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情绪症状的影响

2015-06-23 09:57张玲俐张钰群袁勇贵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江苏南京20009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89南京瑞海博康复医院江苏南京20000东南大学医学院江苏南京20009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团体量表血糖

张玲俐,吴 舟,张钰群,袁勇贵(.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江苏 南京 20009;2.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 南京 289;.南京瑞海博康复医院,江苏 南京 20000;.东南大学医学院,江苏 南京 20009)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情绪症状的影响

张玲俐1,2,吴 舟3,张钰群4,袁勇贵1
(1.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江苏 南京 210009;2.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9;3.南京瑞海博康复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4.东南大学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

目的 探索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在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了解其对患者血糖水平、健康焦虑、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和健康状况方面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南京市瑞海博康复医院住院且符合研究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23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使用常规治疗(包括糖尿病教育),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6次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通过血糖测试、一般资料调查表、简式健康焦虑量表(short health anxiety inventory, SHAI)、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the summary of diabetes self-care activities measure, SDSCA)、健康状况调查问卷(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SF-36),评估两组在治疗前后生理指标及心理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健康焦虑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饮食管理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升,治疗组RP维度和MH维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减轻患者的健康焦虑水平,提升其生理职能和精神健康水平,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2型糖尿病;团体认知行为治疗;血糖水平;健康焦虑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的慢性心身疾病,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不仅与生物学因素有关,还和心理社会因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1],其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预测到2025年全球将达到3亿[1]。糖尿病本身可以引起或加重焦虑症状,而焦虑等心理症状则可直接影响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和血糖调节能力[2]。团体认知行为治疗作为心理学治疗的一种手段,因其同质性、高度结构、目标明确和明显的教育功能被引入糖尿病治疗[4]。Trento等[5]的研究发现,相比传统的一对一糖尿病教育指导,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团体心理治疗更为有效。为此,我们尝试对糖尿病患者开展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旨在探索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在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了解其对患者血糖水平、健康焦虑、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和健康状况方面的影响。为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法的改进和心理干预方法的系统化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人自愿参与的前提下,选取在南京市瑞海博康复医院住院,并且符合研究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②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③无精神疾病、无意识、认知障碍;④排除酮症酸中毒、严重心肺疾病、无其他内分泌系统疾病,肝肾功能正常;⑤自愿参加本项研究且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遵守本研究的要求。排除标准:①不愿或不能合作者;②研究期间怀孕、计划怀孕或正在哺乳的妇女;③临床诊断1型糖尿病,或证实出现具有显著临床意义的糖尿病并发症;④严重视听障碍、低血糖、酮症酸中毒及其他内分泌代谢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而无法完成心理治疗或评估者;⑤共患精神病性障碍或器质性精神障碍,或有酒精和药物依赖病史;⑥有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或临床显著的认知功能损害。将符合条件的23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团体治疗组13例和对照组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仅使用常规治疗(包括糖尿病教育),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6次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团体认知行为治疗为期3周,每周2次,共进行6次。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流程:第1次:团体形成(成员自我介绍;介绍团体的意义;制订团体规则;学习放松等);第2次:情绪ABC理论(主要介绍ABC理论与情绪管理);第3次:情绪体验(学习情绪体验与宣泄,进行放松练习);第4次:不合理信念(认识与糖尿病有关的不合理信念,学会压力管理);第5次:认知建构与行为训练(挑战关于疾病的不合理信念,进行糖尿病的行为控制);第6次:团队互助支持与告别团体(人际支持;促进寻找互助支持资源;处理分离)。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团体认知行为治疗:使患者掌握基本的糖尿病保健知识,了解糖尿病患者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及注射胰岛素的注意事项;学习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对待不良生活事件及介绍关于情绪的ABC理论,指导患者宣泄负性情绪、改善不良情绪体验;认识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学会与负性自动思维辩驳,引导患者进行认知重建;管理与糖尿病有关的压力;指导患者寻求人际支持,互帮互助。②饮食运动治疗:向患者集体讲授怎样进行科学饮食及科学制定食谱的方法。③放松训练法:使患者在治疗师指引下进行放松训练,包括肌肉渐进式放松和腹式呼吸放松。研究过程中,团体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

1.3 评价指标

1.3.1 生理指标测试 测量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 h血糖值,以葡萄糖氧化酶法进行测定。

1.3.2 一般资料调查表 了解患者的基本人口学指标,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身高、体重、家族史、并发症等。

1.3.3 简式健康焦虑量表(short health anxiety inventory, SHAI) 是由Salkovskis等[6]于2002年编制,该量表可归为2个因子:疾病可能因子(illness likelihood, IL)和负性结果因子(negative consequences, NC)。张钰群等[7]于2015年对中文版简式健康焦虑量表的信效度进行了研究,表明该评估工具的内在一致性较好。按0~3分进行4级评分,总分54分。

1.3.4 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SDSCA) 该量表被认为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测量工具之一。由Toobert和Glasgow[8]于1994年编制,同时,Toobert等[9]于2000年对该量表进行了修订。该量表为自评式,内容包括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和药物及胰岛素等5个维度。通过患者在过去7天内从事活动的天数作为该条目的分数,在各个分维度量表内部计算各个分条目的平均分作为该维度的得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自我管理活动越好。

1.3.5 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10]这是一个多目的、简短形式的健康调查量表,它测量8个健康概念和1个健康变化自评。8 个健康概念包括: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身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及精神健康(MH)。1个健康变化(HT)[11]。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经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糖尿病团体治疗组与对照组生理指标、健康焦虑状况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 2.52,P< 0.05;t= 3.07,P< 0.05);健康焦虑数值也显著低于治疗前(t= 2.39,P< 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理指标、健康焦虑状况比较

2.2 糖尿病团体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状况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饮食管理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P<0.05),见表2。

表2 两组糖尿病自我管理状况比较 (分)

2.3 糖尿病团体治疗组与对照组健康状况调查比较 治疗组的RP维度和MH维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P<0.05;t=-2.63,P<0.05),见表3。

表3 两组健康状况调查比较 (分)

*与对照组比较,P< 0.05

3 讨论

3.1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健康焦虑状况的改善 与多项研究结果较一致[12,13],本研究表明团体心理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时,任启芳等[14]的研究提示,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焦虑症状的减轻和缓解,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而本研究中,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焦虑状况进行研究发现,团体治疗组患者健康焦虑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其中疾病可能因子和负性结果因子均有所降低。究其原因,一方面,贾萍[15]认为,认知行为疗法能帮助患者纠正错误认知及不良行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顾虑和担忧,从而达到缓解焦虑的目的。另一方面,因为糖尿病教育中的团体治疗不同于单纯的心理学治疗,不但试图通过患者之间“同病相怜”的理解与互动,缓解对疾病的恐惧和担忧,更试图通过团体成员间对抗疾病的心得以及彼此间的交流,促进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自我血糖管理[4]。团体间互助的氛围有利于患者焦虑水平的下降。

3.2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状况的改善 1996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16]提出糖尿病现代治疗的5个要点:控制饮食、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而全金玉[17]的研究表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状况并不理想,总体处于中低水平。本研究通过团体认知行为治疗使患者的自我管理状况有所改善,尤其是饮食管理方面改善显著。Boehm[18]认为,饮食控制是最关键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目前,饮食自我管理行为被认为有三大优势[17]:首先,有些食物本身就是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良药;其次,长期规律的饮食管理行为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第三,有效的饮食管理行为不仅可以降低患者个人、还可以降低整个国家的医疗成本。张洪均等[19]也认为,让糖尿病患者掌握正确旳饮食知识是达到合理膳食、促进患者健康的首要途径,也是最经济有效的卫生保健策略之一。

关于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状况的因素,全金玉[17]的研究表明,患者的工作状况、经济收入、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是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在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中,上述因素对其旳解释度仍不高,提示我们在后续研究中可对影响因素作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3.3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糖尿病患者健康状况的改善 本研究使用SF-36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提示,通过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治疗组患者的健康状况有所改善。其中,RP和MH方面有明显提升。说明团体治疗改善了糖尿病患者由于生理健康问题所造成的职能限制,同时能在团体活动中积极表达自我,情感压抑程度降低,行为或情感失控逐渐减少,自我激励能力提高,心理主观感受愈加丰富。

3.4 研究不足 对于治疗组成员来说可能存在霍桑效应,即认为自己在团体活动后肯定会有好的改变,这种想法可能会降低量表的真实性。另外,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可能会使统计结果存在较大误差,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增加样本量。

[1] 吴爱勤, 袁勇贵.中国当代心身医学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5:159-169.

[2] Pendly J, Kasmen L J.Peer and family support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diabetes[J].J Pediatr Psychol, 2002, 2(5):429-438.

[3] Tankova T, Dakovska G, Koev D.Educa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diabetic patients[J].Patient Educ Couns, 2004, 53(3):285-290.

[4] 蔡懿婷, 王丽华, 刘伟.团体治疗在糖尿病教育中的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131(2):234-237.

[5] Trento M, Passera P, Tomalino M, et al.Group visits in prove metabolic control in type 2 diabetes:a 2-year follow-up[J].Diabetes Care, 2001, 24(6):995-1000.

[6] Salkovskis PM, Rimes KA, Warwick HM, et al.The Health Anxiety Inventory: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scales for the measurement of health anxiety and hypochondriasis[J].Psychol Med, 2002,32:843-853.

[7] Zhang Y, Liu R, Li G, et al.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Chinese version of the Short Health Anxiety Inventory:an Investig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J].Neuropsychiatr Dis Treat,2015,11:1739-1747.

[8] Toobert DJ, Glasgow RE.Assessing diabetes self-management:The Summary of Diabetes Self-Care Activities Questionnaire.In Bradly(Ed.), Handbook of psychology and diabetes[M].Netherlands:Harwood Academic Publishers, 1994:351-375.

[9] Toobert DJ, Hampson SE, Glasgow RE.The summary of diabetes self-care activities measure:Results from 7 studies and a revised scale[J].Diabetes Care, 2000,23(7):943-950.

[10]梁万年.医学科研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0.

[11] 王文娟.SF-36量表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 2002, 5(7):932-934.

[12]余慧慧, 雷震, 路翠艳, 等.团体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心理和生理状况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53(5):89-94.

[13]饶富兰, 葛永琼, 宋兴惠, 等.团体心理干预对糖尿病伴抑郁患者的影响[J].海南医学, 2014, 25(21):3271-3274.

[14]任启芳, 史菲菲, 胡红艳, 等.健康教育对糖尿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 2013, 11(7):1092-1093.

[15]贾萍.认知行为疗法用于2型糖尿病伴有焦虑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 2014, 2(16):105-106.

[16]叶任高, 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799.

[17]全金玉.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8]Boehm S.Predictors of adherence to nutrition recommendations in people with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J].Diabetes Educ, 1997, 23(2):157-165.

[19]张洪均, 高翠娥, 曾帮兰.糖尿病营养教育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6, 3(7):57-58.

The effects of group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on blood glucose and emotional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ZHANGLing-li1,2,WUZhou3,ZHANGYu-qun4,YUANYong-gui1
(1.DepartmentofPsychosomaticsandPsychiatry,ZhongdaHospital,Nanjing,210009,China;2.SchoolofHumanities,SoutheastUniversity,Nanjing211189,China;3.RuiHaiBoMedicalRehabilitationCenterofNanjing,Nanjing210000,China;4.SchoolofMedicine,SoutheastUniversity,Nanjing210009,China)

YUANYong-gui

Objective The aim of present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ole of group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to investigate its influences on patients' blood glucose levels, anxiety, diabetes self-management and health conditions.Methods Twenty-three type 2 diabetes inpatients who met the research standards from Nanjing RuiHaiBo Medical Rehabilitation Center were recruited.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or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only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including diabetes education)and the treatment group

additional group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6 times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The blood glucose test, general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 short health anxiety inventory(SHAI), summary of diabetes self-care activities measure(SDSCA)and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changes in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indicators after the treatment.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level, 2 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and health anxiety scor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d the diet management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The dimensions of RP and MH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obviously improved when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allP< 0.05).Conclusion Group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patients’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relieve their health anxiety level, enhance the level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mental health, and improve the living quality of the patients.

Type 2 diabetes;Group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Blood glucose levels;Healthy anxiety

袁勇贵,男,博士,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青年特聘教授。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心身与行为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委员兼秘书,南京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分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抑郁症和心身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R587.1

A

1672-6170(2015)06-0016-04

2015-09-29;

2015-10-06)

猜你喜欢
团体量表血糖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