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北京考生

2015-06-24 11:38:34若绒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15年3期
关键词:人大附中背书奇葩

若绒

“你们考北大很容易吧。”

“还好,考到全市前20名,大概690多分就行了。可惜我是个渣渣,哪怕一直是学校前几名,我们学校也算是个区重点,可是到最后还是连630都没蹭上。”

不知道是第多少次这样的对话了。有时候我都后悔,为什么当初选择了把户口落在北京,却要在山东学习这么久?最后高中不得不去北京上,压力不说,还落得两头都被误解。

似乎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北京考生是全国最幸福的,不用学习,天天玩,最后睡着觉都能进北大。而在山东的学生都是学霸,每天拼命学习,为了好大学争得头破血流。所以,每次到高考录取的时候,北京考生都是挨喷的一批,山东考生都是各种鼓励赞美的一批。哪怕如今,北京的一本线和山东相当,二本线甚至比山东还高——这种情况连续好几年了。但是这时候,就会有人说: “哎呀,北京的高考题太弱智了!”

总之,北京考生就是傻,在北京考大学就是容易,北京就是地方保护。这是个“公认”的“真理”。我不知道这样的认识是怎样形成并被大家广为认同的。但是以我的经历来看,我实在无法认同这一点。

我在山东学习到初三,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当初得知得去北京上高中、参加高考的时候,所有老师都认为我高中不学都可以上北大。说来不好意思,当时的我,也是那样认为的。然而事实给了我沉重的一击——我去北京中考,险些落榜,最后踩着分数线进了一所区重点。而在山东中考,以我的成绩,完全可以进全市最好的高中。而后的高中三年,我真的算是尽了全力,也终于从入校时的倒数第一慢慢爬到了前几名。只是最后高考的结果,也不过如此。

然后回山东老家,就是各种类似于开头的那种对话。我不知道别人会在背后议论我什么——不学习吗?发挥失常吗?总之,作为北京考生,妄图让人理解,似乎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其实我们一样努力,一样在假期里补课,晚放假早开学,假期少得像是双休日;一样学习到凌晨,然后早上四五点在各种闹钟的狂轰滥炸中睡眼惺忪地爬起来骑上单车向学校冲去;一样抱着小本子在课间、体育课休息时、甚至上卫生间都抓紧时间背书;一样没有周六周日,每一天都是上课刷题做试卷;一样尽量快甚至不吃饭只为了早点去办公室堵住老师问道不会的题;一样晚自习到深夜,然后冒着寒风骑车冲刺回家再写作业背书自己找题做……

可是没人看见。他们都说,北京的高中生下午三点就放学。他们都说,北京的高中生非常轻松。他们不知道,其实大多数的高中绝不轻松。自然也有下午三四点放学看似十分轻松的高中,然而那些所谓的轻松背后,一定是有之前许多的积淀。

记得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开头是“我没有皇城根下的家”,里面的观念,明显是北京考生不用学习。在那里面举了个例子,说人大附中流传着一句话,“不努力学习,高考进人大”。这话自然有夸张的成分,但是我也承认,人大附中一本率能达到100%。可是这样的学校是随随便便就能进的吗?中考几近满分的录取线,刷掉了不知道多少人。那我们这批被刷下来去了别的高中的人呢?我们像全国所有高考生一样拼死努力,考取普通的大学,最后还是要遭受别人的误解。

况且,每个省份都会有这样几所神一般的学校吧。为什么都把人大附中的升学率作为北京全部考生的代表呢?

有次在一个有各省的学生的群里聊起来高考,听说我们补课时间甚至比他们还长的时候,他们都觉得难以置信。他们说,“听说北京考生很轻松啊”。听说?就像是听说“北京考生不学习都能去北大”一样。都只是听说而已。

真可惜,我们总是在听说中认识这个世界。你不去经历别人的生活,就永远无法体味别人的难与痛。你用听说来评价别人,别人再用听说来评价你。如此恶性循环,彼此的有色眼镜越来越重。于是,我们永远无法了解对方。永远没有人知道,其实我们一样努力。

真的,其实我们一样努力。在高考的重压下,每个人都拼命要闯过那条独木桥。不管在什么地方都没有捷径,各地的考生都有各自的难与痛。

可惜,我理解他们,他们不理解我。

记得前些日子谈到我的专业,有个其他省份的同学问我:“你就那么喜欢那所学校吗?要是我考了你这个成绩,会报一个分低一些但是专业好的学校。”我笑。我高考发挥略有失常,但我们是考前报志愿。没人知道你高考会不会有什么意外,你只能按照平日的成绩来报志愿。而且,不是平行志愿。我和那人说了我的情况,他惊讶道:“这世上还存在这么奇葩的制度?!”

是啊,这么奇葩的制度。但是我们只能接受,接受这样的制度,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不理解甚至是辱骂。庆幸的是,北京现在也开始实行平行志愿了。可是,相比其他地方的考生,北京考生的幸福来得实在太晚。

我承认,作为北京考生,考上的确是相对容易一点,不过那是包括三本和大专的情况。若想考好学校,一样要高出一本线几十到一百几十分,绝对没有什么“不学习也能去北大”的事情。况且,如今各高校都迫于舆论压力减少在京招生名额,北京考生的压力,其实并不算小。

其实不管是什么地方,高考考生都只是普通的高考考生。我希望的,是彼此鼓励和支持,而不是彼此的误解。我希望有朝一日,有人听到我是北京高考生的时候,报以的是理解的微笑,而不是一脸蔑视。

我希望有朝一日,终会有人明白,其实我们一样努力。

猜你喜欢
人大附中背书奇葩
我们班里的奇遇记
我做了一次“小陀螺”
人大附中早培班九年级周思言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快乐语文(2021年34期)2022-01-18 06:04:04
“空中奇葩”验证机
背书
说说你家娃的那些奇葩事
妈妈宝宝(2019年10期)2019-10-26 02:45:44
奇葩少年欢乐多
背书
发明与创新(2016年8期)2016-04-20 05:40:04
《奇葩说》奇葩乐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