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荣斌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统计的核心目标是发展自己的“统计观念”。所谓“观念”,就不是一种简单的技能,而是需要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感觉,它反映的是由一组数据所引发的想法,所推测到的可能结果,自觉的想到运用统计的方法解决有关的问题等等。观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因此课程标准的教材从低年级开始,就安排有组织统计活动的内容。结合农村小学生的特点,为大家介绍几种培养学生统计观念的做法:
1. 教师首先要加强统计观念
观念决定行动,教师加强统计观念是培养学生统计观念的首要任务。有不少农村教师认为,统计就是计算平均数、画统计图,这些事情可以用计算机、计算器解决。这是片面的看法。虽然在信息技术时代,计算平均数、画统计图等内容不应再占据学生过多的时间,但它们并非统计学习的核心。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统计的核心目标是发展 “统计观念”。教师理应知道学生统计观念起码应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①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有关的问题。②能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③能对数据的来源、收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由数据得到的理论进行合理的质疑。
2. 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
“观念”的建立需要人们的亲身经历。要使学生逐步建立统计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中。新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都将“投入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作为本学段统计学习的首要目标,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从“有所体验”“经历”到“从事”。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纯逻辑的思维不可能告诉我们任何经验世界的知识,现实世界的一切知识都始于经验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动手才能学数学,才能学好数学。教学统计知识时,要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统计活动中,留给他们足够的动手实践和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如在教学三年级简单数据的分析和求平均数中,我组织了这样的一个活动:调查你小组内组员的身高和体重,收集相关的数据,制作成条形统计图和计算出小组的平均身高和体重,并根据标准身高和体重表作出恰当的分析。学生在从事这一活动时,要考虑怎样进行数据的收集、用什么样的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从统计图中有什么发现、对比标准表可以得到什么结论等问题,学生经历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既了解了组员的身高体重,又巩固了新知识,而且还加强了知识的灵活运用。作为农村的学校,我们有很多学习的资源。如我利用学校的植物园让学生当了一回小农民,学生在经历研究玉米如何合理密植的问题中,体验到统计的带来的实惠。
3.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统计对决策的影响
要培养学生从统计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在教学中展示统计的广泛应用,使学生亲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并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的情境要与日常生活、社会环境和其他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如在三年级下册条形统计图一课中,老师根据学生好动、爱展示的特点,给学生戴上了“经理”的高帽,创设了商场卖零食的情境。经过各“小经理”的热烈讨论,发现了用统计图表示的方法比较清楚。接着老师又抛出了一个问题,作为经理不但要了解销售的情况,还得想办法提高销售量。同学们对此反映异常热烈,根据销售情况提出了买一送一、降价促销、抽奖促销等办法,最后老师还问:如果让你进货,你会怎样进货,为什么?在这样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充分体会到,增加零食的销售量、进货的依据都是销售统计图,这样统计图就起到了很好的决策作用。长此以往,学生就能较好地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在现实的生活中,也有多种渠道可以提供有意义的问题。我们可以充分挖掘适合学生的材料,既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方面寻找素材,也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选取,如有关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状况调查,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调查,学生的课外书阅读调查等。在四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统计知识,我引导学生进行了对校门安全状况的调查,学生经历了问题的提出、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解决的策略等,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对统计知识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学生给校长写了详细的校门安全建议,得到了学校的重视,同时该调查报告参加第24届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番禺区预选赛,获得科学论文三等奖。
责任编辑 黄日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