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
一、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原则
1. 评价目标的发展性。学生的发展,提高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要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的前提下进行评价,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个体的处境和需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多用激励、鞭策的语言,少用简单、生硬、粗暴、结论性的语言。对优秀的学生,除了激励之外,更主要的是帮助他们找出不足之处,客观地认识自我,扫清前进路上的障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评价方法的开阔性。积极的教师期望和教学评价,学生欣赏式的自评和互评,是促进学生良性发展的有效刺激。带着亲切、友善情感的积极评价可以激励孩子,可使他们乐于接受的指导和帮助。《新课标》提倡评价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无论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评还是学生自我评价,教师都要给予适当的鼓励或点拨、启迪,并以友爱的情感,真诚的语言,温和的表情,民主的态度调控评价过程,赞许的目光,宽容的微笑,亲切的动作,多用你的大拇指,少用你的小拇指。
3. 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我们不仅将教师和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在评价中提高实践能力,同时也利用网络的优势,将学生的作品发布出去,将网友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为学生们的作品提供建设性的指导意见。为学生创设一个表演平台,他们将会给你一份惊喜,一份收获。学会欣赏别人是一种重要的品格和交际的本领,也是向别人学习的一种方式。教师点评要得法,巧妙引导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让学生学会欣赏别人。
4. 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在实践中,我们将评价方式定位于基本概念的测试、基本技能的测试、作品创作能力的测试和综合应用能力的测试;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全面信息能力评价的结果,更要注重评价过程对学生信息能力提高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作用。当前的信息技术课程主要对“认知理论+实践操作”进行教学评价。其中,认知理论的评价吸取其它常规教学的方法,采取量化评分的方式。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评价的对策
1. 师生多元评价。以学生为评价主体,在进行评价时对于学生要从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并且可以进行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评价、学习后填写学习反馈表、定期进行学生座谈会、教师听课评课研讨等进行多方面的评价。
2. 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信息技术的重要方式。教师对每个小组给出不同的级别,例如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每个小组的评价阶段对应分数不一,叫做小组分。每个小组成员的成绩是自己的个人分加上小组分,生成自己的成绩。
3. 发展性评价。将评价的目的侧重于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而不是分等级、鉴定、奖惩,评价要面向未来的,而不是面向过去,要是一种形成性评价而不是总结性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档案袋、开放性作业等方式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进展情况记载,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空间,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发展的目光去评价学生。
4. 全面性评价。现在要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在现在的评价中除了对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的试卷性评价、操作技能的考试评价外,对于学生的信息道德规范与信息作品的鉴赏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时的协同能力等各种综合素质也要进行一定的评价。
5. 定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对于有些评价不能直接用完全定量的试卷分数进行评价的要将定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起来,对于一些完全无法量化的评价可采用定性评价来起到一个反馈激励作用,在现在的教学中往往采用选做提高作业对一些好的学生在基础的量化作业上再进行一定的定性评价,平时对学生的评价则通过教师的一种激励性的质化评价语句。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不能只用期末考试对学生进行定性评价,而更多的使用档案袋评价、日记评价、作品评价等评价方法,使学习的结果和学习过程变得同等重要。
责任编辑 罗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