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提高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效率

2015-06-25 20:11马永鲜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泰山语文课堂效率

马永鲜

【摘 要】 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一直以来是困扰农村初中教师的一个棘手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凸显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大胆取舍教学内容;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 键 词】 农村;语文课堂;效率

目前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呈现出“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的现象。针对这种现状,改革课堂教学,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提高农村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焕发出活力迫在眉睫。下面,我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谈几点我的做法:

一、结合内容精心设计导入环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开始”。最基本的原则是运用各种方法在教学的第一时间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进入角色。如用微笑感染学生的情绪;用静候观察法收敛学生散乱的心绪;用小测试引导学生进入知识时空;用设置悬念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此外,歌曲、故事、名言等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其愉快主动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如我在讲授《望岳》时,从本地方的资源入手,上课时我问:“同学们,你们攀登过暮阳山吗?那儿的景色怎样?心情怎样?”学生回答时多用“景色美丽,站在山顶远望群山连绵起伏,心情激动”。于是我说:“唐代有位著名诗人,他登上泰山的心情与我们相似,他在诗中写尽了泰山的形神,使人们在领略到泰山高远幽深、神奇秀丽的同时,也仿佛看到了诗人那卓然独立的形象;特别是读这首诗使人浮想联翩,仿佛跟诗人一道神游于泰山的绝顶之上,进一步感受到泰山俯瞰群山的气概,对诗人青年时代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也就洞若观火了。正因为有如此深远的意境,这首诗历来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你们知道这人是谁吗?”于是,同学们带着悬念怀着好奇心步入了对诗歌的学习。

二、凸显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但是,在农村学校由于学生视野狭窄,在语文课堂上往往习惯于听老师讲解,自己思考得少,敢于主动发表见解的同学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活动的自由度,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使每位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发现者。教师营造的课堂氛囤要让学生产生“安全感”,并学会开放自己,敢于质疑问难,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能主动思考探究问题,积极参与合作讨论,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在教学实践中,我一直致力于营造开放、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还课堂于学生。一般情况下,我将课堂结构设计为: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进行思考,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然后针对同学提出的问题,全班齐思考齐讨论,共同来解决问题;最后通过个人的体验与感悟,能对课文内容提出与众不同的、新颖的、科学的见解。

三、大胆取舍教学内容,删繁就简

教学内容并非多多益善,有时适当减少内容,反而使教学效果更好。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如果总是对教材内容面面俱到,有时往往会使学生陷入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所以,教师要学会对教材内容大胆取舍,有时甚至可以放弃一半以上的内容。但放弃并不是教师的不作为,而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作用。一般说来,在教学中教师所放弃的应是学生已基本了解的或目前根本无法掌握的;教师所致力的,是学生最需要的并对学生当下发展能够起决定作用的内容。教师做出必要的放弃后,就可以腾出时间与精力对最重要的内容进行品味探讨、沉潜涵泳。

删繁就简能使教学重点突出,精雕(下转36页)(上接34页)细刻则使这些被突出的重点成为真正的重点。因此,教师需要设计多维度活动对这些关键内容或重力敲击,或精雕细刻,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得其真味。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丰富如复瓣之花朵,厚实如多声部重唱;我们的课堂才会立体丰满,教学内容才能有效渗透到学生心灵深处。

四、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教师们的共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示范引路给学生展示思维的过程,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理解、领悟、掌握新的学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过程既是教法的实施,又是学法的体现。因此,教师要有强烈的学法意识,让学生在自觉的学习活动中掌握学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要贯彻好这一基本理念,就必须真正明确它们的内涵。第一,自主。即主动,要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语文教学中的作品和价值只有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课文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第二,合作。就是要切磋学问,交换思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文章,同一个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意思。针对这种情况,特别需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都变得知识更加丰富,能力更加全面。第三,探究。就是要求善于质疑问难,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同样语文的探究性学习,要把课文以及自然、社会、自我都作为探究的对象,也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如社会调查、现场观察、采访人物、体验学习、课堂讨论、查阅资料等等,这种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 韩自娟. 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J]. 信息教研周刊,2014(6).

[2] 吴元春. 农村学校语文高效课堂初探[J]. 科学导报,2015(1).

[3] 杨登峰.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J]. 信息教研周刊,2013(6).endprint

猜你喜欢
泰山语文课堂效率
泰山之行
泰山日出
《登泰山记》的打开方式
跟踪导练(一)2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钱”、“事”脱节效率低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