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伤害预防教育”教学模式探索

2015-06-23 02:55:32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7期
关键词:小学生儿童教学模式

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 庄 俊

小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社会的和谐,更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和民族的振兴。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安全问题。来自多项数据表明,儿童意外伤害已成为我国14岁以下儿童的第一死亡原因。我国每年有超过20万14岁以下的儿童遭受伤害而死亡。北京市平均每天约有139名儿童受到伤害。每两天就有一名儿童因伤害而死亡,平均每三天就有两名儿童致残。一系列数据表明,缺乏安全意识而导致的意外伤害是威胁儿童健康与生命的首要因素,目前,教育预防是国际公认的儿童伤害预防策略的首要策略。

图1:北京市儿童每年平均主要意外伤害数

一、小学生“伤害预防教育”课堂教学的理论依据

依据“‘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伤害预防教育实验推广’项目”实验理念和教学原则,教师应成为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领导者。强调的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求得新的发现,从而成为学生的发展促进者,彼此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二、小学生“伤害预防教育”课堂教学的特点

第一,不参加任何形式的考试:学生、教师没有任何课业负担及考试压力,学生可以轻松的上好每一节“伤害预防教育”课。

第二,可自创教学模式:主要在游戏活动、行为演练、环境模拟体验等方式方法中进行。

第三,授课教师多样化:执教者可以是学科教师、班主任,德育干部,也可以是外请专家。例如,交警、消防队员、校医甚至家长及社区工作者。

第四,课堂学习的共同体:学生:主角、思考者、行动者。教师:引领者、提示者、帮助者。

三、多样“伤害预防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2012年东城、西城等六个区县,116所小学的7万多名学生参加了“伤害预防教育”实验。东城区作为实验区之一,三年来在地坛小学、织染局小学、曙光小学和青年湖小学低、中、高年级12个教学班开展实验工作。

第一,请交警、民警、专家走进课堂,初步形成家、校、社会的“伤害预防教育”共同体。

我们遵循“以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为宗旨的“伤害预防教育”理念,在“伤害预防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具体安排如下:

实验年级 教材 课时安排一、三、五《安全小卫士》每册10个专题,共10课时,一学期有5课时,教学时间为1年。可安排在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的课时中,也可安排在课外活动中。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以课改理念为引领,积极探索“认知-能力-行为-习惯-安全意识形成”的教育策略,探索不拘一格的教学模式。日常教学中努力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并加强教研和探讨,实验校的教师、学生、家长、校领导到社区、安全教育馆、地震馆等安全场所等资源单位进行现场教学、行动演练,请交警、派出所民警、专家走进课堂,初步形成我区家、校、社会的“伤害预防教育”共同体。

乡党们又惊又喜,正准备拍巴掌,没料想宝刚爹怒容满面地站起,大声呵斥道,你这臭婆娘,还毛主席爱你你爱他,不晓得怕丑。他还没说完,又是巴掌又是笑,会场里搅成了一锅粥。

第二,开设项目实验精品课,推动区“伤害预防教育”课堂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精品课以环境模拟、课前调查、体验式活动式教学和、行为演练和固化行为习惯为重点。教学针对性强和方法新颖,使得小学生对安全教育内容印象深刻,提升小学生现实生活中规避伤害到的能力。

一是五节精品课安排。

时 间 学 校 授课教师教学模式2012-12-07织染局小学年级课题名称安全教室情景再现2013-05-27曙光小学李谷壹 二 步行的安全游戏加模拟、体验2013-10-30地坛小学鲁 静 一 预防动物咬伤分小组进行实验、研讨2013-12-06青年湖小学靳 玥 三 预防中毒邢 蕊 六 珍爱生命——地震中的应急避险主题班会课2014-06-06地坛小学罗茜茜 四 交通安全知识竞赛知识竞赛

二是对精品课教学模式的解读。

首先,《步行的安全》一课,采用情景再现教学,教师使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照片,如校园附近的胡同、小区马路、街心公园等引导学生说出身边隐藏的安全隐患,并在课堂引导学生加以总结提炼,让学生体会到安全的重要性。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本课另一大特色是教室中有红绿灯等交通模拟设施,情景模拟“步行过马路”环节,让学生身临其境,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其次,《预防动物咬伤》一课,采用游戏加模拟体验教学方式,学生参与度100%,体现课改“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这一理念。在课堂上,学生扮演小猫小狗、好主人、恶主人、儿童、家长等角色,在体验式教学中感受到爱护动物的人文理念以及自我保护、伤害预防的安全意识。通过角色扮演和体验,学生学习到很多在生活中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并转化为行为能力。

然后,《预防中毒》一课,以“感知认知——实验探讨——应用拓展”为主线,“学生全员参与”为主导思想展开教学。课上老师将生活中常见的各式水果,糖及药品放置盘内,请学生挑选出新鲜的和腐烂的水果,辨别酷似食品的药品。小组代表发言时,说出为什么。同时请卫生健康教师与学生互动。在学生观察、思考、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自然体会到本课的教学要领,而老师只是起到了组织、管理、引导、总结的作用,体现了课改的“学生主体地位”的特点。

再次,《珍爱生命——地震中的应急避险》一课,采用主题班会课形式教学。班主任与自己的日常班级管理相结合。班会前学生到北京地震馆体验,搜集大量有效资料,在班会中加以阐述,使课本内容顿时立体化。作为1976年地震的亲历者,家长的参与更使本节课内容充实,让学生体会到地震的恐惧、可怕。班会上,学生表演的地震情景剧惟妙惟肖,让学生进一步知道了地震避险的逃生方法,增加了学生的地震知识,提升了他们的珍爱生命的安全意识。

最后,《交通安全知识竞赛》一课,采用知识竞赛形式教学。以竞赛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是“伤害预防教育”课程的又一大探索和尝试。这是学生在长期的有计划的学习和掌握交通安全知识成果的课堂呈现形式。竞赛中,无论是选手还是观众都积极思考,参与竞赛,每一轮比赛竞争激烈,学生竞争意识、安全意识、交通知识得以增强。交警在课堂上适时的精彩点评,旁征博引,告诉了现场选手和观众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提升了教学活动科学性与可行性。

三年来,我们坚持“以儿童安全意识的形成和安全行为方式的培养为核心开展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伤害预防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初步形成“活动体验”“家校协同”“社会关注”“资源共享”的区域“伤害预防教育”特色。目前,12个实验班的师生、家长伤害预防的安全意识得到明显提升,实验班学生安全事故发生率为零。

小学生平安健康成长,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幸福,社会和谐的发展以及中国梦的实现。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希望小学生“伤害预防教育”能够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通过有效的教育措施使小学生掌握安全防护知识,为其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小学生儿童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留守儿童
杂文选刊(2016年7期)2016-08-02 08:39:56
我是小学生
六一儿童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六·一”——我们过年啦!
非常小学生