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良,邱冠周,余润兰,胡鄂明,张洪灿,熊 骁
(1.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2.南华大学核资源工程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地浸采铀溶液中共存离子对氧化亚铁硫杆菌活性的影响
王清良1,2,邱冠周1,余润兰1,胡鄂明2,张洪灿2,熊 骁2
(1.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2.南华大学核资源工程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地浸采铀;共存离子;氧化亚铁硫杆菌(T.f);活性
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虽然世界核电的发展骤然放缓,且我国政府出台了“国四条”,规定在核电安全规划出台之前暂停审批新项目。但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能源问题十分突出的大国,不可能放弃核电,发展核电是不可替代的选择[1-2]。我国核电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健康、稳步发展[3]。如何提供足够多的天然铀以满足核电建设的需要,对我国铀矿工业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目前,低品位、难处理铀矿成为当今和今后开采的主要资源,低品位、难处理的铀矿资源给科研人员提出了挑战,必须研究新技术、新方法,例如地浸、原地爆破浸出、堆浸等工艺,降低低品位矿的采冶成本[4-5]。
本文针对铀矿浸出中可能存在的多种离子对T.f活性的影响,采用经过某地浸采铀矿山吸附尾液驯化的T.f,分别进行了单一离子和多种离子共存时对T.f的活性影响试验,可为今后细菌浸铀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1 实验材料
1.1.1 铀浸出液成分
1.1.2 菌种和培养基
试验所用菌种从某铀矿山酸性矿坑水中取得,并经过某地浸采铀矿山吸附尾液的驯化,已基本能适应地浸采铀吸附尾液环境。细菌于HZQ-C型空气浴振荡器上进行振荡培养,培养基成分见表2。
表1 某地浸采铀矿山浸出液成分
表2 培养基成分
1.2 细菌对离子的耐受性实验方法
地浸采铀单一离子对T.f活性影响试验结果见图1~9。
图1 T.f耐受试验
图2 T.f耐受试验
图3 T.f耐受不同Cl-浓度试验
图4 T.f耐受不同Zn2+浓度试验
从图3可以看出,Cl-浓度对T.f活性有明显影响,当Cl-浓度为0.40~3.20g·L-1时,随着Cl-浓度升高,T.f活性越来越差,而且生长曲线的延滞期、对数期分界不明显。当Cl-浓度为0.40g·L-1时,接种后的菌液在第3天氧化还原电位即达到650mV,而Cl-浓度为3.20g·L-1时,达到同样的氧化还原电位则需要6天,与文献[10]结果基本吻合。
从图4可以看出,当Zn2+浓度为0.05~0.4g·L-1时,Zn2+浓度对T.f活性影响不大,但延滞期和对数期分界不明显。
从图5可以看出,Cu2+离子浓度对T.f活性影响较大,当Cu2+离子浓度为0.10~3.2g·L-1时,虽然T.f仍有活性,T.f生长曲线基本相同,但其延滞期相差较大。当Cu2+离子浓度达到3.2g·L-1时,氧化还原电位在第7天才开始较快升高,T.f延滞期由3天延长至7天。在未驯化前Cu2+对T.f生长活性的影响较大,经驯化一段时间后,能在较高Cu2+浓度的培养基中生长,与文献[6]和文献[9]基本一致。
图5 T.f耐受不同Cu2+浓度试验
图6 T.f耐受不同Mn2+浓度试验
从图6可以看出,当Mn2+浓度为0.05~0.40g·L-1时,Mn2+浓度对T.f活性影响不大,延滞期基本相同。
从图7可以看出,Cr3+对T.f活性的影响与Mn2+相似,当Cr3+浓度为0.05~0.40g·L-1时,Cr3+浓度对T.f活性影响不大,延滞期为2天,比Mn2+少1天。
从图8可以看出,U对T.f活性存在较大影响,随着U浓度提高,T.f活性不断降低,T.f延滞期增长。当U浓度达到1.60g·L-1时,T.f已失去活性,氧化还原电位基本不变,与文献[11]基本一致。
图7 T.f耐受不同Cr3+浓度试验
图8 T.f耐受不同U浓度试验
图9 T.f耐受不同F-浓度试验
从图9可以看出,F-对T.f活性影响最大,低浓度的F-都将严重影响T.f活性。当F-浓度为0.05g·L-1时,T.f已基本失去活性。这要求在进行菌种选育的时候,根据使用环境条件,首先尽可能选育得到对F-具有一定耐受性的原生菌株。结合后续的驯化、诱导技术,对T.f进行进一步的耐F-驯化,可望使T.f的耐F-浓度得到较大幅度提高[12,14]。但地浸采铀浸出液中F-浓度很低,如1.5 mg·L-1,T.f完全能够适应地浸采铀环境条件。
3)所选育的试验菌种对F-非常敏感,其耐受F-浓度仅为20 mg·L-1左右;如浸出液中F-浓度较高,这要求在进行菌种选育的时候,首先尽可能选育得到对F-具有一定耐受性的原生菌株。结合后续的驯化、诱导技术,对T.f进行进一步的耐F-驯化,可望使T.f的耐F-浓度得到较大幅度提高。
[1] 张国宝.中国不可能放弃核电[J].中国核电,2011,4(4):290-292.
[2] 潘自强,沈文权.核能在中国的战略地位及其发展的可持续性[J].中国工程科学,2008,10(1):33-37.
[3] 夏良康.稳步推进我国核电建设的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11(2):47-48.
[4] 郭志峰.国内外铀资源动态分析[J].中国核工业,2007(6):16-19.
[5] 杜运斌.发挥优势 转变模式 满足核电快速发展的需求[J].中国核工业,2010(12):2-29.
[6] 李洪枚,柯家骏.Cu2+对T.f生长活性的影响[J].黄金,2000,21(4):27-29.
[7] 李洪枚,柯家骏.Ni2+和Co2+对T.f活性的影响[J].有色金属,2000,52(1):49-51.
[8] 李洪枚,柯家骏.Mg2+对T.f生长活性的影响.中国有色金属学报[J].2000,10(4):576-578.
[9] 姚静,徐文静,李红玉.氧化亚铁硫杆菌驯化菌株的铜离子运输特性[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5,15(12):2009-2015.
[10] 张成桂,张倩,王晶,等.阴离子对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和硫氧化活性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9,19(12):2237-2242.
[12] 李广悦,刘玉龙,丁德馨,等.T.f耐酸耐氟紫外线诱变的研究[J].铀矿冶.2009,28(2):76-80.
[13] 吴学玲.抗性浸矿T.f的选育及抗性机理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7.
[14] 王清良,刘迎九,胡凯光,等.细菌耐酸耐氟驯化培养试验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5,15(2):35-36
[15] Silver,S.,and L.T.Pheng.Bacterial heavy metal resistance:new surprises[J].Annu.Rev.Microbiol,1996,50:753-789.
[16] Ballester A,Gonzealez F,Blazquez M L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ions in the bioleaching of metalsulphides[J].Hydrometallurgy,1990,23:221-235.
[17] Wang Mo-hui,Tan Long-hua,Wang Jun.metal ions in 1999.The Catalysis of Metal Ions on 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Leaching Metallic Sulfide Minerals[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Chemistry,1997,14 (5) :55-58.
[18] Jiang Jin-long,WangMoHui,WangKangLin.The Effect of Metal Ions on 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Leaching Complex Metallic Sulfide Minerals [J].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1(2) :60-62
[19] Ballester A,Gonzealez F,Blazquez M L,et al.Astudy of mechanism of silver-catalysed bioleaching of chalcopyrite[A].Separation Procession in Hydrometal-lurgy[C].New York: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El-lis Horwood Limited,1987.
[20] Das A,Modak J M,Natar ajan K A.Studies on multi-metal ion tolerance of Thiobacillus ferrooxidations[J].Minerals Engeering,1997(10):743-749.
Effects of coexisting ions on activity of 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in in-situ leaching of uranium
WANG Qing-liang1,2,QIU Guan-zhou1,YU Run-lan1,HU E-ming2,ZHANG Hong-can2,XIONG Xiao2
(1.School of Minerals Processing and Bioengineering,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3,China;2.School of Nuclear Resource,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Hengyang 421001 ,China)
in-situ leaching of uranium;coexisting ions;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T.f);activity
2014-06-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编号:51154003);矿业工程湖南省重点学科资助
王清良(1969-),男,湖南宁乡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微生物浸矿技术和溶浸采铀技术研究,E-mail:nhwql@sina.com。
X172
A
1004-4051(2015)06-01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