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月
(上海大学 文学院, 上海 200444)
《东方杂志》与清末立宪思潮(1905-1911)
郑 月
(上海大学 文学院, 上海 200444)
《东方杂志》是晚清最后几年最有影响力的立宪派报刊之一,它在这时期最主要的政治倾向就是宣传立宪思潮,以推动立宪运动。《东方杂志》在立宪运动的报道中,能保持不正面谈政治的立场,着力地方自治的宣传,并始终保证立宪言论的品质,形成了区别于“党报党刊”和其他立宪派报刊的独特风格。它善于把握政治大势,注重积极参与,正面引导;同时不直接参与党派政论,通过高质量的“选报”来表达政治态度,对当下我国地方报刊如何保持发展特色也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东方杂志》; 立宪思潮; 立宪宣传
甲午战败后,维新派创办《万国公报》、《时务报》、《国闻报》等报刊宣传变法维新,新闻报刊日益作为一种政治宣传手段活跃在历史舞台。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的胜利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立宪思潮在日俄战争之前声势不大,战后迅即高涨,骤成全国性的运动。在清末立宪思潮活跃的1905至1910年间,立宪派组织社团,创办或拉拢报纸,依靠新闻报刊的力量大行宣传。与革命派论战,扩大影响力;构建舆论体系,让民主改革、君主立宪之说深入人心,极大地推动着立宪运动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除了《民报》、《新民丛报》等“政党报刊”,政治上倾向于温和改良、立宪救国的报刊杂志也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中文报刊史上唯一创办逾百年的报纸《大公报》在创办之初就明确支持立宪。而在中国新闻史上连续发行时间最长的综合性刊物《东方杂志》,也具有鲜明的、支持立宪的政治倾向。
1905年1月至1911年5月,《东方杂志》经历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改版,开始了由“选报”向综合性学术杂志的身份转变。这期间,它因受到立宪思潮的影响而发生嬗变,同时这种嬗变又影响了立宪思潮,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立宪运动乃至政治社会的进步。
方汉奇教授认为,1911年3月之前的《东方杂志》是一份比较明显的带有“选报”性质的文摘杂志,其所选之内容也多为支持其政治观点[1]。笔者通过对这段时期内该杂志内容进行的系统分析,也发现了这一倾向。
表1 《东方杂志》中立宪运动报道统计
Table 1 "Oriental Magazine" reported in the constitutional movement
根据笔者统计,在1905年1月至1911年5月的杂志中,《东方杂志》共刊发3168篇文章,其中有关于立宪运动的报道共158篇,占总报道数的5.01%,就一个事件的报道来讲比率是非常之高的。《东方杂志》的创办者张元济,曾是维新运动的参与者。戊戌变法失败后仍一直致力于维新思想(后称立宪思想)的宣传,他最初创办这个杂志,与他的政治理想有很大关系,这也注定了《东方杂志》自出生之日起就是一份“维新——立宪”派报刊。
图1 《东方杂志》立宪报道频次走向图Fig.1 "Oriental magazine" constitutional reported frequency trend chart
同时,通过对表格和折线图的分析也不难发现,从1905年1月至1911年5月,《东方杂志》对立宪运动的报道频次总体来说呈一个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与当时的现实情况有很大的关系。1905年8月,日俄战争结束后不久,清政府正式派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立宪派仿佛看到了朝廷“决心”改革政体的诚意,大受鼓舞,接连刊登系列文章继续推进立宪改革思潮。至1906年9月1日,清政府正式颁布上谕“预备仿行宪政”,各立宪团体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立宪运动进入了它的第一个高潮。从1908年开始,各立宪团体、个人开始络绎不绝地向清廷上书、请愿,要求确定召开国会的年限,可是清政府却一再推诿。1910年的四次国会请愿运动的失败,越来越多原本支持立宪的团体、个人、报刊杂志对清政府丧失信心。结合这样的历史背景,我们就不难理解《东方杂志》在1905至1907年间宣传力度较高,至1908年之后逐步衰退的原因了。
“新政”时期,清政府被迫承认了报刊的合法地位,允许朝政新闻在报纸上公开刊登,这客观上给了民众议论朝政的权利,整个社会风气有利于新闻业的蓬勃发展。新政时期(即立宪运动初期)内新办的800多种报刊,活跃在政治上的刊物半数以上是由立宪派所创办[2]。《东方杂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办的,并逐步成为最有声望的代表之一。
此外,《东方杂志》支持立宪、积极参与和正面引导的政治态度,也符合其谋取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根据笔者统计,在1905年1月至1908年4月的140篇关于立宪运动的报道中,有116篇刊登在社说版,其余24篇刊登在内务版。全部35篇刊登在头版的本刊社论中有27篇有关于立宪运动,多属本社撰稿,篇幅全部在1000字以上。1908年7月第一次改版后,虽然削弱了对立宪运动的宣传,但其立宪立场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因为“选报”文摘的定位无法保证长久的竞争力,拥有明确的政治立场和高质量的时政评论才能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1.“不正面谈政治”的立场
根据表2,通过笔者对《东方杂志》在1905年1月至1911年5月中立宪运动宣传报道具体内容的统计,可以发现,无论是在立宪运动的哪个时期,《东方杂志》对立宪运动的宣传都以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引导型宣传为主。在对其报道类型所做的定量统计中发现,1905年的69篇关于立宪运动的报道中,有49篇是属于引导型报道,不带批评或褒扬的评论色彩。1906年的39篇立宪运动报道中,引导型报道高达37篇,1907年的30篇立宪运动报道中,引导型报道也高达25篇。这个统计结果,很好地印证了《东方杂志》最重要的特点:“不正面谈政治”。这是一个很重要、很可贵的特点,也是其区别于那个时期极为盛行的“政党报刊”的一个重要指标。虽然它有自己明确的政治态度,但是仍然能找到合理的平衡点,能用一种理智的态度看待事件本身。《东方杂志》一直坚持价值中立,与敏感的政治话题保持距离[3]。事实证明,这种明智的办刊理念,为《东方杂志》后来的发展赢得了更多的空间和机遇。
表2 《东方杂志》对立宪宣传内容类型统计
Table 2 "Oriental magazine" for constitutional promotional content type statistics
年份必要性宣传可能性宣传步骤规划官制改革法制改革地方自治教育改革进程报道1905年48152101101906年18112042121907年1613125111908年100100051909年000000081910年000100001911年00020020
2.地方自治的着力宣传
在立宪运动的内容宣传中,《东方杂志》以对地方自治的宣传最为出彩。清末地方自治运动是立宪运动的一个重要环节。1908年清政府在全国上下的一致呼声中颁行新的政策措施,在全国推行地方自治。至1911年初,全国大部分城镇都设立了地方自治机关。而中央资政院和各省咨议局的产生,也强化了新式士绅在地方政治中的分量,促进了政治性团体的发展。清末地方自治是近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虽然由于民众对地方自治的误解和冷淡,加之财政困难,特别是清廷维护自身统治的目的没有改变,从而限制了地方自治运动的作用,但这仍然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一次进步。
《东方杂志》对地方自治宣传报道集中在1906至1907年,报道数量并不多,一共8篇,只占立宪运动总报道数的0.05%,但报道内容质量却很高,切实起到了开民智的作用。当时,民众对自治运动的认知出现了两个极端,一部分人将其与秦汉以前的诸侯割据自治混为一谈,一部分人对其毫无概念,造成了立宪运动中的一些困难。对此《东方杂志》撰文《论地方自治有专制立宪之别》和《中国地方自治制考》,指出“地方自治乃立宪时代与民共治之名词,而非专制国所能梦见,亦既为天下之公言矣。虽然自治二字,果为立宪国之专有名词哉。” 此外,《东方杂志》还刊发了《论地方自治为预备立宪之根本》、《论立宪当以地方自治为基础》、《解释地方自治之意义及分类》、《论地方自治宜先行之都市》、《论今日宜征地方税以为实行地方自治之用》等一系列文章,分别从地方自治重要性,自治含义普及,地方自治步骤规划等角度展开宣传,论述精辟,面面俱到,推动了地方自治运动的迅速发展。不过由于上层分子对权力的把控,以及民众的冷漠、无知,自治运动最终并没能取得立宪派预想的效果。
向来,政治之开明,民众之思想革新,都远非一朝一夕之事。在认识到这个事实之后,尤其是到1911年初,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已经建设完成地方自治机关之后,《东方杂志》逐步放弃了对地方自治运动的宣传,但它曾经产生过的意义和影响,是不会随着时间而消散的。
3.高质量“选报”提升报道层次
中国人民大学方汉奇教授认为,《东方杂志》能够始终保持刊物的高品位和高质量,首先得益于它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主编队伍。徐珂、孟森、杜亚泉、胡愈之,都是当时代深有学术造诣,能将学科融会贯通的大师[4]。
此外,我们也可以从《东方杂志》转载稿件出处这个角度窥探出它在保证刊物质量、提升报道层次方面做出的努力。根据表3笔者的定量统计,《东方杂志》转载最多的报刊依次是《时报》(78篇)、《中外日报》(59篇)、《南方报》(38篇)、《新闻报》(29篇)和《外交报》(25篇)。
《时报》是1904年创刊于上海的,由维新派领袖梁启超主编的一份著名的立宪派报刊。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支持立宪改革的政治立场,并且最早喊出了“立宪战胜专制”的时代最强音。正是它的清新活力,带动了各报的业务改进。《中外日报》和《新闻报》是与《申报》齐名的,并称19、20世纪之交上海新闻界的三大巨头的著名报刊。一般认为,《中外日报》是由晚清维新派著名领袖汪康年创办与经营的;而《新闻报》虽一直宣称“不偏不党”、“经济独立”、“在商言商”的办报方针,但政治主张上实际反对义和团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具有“维新——立宪”倾向。1902年创刊于上海的旬刊《外交报》同样是一份蜚声政坛的立宪派报刊。内政上明确主张君主立宪,外交上主张文明排外,然后用内政与外交相结合的方式振兴中华。在当时也很有影响。
表3 《东方杂志》转载出处统计表
Table 3 "Oriental magazine" reprint source tables
1905年《时报》(48篇)《中外日报》(36篇)《外交报》(15篇)《新闻报》(14篇)《南方报》(10篇)《大公报》(9篇)《汉口日报》(7篇)《商务报》(4篇)《南洋日日官报》(3篇)《时敏报》(3篇)《羊城日报》(2篇)《嶺东日报》(2篇)《中华报》(2篇)《同文沪报》(2篇)《警钟报》(2篇)《新民丛报》(1篇)《福建日日新闻》(1篇)《东方协会会报》(1篇)《汇报》(1篇)《罘报》(1篇)《晋报》(1篇)1906年《时报》(19篇)《中外日报》(16篇)《南方报》(14篇)《北洋学报》(10篇)《商务官报》(9篇)《外交报》(7篇)《申报》(4篇)《新民丛报》(3篇)《羊城日报》(3篇)《新闻报》(3篇)《教育世界》(3篇)南洋日日官报(2篇)《经济丛谈》(1篇)《南方日报》(1篇)《国粹学报》(1篇)《领东日报》(1篇)《政艺通报》(1篇)《北洋官报》(1篇)《中华报》(1篇)《中国学生报》(1篇)《教育公报》(1篇)1907年《南方报》(14篇)《时报》(11篇)《中外日报》(7篇)《神州日报》(7篇)《津报》(7篇)《京报》(6篇)《商务官报》(5篇)《申报》(4篇)《外交报》(3篇)《新民丛报》(2篇)《北洋法政学报》(2篇)《天津日日新闻》(2篇)《大公报》(1篇)《新闻报》(1篇)《北洋官报》(1篇)《南洋官报》(1篇)《学部官报》(1篇)《领东日报》(1篇)《法政交通社杂志》(1篇)《环球中国学生报》(1篇)《云南杂志》(1篇)
《东方杂志》为“让内地人士,无力遍阅各报者,得此亦足周知中外近事情”而转载的文章,多出自这样一些质量非常之高的刊物之中,向先进者靠拢的同时,也严格要求自己。《时报》“立宪胜专制”的言论一出,《东方杂志》也反应迅速,刊出《论日胜为宪政之照》等文章,产生巨大反响。《外交报》抨击清廷外交“以苟安为习惯,取巧之故智,施之于国际”,指出官员媚外被动,根源就在专制[5]。《东方杂志》就发出社评《论此后外交之方针》相呼应。“外交之方针何在?曰:在逆探各友邦未至之要求。而预为之,防则事之。见夺于强权者,少在利用四百兆万新之民气而阴助之长”,中国外交之败,败在专制根源,也败在有民气而未能用。《东方杂志》这样一种谦虚向学,严格自我要求的态度,是其能够始终保持高品位高质量的重要因素。
1.对晚清政治社会的影响
受创办者的影响,早期的《东方杂志》是比较典型的“维新——立宪”派报刊,它在这时期最主要的政治倾向就是宣传立宪思潮,以推动立宪运动。
总的来说,清末立宪运动时期,《东方杂志》在爱国主义情怀的促使下,以自身的政治倾向为主线,用各种方式发表、转载文章,引导舆论,构建自己设想的话语体系,也积极参与其时的报业之争,争读者争舆论,以施加对当政者及政局的影响,抒发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并实践自身的政治目的。事实证明,其所施加的影响和作用力,也多是正面的。
《东方杂志》揭露黑暗政治,批判封建专制,倡言改革,推动政治革新的同时也推动社会革新,从民间深处发掘力量。它不断揭露丑恶的政治现象,鞭挞事实,用合法之事实维护公正正义,极大推动了清末立宪运动的发展。从这个角度说,《东方杂志》在其社会舆论正向引导职责的履行上,已经完全实现,对中国近现代史之功不可没。
2.读者群的变化与影响
历史证明,中国近现代史中在政治改良、产业发展、法制建设、教育推广、文化更新、社会改良等各方面的革故鼎新面貌,都深深受益于近代中国新闻传媒“开民智”和“引导国民”等功能的发挥[6]。而《东方杂志》于1904年3月11日创刊号刊首就明确该刊“以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宗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受众的分析来窥探《东方杂志》立宪运动宣传产生的影响。据《东方杂志》早期编辑章锡琛回忆:《东方杂志》于1904年初创的时候,是一种标准的“选报”,剪集每月报章杂志上的记事、论文,分类刊登,供留心时事者查考,《宫门抄》和《奏折》占首要地位,其次才是时论,只偶然发表几篇撰译的文字。因为编这种杂志完全是剪刀浆糊的工作,他一人在几个晚上业余时间就能完成,读者并不多[7]。
不过《东方杂志》几次结构改版及内容调整之后,逐步实现了对自身“选报”身份的突破,读者和影响力与日俱增。1907年8月起开始的第一次改版,着重调整了栏目结构,减少了转载比例;1911年3月起展开第二次较大规模的改版,除了保持政治宣传,还大量登载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地理、物理、哲学、宗教等学科论著,正式开始了由“选报”向综合性学术杂志的身份转变。《东方杂志》能适时推出一些特殊的采编策划方略,面对现实和理想的落差, 鼓励读者和社会思考、实践,展开了一系列与读者和作者的互动和调查活动,受到读者的欢迎和追捧。
五四时期的最著名的杂志《新青年》每期发行量约为1.5万至1.6万份[8]。而《东方杂志》在1910年,每期的发行量就已经超过1.5万份。到了杜亚泉接手(1911年)前后不久,它的发行量稳居同类刊物之首,巅峰时期的发行量甚至逾6万份每期,发行范围遍及国内主要城市以及美洲和东南亚的近20个城市。用《东方杂志》后来自己撰文的数据来说,当时它的读者对象“政界约十之二,高等教育界占十之三,中等教育界十之二,其他各界及侨胞占十之三”[9],堪称该领域中的佼佼者。《东方杂志》借助对立宪思潮的宣传报道和几次重大改版,实现了读者群变化,并能对大量知识精英施加影响,从而使自身成为清末民初极具影响力的重要报刊。
产生于晚清第一次办报高潮的《东方杂志》,是晚清最后几年最有影响力的立宪派报刊之一。《东方杂志》在立宪运动宣传报道中鲜明的、区别于其他立宪报刊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正面谈政治”的立场。它能够合理地将自己的政治倾向和见解,通过版面设计,报道频次,报道风格,报道类型乃至报道内容的思想性来实现,而不是直接诉诸笔端,口诛笔伐,用大声疾呼的方式唤醒民众之思想。不直接参与党派政论往往会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遇,通过高质量的“选报”来表达政治态度一样能达到预期效果。这种婉转而坚韧的方法,有如春秋笔法,言尽而意未尽。在政党报刊大行其是的时代独树一帜,成为后人效仿的楷模。
此外,通过对这时期立宪报道所在版面、报道方式、报道内容、文章篇幅、文章来源以及报道类型等具体内容的研究,我们发现,《东方杂志》在立宪运动时期的报道始终贯穿着爱国主义的主线,它是一份有重点、有担当、有思想、有质量的报刊,善于把握政治大势,注重积极参与,正面引导。
总之,《东方杂志》由“选报”向综合性学术杂志转变的成长过程表明,拥有明确的政治立场和高质量的时政评论才能在报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这对当下我国地方报刊如何保持发展特色也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1] 方汉奇.方汉奇文集[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279.
[2] 陈昌凤.中国新闻传播史:传媒社会学视角(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17.
[3] 蔡雯.从期刊编辑角度看《东方杂志》[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2:29.
[4] 方汉奇.《东方杂志》的特色及其历史地位[A].方汉奇文集[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283.
[5] 刘家林.中国新闻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156.
[6] 石雅洁,李志强.《东方杂志》办刊宗旨的演变[J].新闻爱好者,2010(8):78-80.
[7] 章锡琛.漫谈商务印书馆[A].文史资料选辑第43辑[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77.
[8] 初云玲.《东方杂志》的广告文本研究[J].今传媒,2011(1):69-70.
[9] 杂志社.读者作者与编者[N].东方杂志,1934-03-16.
(责任编辑:沈建新)
The Eastern Miscellanies and the Constitutional Thought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1905-1911)
ZHENG Yue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China)
The Eastern Miscellanies w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journals of the last ten years in late Qing dynasty. Its dominating political inclination in this period was propagandizing the constitutional trend in order to drive the constitutional movements. After analyzing all the reports about constitutional movements in this period, it can easily be found that, The Eastern Miscellanies could always take a clear-cut stand on tackling the political issues indirectly, emphasize the local self-government movement,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commentaries. Therefore The Eastern Miscellanies gradually formed a unique style that differed from the Party Press and other contemporaneous constitutional newspapers. The Eastern Miscellanies grasped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with actively participation and positively guidance. It didn’t publish political commentary directly, but expressed its political attitudes by reprinting high-quality articles. This also has been a revel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local press.
the Eastern Miscellanies; the constitutionalism thought; constitutional propaganda
2014-10-12
郑月(1991-),女,江苏盐城人,硕士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10.16018/j.cnki.cn32-1499/c.201501015
K257.5
A
1671-5322(2015)01-006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