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淑慧
(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河北承德 067000)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深静脉造影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探讨
柴淑慧
(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河北承德 067000)
目的:对比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与DSA深静脉造影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1例(77条)DVT的患者,同时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深静脉造影检查,并将其临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多普勒超声法与深静脉造影诊断情况大致相符,但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小腿DVT的检查结果DSA深静脉造影准确率98.54%高于多普勒准确率65.90%统计学意义上存在有显著差异,P<0.05,相比之下深静脉造影有着更高的诊断价值。而大腿的检查的结果深静脉造影准确率97.1%相比于多普勒准确率96.47%统计学意义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大腿的诊断两种方法相差无异,但是鉴于多普勒超声费用低廉、快捷、操作简便、安全、可重复检查,推荐采用多普勒超声法;而小腿的诊断,深静脉造影法相比于多普勒超声法敏感性、特异性较高,因而更有诊断价值。
下肢深静脉血栓;静脉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发生部位不同,发展程度也不同,严重的能引起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等危害,严重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1]。目前,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有两种诊断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法和深静脉造影法。过去多采用深静脉造影法,但近些年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快捷、创口小、成像清晰等优点得到广泛的普及和推广。本研究对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61例DVT患者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与DSA深静脉造影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61例 DVT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6例,女25例。年龄36~61岁,平均(52±4.4)岁。深静脉血栓的下肢共77条,右侧35条,左侧42条。患者下肢具有肿胀感和疼痛感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1.2 仪器:TOSH IBA Itlfitlx-vs DSA机和GE LOGIQ 9型彩色超声仪
1.3 方法
1.3.1 深静脉造影:造影显像主要通过对血栓的位置、范围、形态以及侧支循环的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成像内容表现在下面六个方面中断、闭塞,充盈缺损,部分再通,完全再通,侧支循环形成,浅静脉扩张。具体操作需要让患者仰卧于DSA导管床上,臀背部垫高30度,用二条止血带分别结扎于踝关节稍上方处和大腿根部,并切断浅部静脉血液回心。同时用高压注射器穿入足背静脉,将100mL的320mg/mL的碘佛醇,以1mL/s的流速(压力100kPa)快速注入。根据下肢深静脉造影的成像结果分析,将DSA导管床慢慢向下肢近端移动。根据造影,让患者作valsalva动作观察瓣膜形态和功能。依据成像依次移去止血带,为避免止血带的长时间的压力时血管变窄,而误以为是官腔狭窄。另外分别行下肢深静脉正、侧位或斜位摄盆腔段、股部、膝部及小腿部减影成像。嘱咐患者采用平静呼吸,为避免造影剂对静脉刺激形成血栓,在造影结束后,静脉滴注50~60mL稀释的肝素盐水(4~5u/mL)。1.3.2彩色多普勒超声:采用GELOGIQ9型多功能彩色超声仪,探头频率1.5~13.0MHZ。检查前要告知患者保持空腹。检查时,让患者保持一定的姿势,采取仰卧位或侧卧位,下肢外展、外旋,身体微侧向检查侧。探测髂静脉时,使用M4S探头,并将探头放在髂静脉的体表位置上,频率1.5~4.3MHz。外周静脉使用10L探头,同样将探头放在相应的体表位置上,频率4~10MHz。先在腹股沟韧带下方找到股总静脉,将探头置于该处,然后向上、向下分别扫查髂静脉、股静脉、大隐静脉和腘静脉并逐渐寻找远端深静脉及属支。观察静脉管腔的内径、静脉管壁、腔内有无异常回声与血流状态,并进行加压试验、远端肢体挤压试验,观察管腔能否压闭。然后用彩色信号观察血流充盈情况,若被加压处管腔压闭,血流量少则认为该处管腔内无血栓;否则,管腔内有血栓。血栓类型主要分为:①急性血栓:管腔出现明显地增宽,清晰度较高,内径扩大,低弱回声。②亚急性血栓:管腔变细或趋向正常,回声增强。③慢性血栓:管腔内径缩小,中强或强回声。当测试过程中彩色多普勒没有血流信号时说明当管腔完全受阻;当血流信号较为微弱并有明显缺损时,说明管腔部分阻塞。
1.4 统计学方法
1.4.1 判定方法:超声检查的真阴性数等于总条数减去造影检查结果数;假阴性数等于造影检查结果数减去超声检查结果数。DSA造影检查的真阳性数=总条数-造影检查结果数+超声检查结果数;假阳性数=总条数+造影检查结果数-超声检查结果数。
1.4.2 处理分析: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统计学数据采用采用四格表Fisher s检验方法方法,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和DSA静脉造影检查结果的有关数据进行处理,假设α=0.05,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与DSA深静脉造影检查结果:先进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再进行DSA下肢静脉造影检查,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见表1。
表1 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与DSA深静脉造影检查结果对比
2.2 多普勒超声对DVT检查的灵敏性和准确性结果:通过分析,多普勒超声对大腿的灵敏度和准确度结果还是比较高的,而对小腿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较低。
表2 多普勒超声对DVT检查的灵敏性和准确性结果(%)
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由下面因素造成:产后和术后长期卧床以及肢体受强压后损伤。主要由骼静脉血栓形成、股静脉血栓形成、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组成[2]。血栓形成的原理在于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血途径被某些因素激活,促进体内凝血,因而产生血栓。
目前下肢静脉栓塞的诊断方法主要有两种,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与DSA深静脉造影。其中。静脉造影诊断DVT的传统方法也是诊断DVT的金标准。但近些年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快捷、创口小、成像清晰,并且直观、灵敏度及特异度高,等优点得到广泛的普及和推广[3]。另外也是由于深静脉造影有创口,并且因注入的造影剂的不良效应而不能多次操作,同时对肾功能不全、孕妇或者碘过敏等患者禁用[4]。但总体来说,两者各有所长,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有诸多优点的新方法,而深静脉造影是有着较高灵敏度和准确度的金标准。
本文通过选取61例(77条)DVT的患者比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与DSA深静脉造影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发现对于大腿的诊断,两者在统计学意义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于小腿的诊断上,两者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DSA深静脉造影有着明显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这是由于空间分辨率的影响,小腿静脉管腔细小,流速慢,血流信号较为微弱,使超声诊断难度增加、灵敏度和准确度下降。在用多普勒超声检查时应注意声束与血流方向的夹角要避免取样容积造成的误,排除探头频率的影响,选择适当的探头压力,注意多普勒伪像,适当设置CDFI的滤波器。只有注意这些小细节方面的操作,才能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栓塞的诊断率。
[1]冯庆艺,罗艳,苏龙彪.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3,12(311):6~7.
[2]虞晓龙,李尊,郑建刚.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29(1):51~54.
[3]宋春青.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J].卫生职业教育,2013,17(31):149~150.
[4]郑艳萍.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600~601.
B
10.3969/j.issn.1006-6233.2015.06.046
1006-6233(2015)06-1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