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不能只凭一腔热情(中国创客)

2015-06-25 20:32
环球时报 2015-06-25
关键词:悖论雷军乔布斯

瞬雨

一轮新的创业潮风起云涌,甚至演化到了言必称创业的状态。创业者的热情无可厚非,但其背后的心理动机值得探讨。

有的创业者总被马云那句“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感动得热泪盈眶,认为只要创业,就是在实践自己梦中的理想。无可否认,对智者来说,大潮来与不来,创业这件事情都是要做的。但对那些人云亦云者来说,从刘强东、马云、雷军身上,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这些人“创业”的过程中,自我不是被发现,而是被消灭了,在向他人梦想的投射性认同当中被消灭了。在他们身上,行动(“创业”)意味着主体的暂时退场、主体意识的丧失。通过行动(“创业”),这群人把自己的一切未来,包括对自己的身份认同,都交给了他人的梦想。

对这部分创业者来说,创业的目的变成了创业本身,原本应当作为创业目标的客体没有到场,而是将创业这个过程当成了行为的客体去追逐。“我在创业”,对他们来说就够了。然而这种从创业中获得存在感的心理注定是错误的。要知道,比尔·盖茨和乔布斯联手改变世界的时候,他们明确的目的是为了让计算机从庞然大物走到千家万户的桌面,这才有了PC的传奇。

适合创业与否?很多人没有自知之明。如果人人都在没有明确目标的状态下创设自己的企业,那么整个社会呈现出来的将不再是现代和后现代的分工社会、合作社会,而是前亚当·斯密时代的元社会。

电商专家庄帅曾经讲过北京“微洗衣”的案例,微博、微信预约,满一定额度免费上门取送衣物,这个看似很好的点子却在一夜间流产。在我看来这其实是必然,因为该创业者不了解行业,缺乏资金、资源,甚至在创业冲动之下“连做什么都不知道”,却心心念念“只想颠覆些什么”。这种所谓的“颠覆”,只是无目的的欲望使然,是脱离现实条件、无视可行性的欲望使然。

庄子悖论在中国家喻户晓:究竟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庄子最后得出自己梦蝶的结论。而今天动不动要寻求“颠覆”的那些创业者们,其中不少都无法分清自我与创业者角色之间的距离,盲目相信自己就是未来的雷军和乔布斯。庄子能够明白是我梦蝴蝶,其根本原因在于庄子明白,当主体是自己的时候,有能力思考这个悖论,而当主体是蝴蝶的时候,却没有这个能力思考这个问题。这个关键的“自知力”就是庄子悖论的破解之道。在别人都不创业的时候,你创业,你有机会。在人人都创业的时候,你创业,你就需要冷静。▲

(作者是技术经济观察家)

猜你喜欢
悖论雷军乔布斯
娘等你回家
价值100亿元的错过
乔布斯的追问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雷军:去到别人连梦想都未曾抵达的地方
雷军:去到别人连梦想都未曾抵达的地方
雷军印度演讲蹩脚英语遭王思聪嘲笑
不一样的乔布斯
美妆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