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在中、美两国接受的对比研究

2015-06-25 15:00张强陈军
扬子江评论 2015年3期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张艺谋

张强++陈军

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由张艺谋执导、好莱坞影星克里斯蒂安·贝尔(Christian Bale)加盟的战争史诗电影《金陵十三钗》(以下简称《十三钗》),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了一群躲避战火的风尘女子和一位美国入殓师在共同营救教会学校女学生的过程中人性升华的故事。总投资近6亿元人民币的《十三钗》在拍摄之初就吸引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包括搜狐网、新浪网、凤凰网等国内门户网站就开辟了专栏进行跟踪报道,并设计了各种在线问卷调查。人民网、光明网、新华网、中新网等官方媒体也对该片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该片于2011年12月15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四天之内,票房即达到1.5亿元人民币a,此后连续四周蝉联中国内地周票房冠军,同时也是2011年度内地华语电影票房冠军b。与此同时,《十三钗》也引起了中国影评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兴趣。在百度输入关键词“电影《金陵十三钗》”,搜索结果高达200万条。而在中国知网输入该关键词进行主题查询,直接相关文献达181篇,研究视角涵盖翻译、跨文化研究、传播、文本与图像转换以及意识形态批评等诸多方面。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受众对该片却反应平平。作为唯一代表中国大陆角逐第84届奥斯卡的影片,《十三钗》(英译名The Flowers of War)于2011年12月底在美国纽约、洛杉矶,以及旧金山的三家影院进行为期一周的点映。2012年1月20日,该片通过Wrekin Hill Entertainment 与Row 1 Entertainment两家公司正式在美国发行。《十三钗》上映的第一个周末,美国参映的30家影院票房总计仅为4.8558万美元c。截至2012年7月28日,该片在美国的总票房也仅为31.1434万美元,在美国电影票房排行榜中排名8095位d。与此同时,美国影评界和学术界对于该片反应亦极其冷淡。笔者在达拉斯德州大学图书馆数据库中输入The Flowers of War进行检索,仅找到一篇研究该片的学术论文,且论文的作者还是中国大陆的学者。

通过对美国影评集成网站烂番茄网(Rotten Tomatoes)、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metacritic等提供的统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及查阅达拉斯德州大学图书馆电影研究数据库(Film Powersearch)的电子期刊,可以管窥《十三钗》在美国的接受情况。相对于中国受众对该片的高度关注与追捧,美国受众对于该片反应冷淡,这也是历来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在美国接受的共性问题。本文旨在分析不同国度接受反差的原因所在,认为除了全球化背景下电影接受中的文化障碍以及地缘政治因素之外,影片自身在深度叙事及人性关怀方面的不足,以及中国电影理论的滞后是造成接受差异的重要因素。通过《十三钗》在中美两国不同接受的对比研究,可以为中国电影跨国界跨文化传播并产生国际影响力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 《金陵十三钗》在国内的接受

按照时光网发布的“2011年内地电影票房总排行榜”,《十三钗》共上映53万场次,累计观影人次1485万,总票房为6.09亿元人民币e。根据国内主要的互联网影评集成网站豆瓣网的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2月19日,参与《十三钗》评分的观众共计25.6689万人f。豆瓣网的评分标准为五档,分别为“力荐”、“推荐”、“还行”、“较差”和“很差”。在这些观众中,选择“力荐”的占30.2%,选择“推荐”的占44.8%,认为该片“还行”的占20.6%,认为该片“较差”的占3.0%,而认为该片“很差”的则占1.4%,根据这些数据,《十三钗》在豆瓣网上的总评分为8.0分g。总体来说,国内观众对《十三钗》持肯定态度的占75%,而持否定态度的仅占4.4%h。与此同时,在豆瓣网收录的关于该片的5193条影评和9.9431万条短评中,许多观众对该片不吝赞美之词。网友“Ic回忆”认为该片算得上是近年来最好的国产电影之一,“各项质量水准亦在此片中得到了全面提升—影片故事视角独特,人物细节刻画具有感染力,还有战争场面和色彩美感的视觉冲击,是一部催人泪下的作品!”i网友“一介之上”虽然认为该片很好的故事没有讲好,但“很欣慰看到国内的电影开始关注人性,在不少场景我有久违的感动”j;网友“桃桃淘电影”认为该片“有几处慢镜头写意处理得很棒”k;而网友“山人阿苍苍”认为,“就为了最后那一幕,就为了《秦淮景》,也要给四颗星”l。由此可见,观众和网友对该片的赞赏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电影的色彩、画面和构图延续了张艺谋电影一贯的视觉风格,电影中的大制作、大场面给观众造成了极为强烈的视听震撼;二是和传统的抗战和南京大屠杀题材的影片不同,该片不再简单地通过暴力美学机械地呈现民族伤痛,而是透过美国入殓师和中国风尘女子的情感和心态转变来展现人性的升华过程;三是尽管该片以基督教堂为故事背景,但诸如南京方言、秦淮风情等极具地方特色的中国文化元素让本国观众产生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加深了历史的厚重感。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为数不少的观众、网友以及影评界人士对该片持否定意见,批评的矛头直指该片民族悲剧情色化倾向以及松散的叙事结构和混乱的逻辑。豆瓣网网友“女权之声”的“《金陵十三钗》,消费处女加消费妓女”一文在网上引发热烈讨论,跟帖数达4147条。“女权之声”从性别政治的视角解读《十三钗》,认为整部电影的主线就是“处女保卫战”m。在“女权之声”看来,影片通过玉墨之口,正当化并强化了男权社会的说辞,那就是对于妓女来说,由于她们已经失去贞操,强奸就算不上伤害,当这些因为性污名而被践踏到底的女性面临着在主流道德框架中重塑尊严的机会时,道德洗白变得比生命更重要n。“女权之声”认为《十三钗》最可怕之处在于它在重复着“让放荡者在忏悔中死去而灵魂获救”这样老套的脚本的同时,“以贞操为界限,离间了妇女的同命与共情”o。著名文化学者朱大可在其刊载于《南方都市报》的一篇评论文章《十三钗的情色爱国主义》中指出,在《十三钗》中,“情色地理和战争地理,秦淮河的历史风尘和南京大屠杀的血腥现场,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场景,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叠合”p。朱大可认为,这与张艺谋后期电影的庸俗化倾向密不可分。“张艺谋公式=情色+暴力+民族苦难题材+爱国主义,制造了政治和商业的双赢格局,由此成为意识形态和电影市场的最大救星”q。朱大可认为该片中这种大义凛然的情色爱国主义,“把大屠杀的教堂变成情场,把民族创伤记忆变成床上记忆,把政治叙事变成身体叙事,把血色战争变成桃色新闻,把重大苦难题材变成重要牟利工具”,是严重的价值取向失误r。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著名电影研究学者徐刚(Gary G. Xu)在《时代周报》上撰文,批评张艺谋将南京大屠杀做成了生意s。徐刚指出,南京大屠杀在西方社会的关注度较低,除了犹太人在西方政治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中国在欧美话语体系中缺乏话语权之外,还有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中国的民族性里缺乏集体反思的精神。而电影《十三钗》恰恰就是消费民族悲剧,做的是“彻头彻尾的大屠杀生意”t。徐刚列举了该片的“三宗罪”:一是用过于戏剧化的情节虚化历史。过于浪漫化、戏剧化,而又缺乏可信度的情节“予人口实,让别人可以争辩”;二是用过于情色化的视觉来满足西方人对中国的女性想象,在自我“东方主义”的思路下,影片的许多镜头以牺牲细节真实为代价来实现视觉的冲击力;三是整个电影过度的营销策略。在徐刚看来,这种过度营销是对中国“软实力”的错误理解,认为只要是大成本,大制作,再配以好莱坞的风格,就是“软实力”的体现,“殊不知真正的软实力,是对自己的历史的尊重,不轻易为资本所折腰、尊重理解女性和其他弱势群体,是有自己独特的创新能力”u。

对于观众、网友、评论界,以及学界专家的批评与质疑,片方和张艺谋本人也多次作出回应。片方以朱大可在影片尚未公映之前就对该片进行评论,有“哗众取宠”之嫌,不值一驳。在《十三钗》首映式上,张艺谋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表示片中“十三钗”们更衣以及约翰和玉墨最后的缠绵不是“激情戏”,而是“角色情感的升华和剧情推动的需要”,“不要往激情戏那个方面去想,它根本就不是那个层面的东西” v。

客观地讲,尽管张艺谋一再强调《十三钗》中的激情场面只是故事推进和人物塑造的需要,且建议观众不要往激情戏那个方面去想,但面对着除了朱大可和徐刚之外,仍有为数不少的评论家和学者,尤其是美国的许多评论界人士也都“往那方面去想”的尴尬事实,张艺谋和片方的辩解就显得苍白无力。如果说《辛德勒名单》中大量的身体暴露镜头展现的是对凝视本身及其折射出的权力关系的思考之外,《十三钗》则是把关注的重点放在男性凝视下的女性身体上。在作为民族创伤的南京大屠杀这样沉重的题材中,这种对商业化和娱乐化的盲从的背后,是对南京大屠杀本身的认知存在误区。这种情色化的倾向在松散的叙事结构和混乱的逻辑的影响下就显得更为突出。

如果说评论界对于电影中民族悲剧的情色化倾向的批评还算相对温和的话,对该片叙事结构的批评则尤为猛烈。网友“无聊的泛蓝”在题为“历史是不能意淫”的评论中提到,张艺谋的《十三钗》使劲浑身解数想感动观众,但却始终让人无法入戏,原因就是整个片子的“设计感太重”,剧中人物情感的转变过于突兀w。该评论同时也指出,张艺谋显然是想打“人性牌”,让妓女、汉奸甚至日本军官都闪烁着人性的光芒,但“人性泛滥的结果却是真情贬值”x。“无聊的泛蓝”批评张艺谋过于急功近利,“他恨不得这一部片子里,情色、暴力、人性、爱国主义……一个都不能少,但遗憾的是,他就是忘了真诚,忘了对艺术的真诚,也忘了对历史的真诚”y。网友“了了”在一篇题为“原谅张艺谋吧,他尽力了,也不过如此”的长文中则把《十三钗》视为一部“挑战智商”的“反逻辑大作”,直指影片中出现的诸多硬伤,比如妓女们在逃命时还戴着围脖、花衣服、箱子等,以及教堂里斜向下射入的子弹z。此外,“了了”指出,包括张艺谋在内的许多中国导演熟悉电影的拍摄套路,“能迅速从脑海里摘取一大堆镜头和剧情设定,”,也具备快速吸收新电影手法的能力,但由于缺乏原创性的东西,拍出来的作品过于套路化”@7。

与此同时,国内学界也有不少学者就《十三钗》的叙事策略提出批评。肖鹰通过《十三钗》与伊朗导演Asghar Fahadi的《别离》进行对比研究,指出张艺谋电影中的误区,即全球化语境下电影理念的错误。肖鹰认为电影导演需要国际化视野,却不能陷于全球化模式中,而张艺谋则过分追求影像唯美主义和电影全球化,要走出张艺谋电影的误区,首先就是电影家“要培养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国际文化视野,以切入现实和揭示人生问题的诚意创新电影”@8。岳晓英认为叙事的国际化是中国电影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她以《南京,南京!》和《十三钗》为例,探讨新世纪中国电影叙事的国际化策略。岳晓英认为,《南京,南京!》在叙事上秉持人道主义的反思姿态,而《十三钗》则完全遵循好莱坞大片的叙事模式,以故事性、娱乐性见长,尤其注重本土文化符号和国际语境的碰撞@9。

有必要指出的是,国内影视实践长久以来经验主义盛行,理论的悬置造成影视创作以模仿和学习国外经验为主,缺乏创新突破,突出的表现就是叙事策略单一,形式老套。毋庸讳言,叙事一直是包括张艺谋在内的许多中国电影导演的软肋,且许多导演没有意识到叙事也是电影的有机组成部分。早在2005年接受美国学者白睿文(Michael Berry)访谈时,张艺谋就坦承自己在叙事方面比较欠缺,“我承认自己只是做导演的,我并不想参与更多的编剧,只是没办法”#0。即便是自己擅长的色彩和画面处理,张艺谋也表示这更多的是来源于自己的直觉和人生经历,并没有特别的理论。“这个颜色啊,说心里话,喜欢浓郁的颜色、强烈的颜色,我还真没有什么理论。到今天人家问我这个我都说不出来,我想很大程度上,是感性的选择胜过理性的选择……对于大红大绿,就是本能地喜欢。到今天我都说不出我的选择是基于什么理论,好像一开始并不是从理论选择而来”#1。对于一个优秀的电影导演而言,直觉和灵感固然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仅仅依赖直觉和本能,那对于影像自身的表述力的认识则只能停留在表层。

尽管饱受质疑,但《十三钗》在中国普通观众、影评人士,以及学界受到高度关注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该片有别于同类影片经常采用的宏大叙事,把关注的焦点转向特定历史环境下普通人的命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文关怀。此外,该片投资巨大,场景逼真,在视觉冲击力方面远超国内同类影片。《十三钗》延续了张艺谋一贯的“大投资、大制作、大场面”的风格,其绚丽的画面和逼真的音效,满足了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对视听震撼的需求。而好莱坞影星贝尔,内地著名演员佟大为、著名主持人曹可凡等人的加盟,加上对新任“谋女郎”倪妮的好奇,更为影片增添了一层光环。此外,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中的代表性人物,张艺谋凭借其系列作品,早已形成自己的品牌效应,掌控了优势资源。换句话说,张艺谋这个名字在中国文化市场具有无可比拟的辨识度。毫不夸张地说,张艺谋的每一部影片,甚至他个人的一举一动,始终都是国内乃至华语地区舆论关注的焦点。《十三钗》的制作方正是借助这种品牌优势,自影片开拍之初就采取“饥饿营销”策略,通过媒体铺天盖地的炒作和宣传,让观众充满期待。而对于中国的影评人士和学界专家来说,尽管他们的视角和普通观众不同,但把《十三钗》这一引发社会舆论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的文化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了。

因此,《十三钗》在国内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主要原因还是张艺谋本人艺术品牌的影响力,以及由此产生的电影宣传方面的优势资源。换句话说,国内舆论界对《十三钗》的高度关注除了影片自身因素之外,更多的是一种话题效应。但这种话题效应需要借助特定的文化语境,语境一旦变换,话题效应也随之消失。也就是说当受众更多地关注电影本身时,电影自身的缺陷就充分暴露出来,而《十三钗》在美国遇冷恰恰暴露了这一问题。正如南野所指出的,“制片与导演们凭直觉与经验模仿和试图接近好莱坞,却又看不到其观念上的变化与发展,因此对当下的好莱坞充满误读。在这种误读下制作企图迎合对方的影视,只能靠猜测也臆想去制造蓝图,其结果可想而知”#2。

二、 《金陵十三钗》在美国的接受

隶属于美国亚马逊公司的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Internet Movie Database)是目前全球互联网中最大的一个电影资料库,其资料涵盖丰富的电影作品信息,包括影片导演、演员、剧情、评分及评论等。根据该网站的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2月19日,共计3937位IMDb的美国用户对《十三钗》进行评分,评分标准从1分至10分共10档。打分从1档至10档的用户数量及其在用户总数中所占比重如下表所示#3:

按照IMDb的计算,在其美国用户的评分中,中值(median)为8分,算术平均值(arithmetic mean)和加权平均值(weighted average)均为7.5分。如表1所示,在参与打分的3937位美国IMDb用户中,给《十三钗》打出6分以上(含6分)的用户占用户总数的87.6%;而给该片打出6分以下的用户仅占12.4%#4。而总部设在美国布鲁斯班的全球著名影评集成网站烂番茄网的统计结果与IMDb的数据基本持平,总计6353位观众参与评分,平均分值为7.6分,有74%的观众喜欢该片#5。与豆瓣网提供的中国用户的数据对比,一方面美国观众的评分略低于中国观众,另一方面参与评分的美国观众和中国观众在数量上存在明显差异(3937:256689)。而IMDb统计的《十三钗》票房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十三钗》在美国上映期间票房收入情况见下表#6:

如表2所示,《十三钗》在美国点映期间,参映的30家剧院票房总计4.8558万美元;第二周票房激增,达14.3045万美元,票房累计19.1603万美元。但从第三周开始,《十三钗》的票房便停滞不前,截至2012年7月28日,《十三钗》在美国的票房总收入仅为31.1434万美元,与该片在中国大陆的票房收入相去甚远。以上数据充分表明,《十三钗》在美国的接受情况和在中国大陆呈现出巨大差异,该片在美国的关注度远不如在中国大陆。

如果说观看该片的美国观众对《十三钗》总体上还算肯定,那么美国评论界却是大相径庭,总体是否定的。根据美国著名的影评网站metacritic的统计数据,共计22位评论家参与评论,最终评分为46分#7;而烂番茄网采集的来自56位评论家的评论中,“烂番茄”评价达33份,而“新鲜番茄”的评价只有23份,该片的“新鲜度”仅为41%;此外,在这56位评论家中,有16位资深评论家(top critic),他们当中只有两位给予了“新鲜番茄”的评价,也就是说,资深评论家评定的“新鲜度”仅为13%#8。烂番茄网号称是奥斯卡的风向标,一般来说只有“新鲜度”达80%以上的外语片才有望获奖。如此说来,《十三钗》与奥斯卡失之交臂则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与此同时,美国学界对该片的反应也非常冷淡。以笔者所在的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图书馆为例,通过该馆的Film Powersearch可以对包括Academic Search Complete,Art Abstracts,Art Index Retrospective for 1929-1984,Essay & General Literature Index,Humanities International Index,以及MLA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等在内的多个专业电影数据库进行跨库检索。笔者输入The Flowers of War进行检索,搜到的结果仅为16条。过滤掉电影评论以及新闻报道,仅剩下一篇题为“The Reinvention of Hollywoods Classic White Savior Tal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 Pavilion of Women and The Flowers of War”(《当代中国电影中好莱坞白人英雄主义的再造:以《庭院中的女人》和《金陵十三钗》为例》)的学术论文,发表在主要刊载文化和媒体研究成果的《批评艺术》 (Critical Arts)杂志上。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唯一一篇对《十三钗》进行学术探讨的文章的作者还是一位中国学者杨静。也就是说,电影《十三钗》在美国学界几乎是零接受。

从以上数据可以发现,观看《十三钗》的普通美国观众和影评人士以及学界的反应呈现巨大差异,这一点不难理解。普通观众从娱乐消费的角度出发,电影是否“好看”是他们关注的重点,前文中已经提到《十三钗》延续了张艺谋电影大制作、大场面的风格,极具视觉冲击力;此外,美国媒体关于《十三钗》的报道中几乎无一例外地提到加盟的好莱坞影星贝尔和该片国际化的制作团队,这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美国观众。而对于影评人士和学界专家来说,除了画面之外,他们更关注的是影片在叙事上有无创新,有无理论价值。尽管观众和评论界及学界反应有所差别,《十三钗》在美国遇冷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三、 不同国别接受反差的原因分析

在分别梳理了《十三钗》在中国和美国不同的接受状况和接受风貌后,进一步探究其接受反差的原因就显得尤为必要。首先不可否认的是,中美两国由于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为中国观众广泛接受的文学艺术作品在美国受到冷遇也不是个例。正如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家、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詹明信(Fredric Jameson)在其《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 (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 Narrative as a Socially Symbolic Act)一书中指出的,“我们从来都不是直接地面对作为物自体的新鲜的文本本身,相反,文本总是以被解读过的状态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透过层层积淀下来的前人的解读来理解文本,或者,如果文本是新生成的,也是通过由沿袭解读传统所积淀下来的阅读习惯和范畴来阐释文本”#9。换句话说,包括电影在内的文化产品的接受和解读都受到隐性的、符码化的文化背景和接受传统的制约和影响。Cookie White Stephan和Walter G. Stephan在《跨文化关系中的认知与情感》(“Cognition and Affect in Cross-Cultural Relations”)一文中指出,诸如族群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固化思维(stereotype)、认知偏见(cognitive prejudice)以及社会身份(social identity)等因素都会造成跨文化交流的障碍$0。简言之,在观影过程中,不同文化的观众倾向于用本族文化的视角来审视他者文化,他们的头脑中或多或少地存在思维定式和认知偏见,这些因素都构成了不同文化之间电影接受的障碍。

除了文化障碍之外,意识形态原因和地缘政治因素也是造成《十三钗》在中美两国接受差异的重要原因。美国著名的《洋葱》报社(The Onion)旗下的娱乐网站The A.V. Club的评论员塔莎·罗宾逊(Tasha Robinson)的评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罗宾逊把《十三钗》看作是一部宣传机器,理由是该片把日本兵描述为“满脑子都想着强奸妇女的怪物” $1。尽管绝大多数美国评论家都在其评论中提到南京大屠杀造成三十余万中国军民遇难这一历史事实,塔莎却在其文章的开头写道: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事实情况中日各执一词,而《十三钗》自然而然成为这一“历史争论”的新的“表达渠道”$2。塔莎的观点并非个案,它恰恰代表了美国受众中的一部分人,他们以所谓的“客观”立场,把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动辄给中国的文化产品扣上“宣传机器”的帽子,却全然没有意识到自身也处在意识形态的权力网络之中。正是由于这些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南京大屠杀题材的影片在美国的关注度普遍不高。迄今为止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包括美国紫山公司出品,比尔·古登泰格与丹·史度曼联合导演的历史纪录片《南京》(Nanking)、香港邵氏电影有限责任公司出品、牟敦芾导演的战争纪录片《黑太阳南京大屠杀》 (Black Sun Nanjing Massacre)、福建电影制品厂和南京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罗冠群导演的《屠城血证》 (Massacre In Nanjing)、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和龙翔影业公司联合出品,吴子牛导演的《南京大屠杀》(Dont Cry, Nanking)、由江苏省文化产业集团和美国好莱坞Viridian Entertainment公司联合出品,美国导演西蒙·威斯特(Simon West)执导的《南京浩劫》(英译名Purple Mountain)、由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佛罗瑞·加伦伯格导演的《拉贝日记》(2009)(美国票房67,519)、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出品,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The City of Life and Death)(2009)。遗憾的是,这些影片中绝大多数并没有在美国公映,即便是公映的影片,例如《南京,南京!》美国总票房只有12.2558万美元,而《拉贝日记》的票房仅为6.7519万美元。

必须指出的是,跨文化的接受障碍和地缘政治因素固然是《十三钗》在美国遇冷的重要因素,但如果过分夸大这种因素,则无异于承认跨文化交流几无可能。好莱坞大片在中国的盛行,以及许多电影跨文化传播的成功案例也表明文化障碍和地缘政治问题并不一定是决定因素,电影本身的问题也值得深究。当然,美国评论界对于《十三钗》也不乏褒扬的声音,例如《纽约观察家》报(New York Observer)的评论员雷克斯·瑞德(Rex Reed)在其题为“枯萎的树上绽放出战争之花”(”From the Withered Tree, Flowers of War Bloom”)的评论中赞扬张艺谋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勇气,“为历史无知者启蒙”$3。瑞德甚至认为《十三钗》是张艺谋自《大红灯笼高高挂》以来最好的作品。尽管如此,美国评论界总体上对于《十三钗》是持批评态度的,而且他们的批评在很多方面与国内影评界的批评不谋而合,都集中在该片明显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娱乐化倾向以及在这种倾向下从故事结构、人物塑造,到场景展现等多方面的缺陷。

《亚利桑那共和报》 (Arizona Republic)的理查德·尼尔森(Richard Nilson)认为《十三钗》场景绚丽,但是道德取向混沌不明,因为该片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一批人的生命是否比另一批人的生命更有价值”,纠结于这个问题之中,以至于在宏大背景下一批人为另一批人牺牲这一事件显得相对次要$4。此外,尼尔森也指出,故事中的12个学生和14个妓女中,除了各自群体中有代表性的人物,比如玉墨和淑娟,其他的人物都没有得到细致的刻画,“发生在无名氏身上的暴行不足以引发我们的恐惧”$5。在尼尔森看来,由于人物塑造和场景展现上的失真,使得整部影片失去了真实性(verisimilitude),既然缺乏这种真实性,为什么还要把电影设置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们最终要面对的问题是,把真实的历史悲剧制作成了娱乐俗套,这在道德上是否可以接受?”$6《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的评论员卫斯理·莫里斯(Wesley Morris)对张艺谋的影片颇有研究。在题为“Flowers of War”Blooms with Color的评论文章中,莫里斯把《十三钗》和张艺谋之前的作品,例如《菊豆》《十面埋伏》以及《三枪拍案惊奇》等加以对比,认为张艺谋电影中的画面因素时常起到了喧宾夺主的作用。在莫里斯看来,张艺谋的画面处理方式是旨在展现活力与死亡强烈反差的一种视觉反讽,“张对生命过于热爱,以至于生命的消逝离不开壮观、绽放的场景。然而他对激情和色彩的钟爱似乎越来越徒劳无功”$7。而费城《每日新闻》(Daily News)的影评人加里·汤普森(Gary Thompson)认为《十三钗》的内容与基调极不吻合,简直就是《南京,南京!》与美国喜剧爱情片《呆鹅爸爸》(Father Goose)的杂烩$8。此外,多位影评人士对影片套用白人英雄主义的叙事模式提出质疑。被《福布斯》杂志评为美国最有影响的评论家、第一位获得普利策批评奖的罗杰·埃伯特(Roger Joseph Ebert)认为《十三钗》中贝尔饰演的米勒一角可有可无,“电影行业最古老的一个手法就是无论电影的情节如何曲折,讲的故事是关于有色人种,但是故事始终是从白人角色的视角来讲述”$9。在埃伯特看来,这类“白人英雄主义”的电影比比皆是,而《十三钗》无非就是这类电影的翻版。而在前文中提到的唯一一篇关于《十三钗》的学术论文中,作者杨静通过把《庭院中的女人》和《十三钗》进行对比,也发现两者都套用了白人英雄主义的叙事结构。在杨静看来,这种叙事模式的背后是一种“融入西方话语,为全球观众建构中国‘崭新形象”的努力……反映了中国民族话语在融入全球消费主义洪流的过程中的文化焦虑%0。

由此可见,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的评论界和学界都对《十三钗》的道德取向和叙事策略提出广泛质疑。就《十三钗》的道德取向问题,即民族悲剧的娱乐化甚至情色化而言,其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我们自身对于南京大屠杀这一民族创伤缺乏必要的、深刻的认识。正如前文中所提到的徐刚的观点,即我们的民族性里缺乏集体反思的精神。如果从互文性的角度来审视多年来盛行的各种偏离历史事实、逻辑混乱的抗战神剧,则不难发现对于南京大屠杀这一民族创伤的认知偏差并不是始于张艺谋,而《十三钗》中的情色化倾向只是这种消费民族苦难的一个典型表现而已。

如果说道德取向问题反应的是对民族创伤的理解存在误区,那么《十三钗》在叙事结构方面的薄弱则反映出以张艺谋为代表的中国电影导演的共性问题,即缺乏创新,一味地模仿,背后折射出的是理论观照的缺失。众所周知,西方的许多电影导演,例如爱森斯坦、法斯宾德等,既是导演,同时也是编剧,而且还是电影理论家。而且近三十年来,西方电影理论出现了从符号学电影理论和第二符号学电影理论(即精神分析电影理论)到观众情感研究的转向。以诺埃尔·卡罗尔(Noel Carrollton)、薇薇安·索伯切克(Vivian Sobchack),以及大卫·波德维尔(David Bordwell)等为代表的电影理论家借助认知心理学理论,探讨影像与观众情感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系统揭示了观众观影过程中的各种情感因素,也为影视制作者提供了有益参照。相比之下,国内的电影理论相对滞后,而以张艺谋导演为代表的中国电影导演则普遍缺乏理论素养。正如南野所指出的那样,“疏离了观念与理论的国内影像实践,正是这样时常沉湎于传统意念与琐碎情感,为迎合臆想中的观众一味地追随通俗与肤浅,同时失去对社会、文化大的视点的关注力。相比于好莱坞近年注视文化冲突大背景,努力关注人性的众多影像制作,我们的影视创作显示出了苍白”%1。

四、 结语

尽管众多批评人士认为《十三钗》叙事老套,无非是白人英雄主义的一个中国版本。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媒体对于该片的报道,几乎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加盟该片的好莱坞大牌影星贝尔。从一定程度上讲,《十三钗》的国际化团队对于该片打入美国市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十三钗》在美国的票房很不理想,但是如果考虑到该片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无论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十三钗》客观上促进了包括美国受众在内的西方受众对于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实的认知。与此同时,尽管《十三钗》和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都有意无意地借鉴了以《辛德勒名单》为代表的好莱坞影片的叙事手法,但它们也反映出中国电影人在处理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题材方面的一个新趋势,那就是不再仅仅从中日战争和民族矛盾的视角来展现南京大屠杀,而是开始关注对生命的反思和人性的关照,从全人类的高度来思考战争与和平,人性的善与恶。此外,电影在宏大叙事的同时,也开始关注特定历史背景下个体的命运,体现了高度的人文关怀。在当前粗制滥造、甚至把民族悲剧娱乐化的各种抗日神剧盛行的历史背景下,这一转变不仅对于我们自身重新认识和审视南京大屠杀这一民族悲剧和历史浩劫十分必要,也能促进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的制作和海外传播。

尽管如此,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十三钗》美国票房惨淡,评论界以及学界的反应也非常冷淡,对此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文化障碍、地缘政治以及意识形态的影响无处不在,这不仅不利于中国电影的传播,也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的趋势背道而驰。对此,我们既要加深对历史悲剧的认知,同时也要倡导文化包容,还要通过提高电影制作水平,生产高质量具有民族文化特质的电影作品来促进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另一方面,在当下各种“全球首映礼”层出不穷并营造出一种中国电影风靡世界的自我陶醉中,《十三钗》在美国遇冷有助于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仍然任重道远,促使我们深刻反思中国电影在制作和国际化营销过程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正如克里斯蒂安·麦茨(Christian Metz)所指出的,作为第三机器的“电影观念”与“电影批评”和作为第一机器的“电影工业”以及作为第二机器的“观众的元心理学的社会规则”一样,都是电影机构的有机范畴%2,因此,国内的影视制作必须摒弃经验主义,代之以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并促进电影从业者、观众,以及电影理论家的相互融合,共同开拓中国电影的国际化道路。

【注释】

a新浪娱乐http://ent.sina.com.cn/m/c/2011-12-19/18183511827.shtml

②好时光网http://news.mtime.com/2012/01/05/1479324.html

③④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下同。

⑤http://58921.com/alltime/2011

⑥豆瓣网参与评论人数统计数据实时更新。

⑦豆瓣网数据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649049/

⑧笔者将“力荐”和“推荐”归为肯定态度,而“较差”和“很差”归为否定态度。

ijkl豆瓣网短评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649049/comments?sort=new_score

mno豆瓣网影评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226837/

pqr 《南方都市报》2011年12月13日。

stu 《时代周报》,2011年12月22日。[时代辩论会]“《金陵十三钗》:爱国主义,还是情色生意?” http://www.time-weekly.com/story/2011-12-22/121424.html

v《法制晚报》2011年12月16日http://www.fawan.com/Item/139990.aspx

wxy豆瓣网影评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221917/

z@7豆瓣网影评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221934/

@8肖鹰:《中国电影:要国际化视野,不要全球化模式——〈金陵十三钗〉与〈别离〉的比较研究》,《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9 岳晓英:《新世纪中国电影叙事的国际化策略——以〈南京,南京!〉和〈金陵十三钗〉为例》,《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0#1 [美]白睿文:《光影言语——当代华语片导演访谈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1页。

#2南野:《影像的哲学——西方影视美学理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3#4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 http://www.imdb.com/title/tt1410063/?ref_=nv_sr_1

#5烂番茄网http://www.rottentomatoes.com/m/the_flowers_of_war/?search=the%20flowers

#6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 http://www.imdb.com/title/tt1410063/?ref_=nv_sr_1

#7metacritic网http://www.metacritic.com/movie/the-flowers-of-war

#8烂番茄网http://www.rottentomatoes.com/m/the_flowers_of_war/?search=the%20flowers

#9Fredric Jameson: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 Narrative as a Socially Symbolic Act. 1981年,第9页。

$0Cookie White Stephan & Walter G. Stephan:Cognition and Affect in Cross-Cultural Relations. William B. Gudykunst ed. Cross-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2003年,第115页。

$1$2http://www.avclub.com/review/the-flowers-of-war-67895

$3http://observer.com/2012/01/flowers-of-war-review-rex-reed-ni-ni-christian-bal/

$4$5$6http://www.azcentral.com/thingstodo/movies/articles/2012/03/28/20120328flowers-war-movie-review-goodykoontz.html

$7http://www.bostonglobe.com/arts/2012/01/20/flowers-war-blooms-with-jarring-beautiful-colors/thOqU1ByqjrrGxXIUUdCwK/story.html

$8http://www.philly.com/philly/entertainment/movies/20120119_THE_LORD_works_in_mysterious_ways_in__quot_Flowers_of_War.html

$9http://www.rogerebert.com/reviews/flowers-of-war-2012

%0Yang, Jing, 247 The Reinvention of Hollywoods Classic White Savior Tal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 Pavilions of Women and The Flowers of War. Critical Arts. 2014 Vol. 28 Issue 2, p 247-263. P 247.

%1南野:《影像的哲学——西方影视美学理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2Christian Metz,The Imaginary Signifier:Psychoanalysis and the Cinema. 1982年,第8页。

猜你喜欢
南京大屠杀张艺谋
不会打哈欠的张艺谋
70岁那年会在干什么
纪念
第五个国家公祭日
张艺谋,越轻松越出色
“我经历的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80周年谁的记忆与谁的哀恸
南京大屠杀审判从未终止
张艺谋的抠门
张艺谋归去来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