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企业工时定额信息化系统研究

2015-06-24 23:14张雷等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年23期
关键词:定额管理工时定额

张雷等

摘要:文章通过对航天企业工作模式研究,介绍了工时定额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并基于企业工时定额管理作业流程和工作模式的分析,提出了一种适合于航天企业的工时管理系统模型,从工时定额管理系统的建设思路、总体架构上阐述了此系统的模块建设要求。

关键词:航天企业;工时定额管理;信息化;劳动定额管理;制造型企业;模块建设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5-0023-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25.011

1 概述

工时定额管理是劳动定额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制造型企业而言,工时信息是一种重要制造信息资源,是企业制定生产计划、安排生产过程、评价工人绩效、核算企业成本、衡量产品价格等一系列行为的重要依据。工时定额管理也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不同行业之间工时定额管理模式差别较大,区别于大批量的现代工业的生产特点,航天企业在生产上具有较为明显的特点。目前航天企业中工时定额管理更多的是依靠手工记录、纸质文件流转等传统的工时管理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数据冗余、不一致性现象严重,给工时管理工作带来极大不便。本文将针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工时定额管理信息化展开讨论与叙述。

2 工时定额管理系统的建设背景

工时定额管理的开展应基于企业工时工作的流程,以某企业为例,工时定额管理涉及设计部门、工艺部门、计划部门、生产部门、劳资部门等机构。设计部门生成产品设计信息,工艺部门转化为符合生产的工艺信息,从工艺信息中计划部门产生适用于各生产部门的任务信息,任务信息的产生意味着工时流程的正式开始。工时定额管理信息化基于工时管理流程工作的成熟,产品任务信息作为工时信息的源头以及工时定额管理流程的发起者,对于实现工时定额管理信息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可实现企业工时信息的计算机网络管理,达到信息动态维护、信息共享、快速反应的目的,全面提高企业工时管理的计算机系统化管理水平,为企业的整体信息化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工时定额管理系统中的工时管理思路

工时定额管理系统的管理思路应该确定以工时控制管理,工时数据信息化作为突破点。

3.1 工时的控制管理

以生产计划为中心、以工艺卡片和期量标准为依据、以数据库技术为手段,对每个工作令的工艺定额进行工时控制。从数据一致性与管理便利性上来考虑,工时管理系统的建设应结合现存数据管理的运行模式,以某公司为例,Teamcenter系统作为公司产品数据管理系统,接收并管理来自设计部门的BOM数据,工艺部门在Teamcenter系统中编制工艺路线和材料定额,形成工艺BOM,以产品的工艺BOM作为工时信息的载体,能有效地、完整地考虑到型号产品的各方面工时,避免无效的工时统计。Teamcenter系统中产品的BOM结构以树形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每个BOM节点以图号作为唯一标示,各节点的三维模型、工艺路线、材料定额等信息作为节点的属性进行管理。类似的,通过在BOM节点中添加定额工时属性即可实现定额工时信息的组织与管理。

实作工时数据的产生是随生产活动同步进行的,涉及到计划任务下发、现场生产管理、质量检验检测等多方面。实作工时的管理的重点在于工时填报卡的生成、下发和实作BOM的构建。工时填报卡是以生产任务为基础创建的,记录任务号、图号、工种等内容,并且包含大量的工艺信息。为避免信息的重复输入,实作工时管理与计划生产管理系统结合,自动填入相关的信息,并随计划任务同时下发至车间。

实作BOM构建的依据是产品配套表,配套表决定产品实际使用的零部件,是BOM结构在实作阶段的具体化。配套表中零组件的编号是实作BOM节点的唯一标示。装配车间调度人员接到生产任务后,将配套表信息填入工时系统,获得产品组装结构;生产人员按工序完成生产并填入实作工时数据后,质量检验人员将合格证信息填入系统;系统自动统计该节点所用工时和其组成零组件所用工时,即可得到该节点总工时数据;迭代此过程直至得到全产品完整流程的总工时。

3.2 工时数据的信息化

以数据库为依托,实现工时统计的信息化,把统计的数据统一保存到数据库中,进行信息化管理,同时也给其他系统调用工时数据提供了接口。以工时数据的信息化为依托,公司各部门可以根据权限查询所需要的数据,而且可以自定义查询条件,定制个性化报表,充分满足各部门的差异化要求。

4 工时定额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

工时定额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是以Teamcenter系统和计划生产系统为依托,实现定额工时管理、实作工时管理等功能。工时管理系统建设内容可以归结为以下五方面:

4.1 工时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

建立工时基础信息数据库,规范管理工种、工作类型、财务费率、工时系数等基础信息,基础信息可以被定额工时和实作工时系统共享。

4.2 定额工时的录入与管理

对Teamcenter系统进行定制开发,在BOM节点中添加定额工时属性,初步实现零件级的定额工时录入,定额工时精确到工序或工步级,自动统计各节点所需总工时,并可按工种进行归集,计算相关财务信息。

4.3 实作工时记录表模板管理

根据各车间任务特点,系统内置相应的实作工时记录表模版。模版可根据任务的变化进行定制。实作工时记录表的生成与填报,系统根据生产计划管理系统下发的任务,自动获取并填写任务号、图号、工序等基础信息。实作工时记录表随生产任务一起下发。表格的填报方式为在线填报,以手工填入为主、刷卡记录为辅记录人员和时间信息。

4.4 实作BOM生成与管理

生产准备阶段,由车间调度人员输入产品配套表相关数据,系统构建该产品实作BOM。产品检验合格后,系统获取产品的合格证和编号信息,并根据实作BOM统计产品实作工时。

4.5 统计分析与报表生成

系统提供统计分析、报表定制功能(如车间工时报表、零部件工时报表、实作定额对比分析报表以及按工种、工序等生产要素报表等),并通过各车间上报的基础工时信息自动生成针对不同管理人员的工时报表。系统综合对比定额工时与实作工时,给出其中差异数据供工时管理人员进行分析。

5 结语

本文针对目前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工时定额管理问题,研究了制造企业中尤其是航天企业中不同部门对车间工时管理的需求,分析了工时工作的业务流程,并基于成熟的工作流程提出了工时定额管理工作信息化的手段。工时定额管理信息化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工时定额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以此系统为原型,天津某航天企业正在逐步实现工时定额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此系统的应用已经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军,张贵宝,庄新村.离散制造车间工时管理模式的分析与改进[J].工程机械,2006,10(37).

[2] 陈少平,陈卓宁,徐同明,周力.基于MES的航天军工离散机加车间工时管理研究[J].2014,4(36).

作者简介:张雷(1987-),男,山东人,供职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硕士,研究方向:XX型号火箭工时定额。

(责任编辑:周 琼)

猜你喜欢
定额管理工时定额
公立医院零修工程预算与定额库编制问题探讨
浅析国有企业如何推行标准工时管理
特殊工时制不能成为企业“变相剥削”的工具
“三新三化”在LNG接收站概算定额标准中应用的探讨
全省建设工程标准定额管理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
损害赔偿举证责任的双刃作用——对提高定额赔偿立法趋势的质疑
河南郑州:严格落实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制度 不断提高计划用水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