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疼痛作为一种病症,已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视,很多病理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的疾病。根据欧洲大规模流行病学数据,疼痛史超过6个月、过去1周内疼痛发作2次以上且强度超过5分(因为疼痛是主观体验,所以需要使用分数评估:0分是无痛, 10分是可以想象到的最剧烈的疼痛)的成年人占19%,46%呈持续疼痛,56%有间歇性疼痛,49%疼痛超过2年,21%确诊为因痛抑郁,61%工作能力降低,13%因痛调整岗位,19%因痛失业。
美国科学家曾研究了1.8万多名患者的病例,这些患者年龄都在50岁以上。在50~59岁没有慢性疼痛的参与者里,37%的人能慢跑1英里(编者注:1英里约为1.6公里),91%的人能轻松地走过几个街区。而有慢性疼痛的人,仅9%的人能慢跑1英里,且只有一半人能走完上述路程。研究还发现,那些50多岁的慢性疼痛者跟80多岁没疼痛的老人体力相当,即只有4%的人能慢跑1英里,仅55%的人能走完全程。也就是说,慢性疼痛让人老了将近30岁。
国内的研究表明,有50%~73%的老年人遭受不同程度的慢性疼痛的折磨,是慢性疼痛的高发人群。中华疼痛学会微创疼痛治疗学组组长、北京医学会疼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疼痛科主任刘延青教授提醒,长期慢性疼痛对机体的损害是全身性的,它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伤害会使躯体和心理双重损伤,其伤害程度远远大于短暂性的急性疼痛。长期慢性疼痛持续不缓解,对机体可继发一系列的损害,犹如多米诺骨牌一样,一触即发,相继倒下,尤其对老年体弱患者更为明显。首先,慢性疼痛可致患者睡眠障碍、情绪紧张、心慌易汗、焦虑抑郁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之表现;其次,患者不欲饮食,恶心呕吐,逐渐消瘦,继而出现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还会进一步发展为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等的功能紊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诊疗科武百山博士介绍,在临床病例中,约有40%的慢性疼痛患者合并抑郁、焦虑症状,严重者能引起自杀。很多晚期癌症患者,并非因为癌细胞扩散致命,而是因为备受疼痛折磨,造成精神紧张、失眠、焦虑,无法进食,加速了其死亡速度。由此可见,慢性疼痛危害较大,不容忽视,应该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