学的影响(单位:cm)Tab.1 Influence of 11-week yoga exercise on morphology of mammary gland by B-Ultrasonic(Unit:cm)
表2 11周瑜伽练习对女性雌二醇与孕酮水平的影响(单位:E2pg/mL;P ng/mL)Tab.2 Influence of 11-week yoga exercise on P and E2(Unit:E2pg/mL;P ng/mL)
实验组组内:如表2所示,将11周前后两次所测得E2及P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均有下降但无显著性。
对照组组内:如表2所示,将11周前后两次所测得E2及P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均有上升但无显著性。
实验组组内:如表3所示,将11周前后两次所测得P及E2比值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有下降但无显著性。
实验组组内:如表3所示,将11周前后两次所测得P及E2比值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有上升但无显著性。
表3 11周瑜伽练习对女性孕酮雌与二醇比值水平的影响Tab.3 Influence of 11-week exercise on the P and E2ratio
乳腺增生是指纤维组织增生和乳腺上皮、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近年来乳腺增生逐年增多,发病率较高,危害着大多数成年女性的健康。乳腺增生症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不合理的生活饮食习惯等。乳腺的生理功能受下丘脑-垂体-卵巢的协调调控,基于各种激素对乳腺发育的影响,许多学者将研究的重点集中于各种激素的分泌失衡对乳腺造成的影响。陈承棋对90例乳腺增生患者的内分泌激素水平进行了研究,有80例患者均出现了垂体激素和性激素水平的改变,其中出现催乳素(PRL)升高的有35例,占38.89%;促卵泡激素(FSH)下降31例,占34.44%;P升高的17例,占18.89%;E2升高的14例。[7]李芳等人研究表明,乳管炎可推动乳腺增生的发展,相对应的,乳腺增生可加重乳管炎的症状。[8]
瑜伽是一种通过动静结合达到身心合一的全身腺体参与的有氧运动。有学者认为,长期不断的瑜伽锻炼不仅可以减轻体重、塑造身形,还可有效降低血糖、血脂和血压的水平,这些都与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有着密切的关系。[9]瑜伽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机制,没有强迫性,适应于每个个体,使之达到最适状态。[10]瑜伽运动中最重要的就是呼吸,利用呼吸与动作相结合,使肌肉动员达到最大,运动后的放松动作可使肌肉完全放松,达到最深层次。瑜伽主要以柔韧和静力性运动为主,这可以增强身体柔韧性、增强肌肉的拉伸情况,改善身体状况,提高身体素质,可有效减少人体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损伤。同时,可有效帮助树立自信心,改善紧张、焦虑、烦躁等亚健康症状,让人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社会。不仅如此,瑜伽练习可改善女性心理、生理和精神方面的亚健康状态,为以后的生活与社会人际交往带来帮助。[11]Williams K等人的研究表明,瑜伽练习可以缓解人体的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况,使人的情绪平静温和,减少外界刺激对精神的影响。[12]
现代医学主要以激素疗法治疗乳腺增生,但目前并无理想药物来改善激素的失衡。乳腺受多种激素调节,并与其他腺体相互作用,不能只凭单一激素进行控制,因而,西医的激素治疗并不能从根本上调节内分泌系统,使其恢复到正常水平,反而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内分泌紊乱,造成月经紊乱或内分泌腺的损伤。除了药物治疗外,根据乳腺增生诊断的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还可选择性地进行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对人体的损伤较大,且不能根治该病,复发的可能较大。有鉴于中医药能够起到调理内分泌的作用,对该病的疗效较好,且副作用小,因此目前大多采用中医疗法,但所需时间较长。目前有研究表明,中西药结合加乳腺治疗仪对于乳腺增生的治疗效果显著,但仍有待深入研究和推广。[13]
有学者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的研究发现,3个月(每周2次,每次60min)的瑜伽锻炼对平衡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升较之相同持续时间的常规骨质疏松康复锻炼效果要好。[14]Booth-LaForce C 等的研究发现,10周的瑜伽锻炼能显著改善女性绝经期症状。[15]B超检查观察乳腺体厚度和乳管内径是监测乳腺增生的主要指标。郭朝廷、杜丽等人对20名绝经女性进行5个月(每周4次,每次60min)的瑜伽锻炼,发现瑜伽锻炼后血清中E2和P的水平较锻炼前显著提高,并认为通过瑜伽锻炼,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受到良性刺激,改善了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使得部分腺体的分泌趋于正常,促进机体各部分的协调平衡,改善了激素水平。[16]
本研究实验组经过11周(每周3次,每次60min)的瑜伽锻炼,得出如下结果:由表1显示,左右乳乳腺体厚度有显著性降低,而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左右乳乳管内径无显著性变化,但可以看出实验组有良性变化趋势。由此可见,瑜伽锻炼对乳腺体厚度的降低有积极影响,适宜的瑜伽锻炼对女性乳腺增生有缓解的作用。表2、3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E2、P及P与E2的比值虽无显著性变化,但实验组较对照组有良好转变的趋势。有学者研究表明心情愉快是改善乳腺增生的重要因素,而瑜伽锻炼恰好可以通过内分泌激素的调节使人身心愉快。而改善机体激素水平,使其可以协调平衡,就是治疗女性乳腺增生症的有效方法之一。瑜伽锻炼这种静态有氧运动通过对身体全体的平衡调节使乳腺增生得到改善。所以,长期定量的瑜伽锻炼对缓解女性乳腺增生有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要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保障大便通畅,保持正常的性生活,减轻乳腺胀痛,适当延长哺乳期。[17]定期规律适当的瑜伽锻炼可降低乳腺体厚度,改善激素水平,愉悦心情,这对女性乳腺增生有预防和缓解的作用。
[1] Fitzgibbons P L,Henson D E,Hutter R V P. Benign breast changes and the risk for subsequent breast cancer:an update of the 1985 consensus statement [J]. Arch Pathol Lab Med,1998,122(12):1053-1055.
[2] 张天. 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概况[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6(5):418-419.
[3] 何建军,彭运连,许达聪,等. 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0,9(2):163-165.
[4] 潘利波. 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症42例[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20):2009-2010.
[5] 林惠,郑登澄. 乳腺小叶增生与性腺轴平衡紊乱[J].中国医学学报,2000,15:78-79.
[6] 周永昌,郭万学. 超声医学[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395-410.
[7] 陈承棋. 乳腺增生病与内分泌激素的变化[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1999,6(2):130-132.
[8] 李芳,魏庆忠,王钢. 乳管镜冲洗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观察及乳管炎与乳腺增生相关性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24):1996-1998.
[9] 旻吴悦,张蕴琨. 瑜伽与健康研究进展[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1):153-156.
[10] 霍苗苗,葛菁. 瑜伽练习对常见慢性疾病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14,15(4):146,148.
[11] 贺灵敏. 瑜伽运动对缓解女性亚健康状态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2014,8(33):698-700.
[12] Williams K,Abildso C,Steinberg L,et al,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and efficacy of Iyengar yoga therapy on chronic low back pain [J]. Spine, 2009,34(19):2066-2076.
[13] 韩晓婷,姜鹏,王萍萍. 几种不同治疗方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7):2304-2305.
[14] 许晓虹. 瑜伽防治慢性病的原理和研究进展[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0,7(1):65-66.
[15] Booth-LaForce C,Thurston R C,Taylor M R. A pilot study of a Hatha yoga treatment for menopausal symptoms [J]. Maturitas,2007,57(3):286-295.
[16] 郭朝廷,杜丽. 瑜伽锻炼对绝经女性雌激素、血脂及免疫指标的影响[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0,7(1):8-9,12.
[17] 邱瑜,蔡添才,林莉. 女性乳腺增生的相关因素分析及保健对策[J]. 中国疗养医学,2014,23(7):638-639.
Effects of 11-week Yoga Exercise Practice on Women with Mammary Gland Hyperplasia and Analysis of Its Endocrine Mechanism
WANG Haihong,ZHAO Wanting,LIU Rong,WANG Tingting,ZHANG Tianqi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Tianjin 300381,China)
This paper aims to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yoga exercise by women with mammary gland hyperplasia to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It also explores endocrine responses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exercise treatments of the disease. 40 middle-aged married female teachers with mammary gland hyperplasia in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 were recruited.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a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did yoga for 11weeks,three times a week,60 minutes per time.The control group remained their normal life.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was measured by B-ultrasound,and the main index is mammary body thickness and galactophore inside diameter.By measuring the sex hormones(progesterone and estradiol),the endocrine mechanisms were explored.The B-ultrasoun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ight and the left mammary body thickness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11 weeks yoga exercises,and the right and the left galactophore inside diameters had a trend of improvement yet showed no significance.P,E2and the ratio of P and E2had a tendency of decrease.It is concluded that regular yoga practice can improve breast hyperplasia.
breast hyperplasia;B-ultrasound;yoga;endocrine
R455
:A
:1006-8945(2015)12-0056-04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10071028)。
2015-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