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说的很多话,本身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但如果不说这些话,似乎就会陷入尴尬中,就会令人觉得没有礼貌和教养。
“吃了?”
“吃了。”
“去走走的啊?”
“嗯,去走走的。”
“你也吃了?”
“吃了。”
“你也去走走的啊?”
“嗯,去走走的。”
我经常听到长辈们偶遇时,会进行类似的对话,仿佛在街上见到了熟悉而不了解的人,沉寞会显得尴尬,而要说什么,又觉得彼此之间没有熟悉到可以无话不谈,甚至倾心相交的地步。于是,语言变成了某种打破沉默状态的工具。可是,沉寞的对立面未必就是热情的问候,多数情况下只是化解尴尬气氛的草草之谈而已。
有时,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夸夸其谈,却不知所云。他们喋喋不休地说着,舌头在翻滚,嘴巴一张一合。还有的人三三五五地围成一个圈,交头接耳地谈论着奇闻轶事。有时,还能看到好多人都抢着说话,唯恐自己插不上嘴,但却很少用耳朵听别人说话,用心听的则更少。那么,这些语言的意义在哪儿?
语言,本是因思想而生的。现在,语言却成了习惯性和模式化的产物。不说话就难受,却不知道想要表达什么。很多时候,语言只具有向外的功能,唯独无法向内扩展。多数人害怕孤独,于是,他们凭借群体社交,获得一时语言表达的快感,然而,在这种看似双向的沟通中,语言存在的本质意义早已荡然无存。
有些语言是喧嚣的、吵闹的,有些则是孤独的、静默的;有些是沟通的媒介,有些反而是交流的藩篱,误会的桥梁,冲突的肇因。孤独的语言,往往是将视线引向内在的,只有在拥抱和享受孤独的时候才会显现出它的意义。它在安静的角落里,等待时机,静静地流淌出来。诚如方子春言“我自静默向纷华”。
文字,是写下来是语言。孤独的语言写下来是孤独的文字。尽管有些东西我们永远无法书写,无法记载,但我确信,愈是有价值的文字,愈是孤独的;愈是孤独的文字,则愈是有价值的。蒋勋说:“语言和文字的终极是更大的孤独。”它们的背后,是一颗颗孤独的心灵。这样的心灵属于孤独者,尤其属于伟大的孤独者。当我用心聆听这些文字的时候,眼前总会浮现出那些孤独的背影:一个老者,一个衣衫褴褛的人,就像赤脚的第欧根尼 ;一个赤脚的人,一个疯疯癫癫的人,就像写下《悲剧的诞生》的尼采。他们都背对着我,缓缓走向杳渺的远方,走向密林的深处。这些背影总令我双目涔涔,泪水盈眶。在紧张忙碌的学习间隙,我经常从父亲的书房中,努力寻找一些用心写成的孤独的文字,然后用心聆听它们。于是,它们便拥有了一个可贵的分享者,那种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孤独被我分享了一部分,我便也获得了一分可贵的孤独感。我庆幸自己是那个分享者。
好的语言和文字总有两面性: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确定性的一面企图精确表达或传达某种信息和意义,不确定性的一面则表达“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东西。当语言和文字以废话和套话的面目出现时,人们之间的沟通表面看起来是不成问题的,彼此似乎很理解对方所表达的意思。当它以另一种形式出现时,人们却理解不了了,沟通反而成了问题。此时,语言和文字就会陷入孤独中。然而,正是这种孤独,才折射出语言的本质。这一本质要求语言不应是模式化的东西,应该承载更丰富的内在和更深刻的思想。正如蒋勋所说:“孤独是一种沉淀,而孤独后的思想是清明。”
说出的并不重要,没有说出的才最重要;嘴巴说出的并不重要,心灵说出的才最重要;笔端写在纸上的文字并不重要,文字背后的才最重要。好的文字是“生命最深处的吟叹”,所以,读书不是用眼睛看那些文字,而是用心领悟文字背后的意义。我曾读到夏曼·蓝波安的一句话:“父亲是很低的夕阳了。”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有的人可能会这样写:“父亲,大去之日不远矣。”还有人可能会这样写:“父亲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可能快要死去了。”很显然,三种写法中,第一种写法能带给人更多的感动。死亡变得非但不可怕,反而充满了一种诗意和壮美感。
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带我进出各种书店。去年暑假,父亲带我前往南京五台山下的独立先锋书店。那是我所见过的最好、最具特色和个性的一家书店。书店所售图书皆为严肃书籍,外来经典译作颇多,没有一本教辅资料。书店的经营格调是“大地的异乡者”,其内部布局和书籍陈列也充分体现了这一格调。父亲与我在里面足足待了一整天。我专门细细地浏览那些藏在角落里,封面变得有些泛黄的旧书。它们孤独地躺在角落,很少有读者问津,时间久了,蒙上了一层纤尘。从中,我庆幸发现了许多那样孤独的文字。那些文字孤傲又谦卑地躲在角落,是不是也庆幸被我分享了呢?它们对我微笑着,没有回答我。但我分明看得到它们静默中淡淡的微笑。
【推荐理由】
孤独,历来是一个深刻的人文话题。在这个喧嚣浮躁的社会里,一个人享有内在的孤独尤为可贵。作为一名以科学思维见长的理科生,孙瑞轩同时拥有不俗的人文素养,颇为不易。他的文字内敛敏锐,简洁朴实、内涵丰富、逻辑清晰,论证有力,以超出同龄人思考深度的独特视角对孤独进行与众不同的诠释,触及到对人类语言、文字终极有限性的形而上思考,实为不可多得的佳作。
(推荐:蒲锟)
(点评: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