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浩 程继明
作为一种精神现象,理想信念是社会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个体精神生活的核心。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之一,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全局性、根本性战略问题。与此同时,如何不断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也是长期困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而引发这一困扰的诸多原因之一就在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远离生活世界。
所谓生活世界,是一个作为经验实在的客观生活世界和纯粹先验现象的主观生活世界相融合的统一体。其中,前者是一种客观、实然存在,是科学的诞生地和动机源;后者则是相对于科学世界理论逻辑而言的原初直观经验世界,是一种形而上的超现实的应然存在,需要人们在实现对科学世界的扬弃的基础上自觉地构建并且为前者先验还原提供了可能性,以有效克服科学及其方法对我们身处其中的生活世界的形式化和抽象化以及其对人的存在意义的遮蔽,以弥合人与世界的意义断裂[1]。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个体生活世界密不可分,理想信念教育不可能脱离主体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和社会历史条件。生活世界不仅是理想信念价值目标和时代性的根基所在,而且是实现理想信念自觉生成和升华的源泉所在。因而,亟需摒弃理想信念教育价值目标的至上性与绝对科学主义现状,回归大学生生活世界,切实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本文就从生活世界出发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性的突破口展开粗浅的探讨。
大学生对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追求的认知和认同,事关受教育者接受心理,是影响教育效果的本源所在。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是为输入社会预制理想信念而开展,而是基于大学生个体生命和生活世界特性基础上,引导个体对生命意义和社会价值的构建与追求,从而使得大学生成为有独立人格尊严、内心世界丰满、生命潜能巨大和生命活力充沛的,由内而外的蓬勃向上的人[2]。基于此,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世界中的个体特性,努力满足所处社会环境下的个体现实需求、解决现实困惑。就大学生群体而言,特定社会时期、特定人生阶段、特定生活环境加之特定生理和心理阶段,常常会面临特定疑惑、矛盾和困难。教育者要从大学生现实的自我需求出发,梳理、引导并解决各类困惑,唤醒主体自觉意识,进而自觉深入思考人的本质、价值、理想信念等问题,使大学生感到教育者是在帮助他们成为他们希望成为的那样,以增强大学生对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追求的认同,从根本上提升理想信念教育者的接受心理。
生活世界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背景来源和社会存在基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充分挖掘大学生认知能力、生活历程、直观经验等已经客观存在的现实生活世界的教育意蕴,综合运用事实论述、方法论引导和价值选择判断等多种方法,帮助大学生用心灵和思想去感悟生活世界,质疑、批判、反思现实中的问题和困境,并进一步通过个体的深入探究,主观构建起积极的人生理想[3]。需要指出的是,这里对大学生人生理想的引导,切忌高处、大处着眼,过分强调社会理想和长远理想而忽略个人理想和近期理想,从而可能给大学生带来“遥不可及”、“不可触摸”的陌生感、距离感甚至是心理反感。而应该从大学生生活世界出发,从个体理想、近期理想入手,引导大学生清醒地意识到理想的起点就在脚下、在日常生活中、在身边每件小事中。同时,要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个体理想、近期理想是与社会理想、长远理想高度融合一致的。扎扎实实、日复一日的刻苦学习和充实生活即是个体实现社会理想、长期理想的具体实践,从而从根本上为社会理想、长期理想的实现提供不竭精神动力。
理想信念教育不能仅停留在意识形态层面,更要落实在具体行动中。其意义在于,既有利于个体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个体、近期理想信念,以期与社会、长远理想信念更为融合一致,也有利于个体在生活世界实践中实现理想信念的内化和升华。要做到理想信念教育的知行合一,主要是要突破传统理想信念教育方式,将教育实效性关注点由理论转向实践层面。为此,就是要实现教育地点由教室向生活世界的拓展,学习形式由教师单向讲授、学生课堂聆听向师生主体互动参与甚至是探索性创造转变。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世界的实践平台,立足个体独立性感知和行动,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生活世界实践的各种碰撞中检视理想信念和价值判断,以期更好地发现个体存在意义和主体性价值,进而坚定理想信念,并逐步确立更高目标,以顺利成长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独特主体[4]。综上,经由生活世界实践而产生的价值判断和理想信念认知必将大大有利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内化和升华,成为其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和支撑生活世界个体行动的根本信念。
[1](德)埃德蒙德·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3]柯羽.回归生活世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视角[J].中国青年研究,2012,(7).
[4]王易.增强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J].教学与研究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